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规模化种猪场如何做好种猪选育工作(2)
- 点击:
- 日期:2012-02-20 15:06
- 来源:互联网
在制定选配计划时主要考虑的是场内的育种目标,依据公、母猪的综合指数及近交系数,选择适合的种猪,有目的的进行同质选配或异质选配。选配时如果要固定某个优异性状,通过同质选配可以使其固定下来并扩大其在群体中的数量;如果要改良某个性状,或者使不同的优异性状结合,可采用异质选配方式,异质选配应用时可以用好的性状改变差的,用优改劣,也可以通过异质选配综合双亲的优良特性,提高下一代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在生产中,制定选配计划可借助软件,如GBS4.0来进行,应用该软件的遗传评估功能,得出综合指数,并依据该软件中的血缘选配表及性状选配建议表综合制定出适合场内育种目标的选配计划,以逐步实现场内育种目标。
七、开展联合育种
开展联合育种能够将相同或相近育种目标的种猪场有组织地联合起来,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形成一个大的核心群,通过统一的测定制度及遗传评估方法,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加强种猪选择强度,迅速提高种猪质量。开展联合育种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建立场间遗传联系,建立场间遗传联系可通过种猪或精液交换来实现。从目前国内种猪场生产状况来看,国内种猪场间或区域范围内的种猪场间并不缺乏遗传联系,缺乏的是有效的种猪登记管理制度。因此,若要参与联合育种,各种猪场应严格按照《种猪登记技术规范》(NY/T 820-2004)的要求,统一编号记录系统,并逐步建立起场内测定及遗传评估体系,通过互联网,定期将场内数据上传至区域乃至国家种猪遗传评估中心,并严格执行遗传评估中心制定的遗传交流计划,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建立场间遗传联系,提高选育工作的效率,进而不断提高生猪总体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八、结语
种猪选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开展种猪选育工作贵在坚持。本文所阐述的主要为常规育种方法,常规育种技术并不复杂,投入也不是很大,关键在于认识和组织。目前,国家已经制定了《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种猪选育工作已经成为目前国家发展养猪业的重中之重。国家及区域性的种猪遗传评估中心也纷纷建立,为种猪场更好的开展种猪选育工作提供了保障。只要重视种猪选育工作,相信在各级部门及养猪企业的共同努力之下,在不远的未来,我国养猪业定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编辑:admin)
顶一下
(6)
85.7%
踩一下
(1)
14.3%
相关阅读:
- 2021-05-17白挨泉教授:兽医工作必须与生产管理有机结合 从这三方面出发思
- 2021-05-12于博博士:疫病净化要求下的种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 2021-04-01刘敬顺:种猪测膘越来越重要,你了解它的技术起源和发展历史吗?
- 2021-03-25江灵透:这样做可以进一步做好种猪场育种组织管理
- 2021-03-24楼平儿:从事23年育种工作后,我觉得这5个思维很重要
- 2021-03-17这四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是未来猪育种工作的关键
- 2021-03-08华南农大张哲教授:种猪遗传评估及选种技术进展
- 2021-01-27吴珍芳: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在种猪育种中的应用
- 2020-12-31高效率,无接触!三维重构技术应用在种猪育种能发挥多强大的效果
- 2020-11-04猪克隆技术是怎么样一种技术?有什么用处?温氏种猪石俊松博士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