【防泻有道】预防猪腹泻,养猪者必读的“四级”防控体系
- 点击:
- 日期:2016-11-28 16:46
- 来源:普莱柯
普莱柯提醒您关注猪群科学免疫
| 导 读 |
2016年,对于国内养猪业而言,是丰收的一年,也是严峻考验的一年。养猪行情的持续走高,给养猪场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夏季的持续高温和一场场“洪荒之力”的水灾,也让各大养猪场遭受到了罕见的自然灾害威胁。
同时,进入秋冬季节,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大,为养殖场的疫病防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尤其以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腹泻,给很多养猪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导致群腹泻爆发的因素很多,如季节因素、营养水平、管理技术、环境应激、疫病因素等。尽管各农场采取诸如返饲、高强度免疫活苗或灭活疫苗、保健治疗、驯化等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腹泻常反复、防控不彻底、效果不确切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更好的防控腹泻,更应该是一个系统、全面、高效、综合的过程。
| 猪 腹 泻 性 疾 病 的 原 因 |
导致群腹泻爆发的因素很多
我们大致可以分为
营养、环境、病理、管理四类原因
1营养性腹泻
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过高、电解质不平衡、日粮的PH值过高,饲料含有毒有害物质及抗营养物、维生素缺乏、矿物质缺乏等,导致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仔猪消化系统紊乱,进而导致腹泻发生。
2环境性腹泻
环境卫生差、空气质量低、转群前后温差大、猪舍潮湿、冷应激、贼风等因素使猪群的维持需要增加,抵抗疫病能力减弱,加之环境差,病原菌含量高,进而导致腹泻发生。
3病理性腹泻
导致猪只发生腹泻的病原包括:细菌性病原(包括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沙门氏菌等)、病毒性病原(包括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轮状病毒、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等)、寄生虫性病原(包括球虫、类圆线虫等)。
4管理性腹泻
在猪场生产过程中,对生物安全制度、全进全出制度、霉菌毒素防控、吃初乳、断奶、寄养调整、转群等的应激的管理,都可导致猪群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严重时导致疫病发生。
| 猪 腹 泻 性 疾 病 的 综 合 防 控 |
猪场腹泻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
为预防猪场腹泻性疾病的发生
我们建议实施“四级”防控体系
1“一级防控”:免疫防控
研究表明,导致猪群腹泻的主要病原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因此,做好二者的基础免疫防控,是控制猪腹泻性疾病的首要措施。
后备母猪:
后备母猪配种前,进行2次【威伏】免疫,4ml/头/次,后海穴注射。
基础母猪:
普免3~4次/年,4ml/头/次,后海穴注射;或产前2~3次,每次间隔2~3周,4ml/头/次,后海穴注射。
同时,猪场应做好猪瘟、伪狂犬、蓝耳病的基础免疫工作,并定期做好相关抗体水平监测工作。
【稳柯健】(猪瘟弱毒疫苗):3~4次/年,1头份/头/次;
【蓝耳病弱毒苗】:2~3次/年,1头份/头/次;
【普宁】(伪狂犬弱毒疫苗):3~4次/年,1头份/头/次。
2“二级防控”:保健防控
做好母猪产前、产后的保健工作。
产前1周:
可添加替米考星(替欣)、泰乐菌素(喘立克)等广谱抗生素和甘草颗粒(喘贝安)、七清败毒颗粒等增强免疫力的中草药,以排毒护体、提升产前母猪的健康水平。
产后7~10天:
可使用头孢类抗生素(速克)进行产后保健以防止继发感染,对产程超过8小时的母猪,及时实施人工辅助分娩,并确保每头母猪分娩彻底。
3“三级防控”:管理防控
严格遵循产房的全进全出制度:
对各批次产房,严格执行“消毒—清理—浸泡—消毒—水洗—消毒”的全进全出管理制度,并对转入产房的妊娠母猪,全身清洗消毒后转入,确保上批次的病原微生物不传入下批次猪群;
做好母猪产前的各项清洁、消毒等准备工作:
在临产前12小时,将预产母猪的腹部、臀部、外阴以及产床等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准备好接产所用的药品、保温灯、保温箱等器具,并确保消毒彻底、充分干燥。
做好仔猪产后护理工作:
仔猪出生后及时清理全身粘液并置于保温箱中,待身体完全干燥后挤掉奶头最初的乳汁,开始吃初乳,并确保每头仔猪能够吃到足够初乳,以获取足够多的母源抗体。同时、在7~10日龄时,开始补充开口料,让猪只逐渐学会采食和饮水。
做好产后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对哺乳期母猪,坚持少喂勤添、少量多餐,在提高采食量的同时确保饲料、饮水的清洁和卫生。
4“四级防控”:环境防控
保持产房的清洁:
每天定期清理产房的积粪、垃圾、积水,确保产房清洁卫生;选择刺激性小的消毒剂(安灭净)每周进行1~2次的带猪消毒,确保产房生物安全。
保持产房温度的稳定:
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尤其秋冬季节,是腹泻高发期,更应如此,可采取供暖、电加热等方式,确保产房温度维持在22~24℃,仔猪局部温度维持在25℃以上,同时,也应注意温度和空气质量的平衡。
控制产房湿度:
产房适宜的湿度范围为65%~75%,湿度过高影响猪的新陈代谢,也是引起仔猪黄白痢的主要原因之一,还可诱发肌肉、关节等方面的疾病,并导致皮肤干燥或干裂等问题。
来源:普莱柯
威 伏
——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苗
❶ 采用PK细胞克隆细胞(PKK)培养TGEV,滴度比传统PK15细胞提高10倍;采用Vero细胞的克隆细胞Vero E6培养PEDV,比传统Vero细胞提高3倍;
❷ 国内首家采用进口铝胶佐剂,副反应小,免疫效果确切,整齐度高,免疫后7天产生免疫力,保护力达到 80%以上;
❸ 产品批次稳定,抗原含量足量,保证免疫效果;
❹ 建议免疫程序:
-
后备母猪:入群前免疫两次,间隔4周
-
经产母猪:普免3~4次/年,每次4ml/头,或产前普免2次,产前21天跟胎免疫1次,每次4ml/头
-
仔猪:3周龄首免,间隔3~4周加强免疫,每次2毫升/头
- 2021-09-07疫情三周年 防控再总结丨2021年第四期《猪业
- 2021-08-31张海峰:活猪抵押贷款难怎么解决?
- 2021-08-30邓晓开:生猪期货市场发展现状以及与生猪现货市场的相互影响关系
- 2021-08-30谭莹:非瘟后生猪行业投资有何风险?利弊如何?
- 2021-08-23壹号食品宋德清:猪胴体部位分割方法的探讨
- 2021-08-13猪场返情率居高不下,你真的知道原因吗?
- 2021-06-04张佳:如何利用好猪业大数据,保护猪群健康?
- 2021-02-25邓近平:禁抗之后养猪新技术应用与发展之路
- 2021-02-08辛丑金牛,反嚼金猪丨盘点2020,思考2021,给养猪人提4
- 2021-02-04深度解析丨软件定义未来猪场,数字化升级成为猪业“新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