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新闻 -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科技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纪念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成立20周年
生猪养殖新方法:建设猪场需注意的三点问题

生猪养殖新方法:建设猪场

2011年猪价居高不下,大部分养猪户“一夜暴富”,使得老百姓对养殖行业热
母猪难产时如何正确使用催产素?

母猪难产时如何正确使用催

催产素有兴奋子宫平滑肌,引起子宫的收缩从而促进分娩的作用。当母猪由于体内
美国的设施化养猪生产

美国的设施化养猪生产

随着现代化养猪业的发展,养猪规模日益扩大,发展为集约化、工厂化生产,对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频道 > 养猪技术 > 猪群管理 > 正文

猪场经营中的几项协调工作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2-11-12 09:29
  • 编辑:admin
  • 来源:猪场动力网
  • 评论
zoetis

  经营与管理的协调

  猪场的经营决定管理形式,二者必须协调。生产种猪为主和生产育肥猪为主的场管理不同,提供仔猪的场与全程饲养的管理方式也不同,“公司+农户”模式与单纯饲养方式也不同。

  管理与技术的协调

  现在中国养猪业,管理往往落后于技术。技术措施的执行需要严格的管理予以保证,否则技术会达不到效果。如消毒时是不完全按操作规程执行,温度的掌握是否符合技术要求等。

  畜牧人员与兽医人员的协调

  畜牧人员与兽医人员,因为行业观念不同,所采取的措施也不同。如畜牧人员注重引起应激的因素,兽医人员注重病原控制,在仔猪断奶环节上容易产生分歧。对待腹泻问题上,畜牧人员注重从饲料和温度角度找原因,而兽医人员注重从疾病角度找原因。如果协调不好,容易产生问题,让职工无所适从,不利于生产。其实,二者只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看似都有道理,其实都犯了以偏盖全的错误。

  操作水平与职工素质的协调

  一些高新方法在生产中往往不能转变成生产力,其中主要原因是职工素质低,不能正确理解进而实施这些高新技术,特别一些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影响更大。

  防、治、养的协调

  有人重防,有人重治,如果二者不能协调好,不能有效地防治疾病的发生。只因重预防的人会对出现的疾病不在意,忽视治疗,会加剧疾病的蔓延,单纯地预防将不起作用。而重治轻防,重病治愈后,病情加重病,且易循环往复,使猪群经常处于疾病的状态之下。人们在重视防与治的同时不可忽视养的重要性,病猪更需要优越的环境条件及易消化的饲料,因这些条件可以增强猪的抗病能力,有利于早日康复。

  奖罚制度与管理团队的协调

  有些猪场为提高职工生产积极性,各猪场都在实施奖罚制度(或称效益工资).虽情况不同,奖罚制度也不同,但都存在漏洞。各猪场的奖罚制度越来越细,肴似很合理,但实际上,由于职工能力有限,或统计人员工作拖延,不能及时计算结果,造成工资发放时间推迟,最后反而降低了职工的积极性。所以任何制度的制订,都要考虑到职工的接受程度和工作中的可操作性

  生产与后勤的协调

  生产的提高需要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如供水、供电、供料、供药、供暖等。如果夏天断水,冬天断煤,晚上断电,饲料供应不上,对生产有影响,而且影响生产人员的工作热情。当然,出现这个问题时,生产人员把责任推到后勤人员身上。其实,这是生产人员和后勤人员出现不协调造成。如果生产人员提前作好计划,或经常提醒后勤人员,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

  工作与休息的协调

  现在的猪场,很少为职工安排休息时间。这样看似职工每天都在工作,但工作效果并不理想。每个人长期干某项工作都会有厌烦心理,效率很低,忙于应付,消磨时间。如果每星期给职工安排l天休息时间,会把工作做得更好。

  各生产环节的协调

  要定期做好近阶段的工作计划。计划可以是每星期1次,也可以每月1次。计划改变后及时通知各部门。做计划时要考虑到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如气候条件,疾病发生,销路不畅等,否则会造成很大的被动。

  产与销的协调

  有时生产人员只重产量,销售人员只重价格。为考虑价格因素,可能压栏推迟销售,或提早出栏,给生产的计划性及人员协调带来不便。所以双方要提前进行协调,尽可能减少损失。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关闭窗口】 【顶部】 【收藏】 【挑错】【网友评论】 【此文分享至微博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face6 face4 face3 face5 face2 face1 face7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