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引进有哪些误区
- 点击:
- 日期:2008-01-02 16:22
- 来源:
误区一:忽视猪的健康状况 猪的健康状况是在引进种猪时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但有些猪场在引进种猪时只考虑猪的价格和体型,忽略了健康状况这个关键要素,以致在引进种猪的同时把疾病也引了回来。在引进种猪时应首先注意种猪场的防疫制度是否完善、执行是否严格,所在地区是否为无疫区,所处的环境位置是否有利于防疫,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抽血化验。
误区二:过分强调猪的体型 有些猪场在引进种猪时过分强调种猪的体型,只要是臀部肥大的猪,不管它的生产性能、产仔数、料肉比、瘦肉率等各项指标如何就盲目引进。殊不知,臀部过于肥大的母猪容易发生难产,给猪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在引进种猪时,公猪要侧重于瘦肉率、胴体品质、肢蹄健壮度、生长速度、饲料报酬等性状,后备母猪则应侧重于产仔数、泌乳力及母性品质等方面的问题。
误区三:引进体重过大的猪 在引进种猪时,很多猪场喜欢引进体重大的猪。体重过大的母猪往往是在60公斤以后没有给其饲喂后备母猪料,仍然用含有促生长剂的育肥猪饲料喂猪,而这些促生长剂会损害母猪生殖系统的发育,降低后备母猪的发情率以及配种受胎率,造成很大的损失。
误区四:从多家种猪场引种 一些猪场错误地认为种源多、血源远有利于本场猪群生产性能的改善,殊不知这样做引进疾病的风险很大。因为各个种猪场的细菌、病毒差异很大,而且现在疾病多数都呈隐性感染,不同猪场的猪混群后暴发疾病的可能性增大,所以在引进种猪时要尽量从一家种猪场引进。
来源:洛阳农业信息网
(编辑:本站编辑)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相关阅读:
- 2021-04-01刘敬顺:种猪测膘越来越重要,你了解它的技术起源和发展历史吗?
- 2021-03-25江灵透:这样做可以进一步做好种猪场育种组织管理
- 2021-03-24楼平儿:从事23年育种工作后,我觉得这5个思维很重要
- 2021-03-22张佳:如何让选种、选配更精准,并实现育种效益最大化?
- 2021-03-18这四个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猪精液保存质量和使用效果
- 2021-03-17这四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是未来猪育种工作的关键
- 2021-03-11非瘟后,猪育种的这些变化趋势需要我们密切关注
- 2021-03-10深度分析|新时代养猪,要了解这些变化和新要求!
- 2021-03-08华南农大张哲教授:种猪遗传评估及选种技术进展
- 2021-03-01养的母猪不发情?原因分析和解决对策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