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常见寄生虫及其驱虫策略(2)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2-10-25 14:09
- 编辑:admin
- 来源:《广东养猪业》
- 评论
此类药物主要有左旋咪唑和噻咪唑。左旋咪唑又名左咪唑、左噻咪唑,为噻咪唑(四咪唑)的左旋体。左旋咪唑属广谱、高效、低毒驱线虫药,有片剂、针剂和浇注剂(透皮剂)等多种剂型,可通过内服、注射和皮肤涂擦等途径给药。本品对猪蛔虫效果极佳;对食道口线虫效果良好;但对毛首线虫效果不稳定;对疥螨和原虫类完全无效。
2.2 苯骈咪唑类
苯骈咪唑类化合物自20世纪60年代初问世以来,相继合成了许多广谱、高效、低毒的本类驱虫药。主要有阿苯达唑、尼妥必敏、噻苯达、甲苯达唑、芬苯达唑、奥芬达唑、丙氧苯达唑、氟苯达唑、三氯苯达唑等,其中阿苯达唑是国内兽医临床使用最广的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虫药。阿苯达唑内服给药后迅速代谢为丙硫苯咪唑亚砜和砜,对常见的线虫、吸虫和绦虫均有驱虫效果。阿苯达唑按10mg/kg给猪内服后对猪蛔虫、食道口线虫、毛首线虫等有良好的驱虫效力,但对猪疥螨和原虫类无效。
2.3 大环内酯类
大环内酯类驱虫药主要包括阿维菌素类和杀螨菌素类。前者包括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埃普利诺菌素;后者包括摩西菌素、杀线虫菌素、杀螨菌素D、杀螨菌素肟。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伊维菌素。伊维菌素为高效、广谱的驱肠道线虫药,对体外寄生虫亦有杀灭作用。伊维菌素按0.3mg/kg体重皮下注射,或按每千克饲料添加20mg内服,对猪蛔虫、食道口线虫、疥螨等有极佳的驱虫效果。但对毛首线虫有部分驱虫效果,对吸虫、绦虫和原虫类无效。
2.4 复方驱虫制剂
通过对比前述集约化猪场流行的常见寄生虫与上述各种常用驱虫药的驱虫谱可以看出,单方驱虫药不能全面、彻底地驱除集约化猪场中各种常见寄生虫。例如,左旋咪唑只能驱猪蛔虫和食道口线虫,对毛首线虫和疥螨无效;阿维菌素、伊维菌素能驱猪蛔虫、食道口线虫和疥螨,对毛首线虫只有部分效果。尤其是各种单方驱虫药对感染相当普遍的猪球虫完全没有驱虫效果。为了解决单方驱虫药不能全面、彻底地驱除集约化猪场中各种常见寄生虫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将伊维菌素与阿苯哒唑等药组成复方制剂的思路。复方制剂一方面对各种常见寄生虫起到双重杀灭的作用,另一方面扩宽了驱虫谱及抗寄生虫范围,尤其提高了对猪蛔虫和毛首线虫早期幼虫的驱虫效果,为集约化猪场全面、彻底驱虫提供了新的选择。目前,复方驱虫药已成为许多集约化猪场的首选驱虫产品。

3.4 “四加一”驱虫模式及其驱虫效果分析
“四加一”驱虫模式是综合考虑集约化猪场寄生虫感染流行规律、寄生虫的生活周期,以及集约化猪场生产流程特点等多种因素而提出来的。其中的“四”是指集约化猪场中的种猪包括母猪和公猪一年驱虫四次,“一”则是新生仔猪在保育舍阶段驱虫一次,以及引进种猪并群前驱虫一次。设计这种驱虫模式是基于寄生虫在集约化猪场的分布,例如种猪感染寄生虫的种类最多且感染率高,带虫母猪在哺乳时将寄生虫传给小猪,然后通过小猪的长大转栏,将寄生虫扩散到全场。因此,母猪是全场寄生虫感染的重要来源,做好其驱虫工作即能从源头上杜绝寄生虫的散播,达到全场逐渐净化的目的。小猪对寄生虫最易感,在保育阶段驱虫一次能帮助小猪安全渡过易感期。另外,根据集约化猪场各种常见寄生虫的生活史与发育周期所需的时间,种猪隔3个月驱虫一次,如果选用能驱线虫幼虫的药物,可对猪蛔虫、毛首线虫等起到成熟前驱虫的作用,从而避免虫卵排出而进一步污染猪舍,逐渐净化寄生虫在集约化猪场的感染。
作者:翁亚彪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
- 2012-05-30猪人工授精技术和生猪遗传改良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
- 一例母猪仔猪群高致病性混合性腹泻的诊 697
- 标准化养猪场工艺建设势在必行 619
- 应对猪价低迷 控制养猪成本的四大措施 459
- 美国的设施化养猪生产 429
- 新目标—母猪年提供35头断奶仔猪 418
- 维生素C在养猪行业上的应用介绍 346
- 农民养什么品种猪最划算? 343
- 用韭菜喂养不发情母猪有奇效 336
- 仔猪旺食期的增重技术方法 335
- 猪业顽疾——猪链球菌病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