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养猪注意防猪丹毒
- 点击:
- 日期:2012-08-20 14:58
- 来源:互联网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猪的一种传染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对养猪业危害很大,每年都要遇到猪丹毒的发生和流行,为了控制本病的发生及流行,这里就猪丹毒的防治简要介绍一下。
一、猪丹毒流行病学
猪丹毒一般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常发生在夏末秋初多雨季节,冬春寒冷较少发病。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病猪的分泌物和排泻物排出大量的猪丹毒杆菌,污染周围环境,如饲料、饮水用具及土壤等,落在土壤中的猪丹毒杆菌在温度和湿度适宜条件下,不但可以生存,而且还能繁殖,夏秋两季多雨,雨水冲刷土壤,使土壤中的猪丹毒杆菌有机会扩大传染,夏秋又是吸血昆虫活动季节,因此助长了猪丹毒杆菌的传播,健康猪通过消化道吃进了带有猪丹毒杆菌的食物,其次是皮肤创伤感染,蚊蝇等吸吮病猪血液也机械性传播。带菌的健康猪当猪体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抵抗力减弱时,细菌毒力增强也常引起内源性感染发病。
二、猪丹毒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为1一7天。病状由于猪体抵抗力与猪丹毒杆菌毒力的强弱,通常分为三型。
(1)败血型猪丹毒:最急性的病猪常突然死亡,体温突然增高到42-43℃,病猪食欲减退或完全停食,没有精神、寒战、病初粪便干燥后下痢、卧地不起,也有部分猪病后不久,在耳后、颈部、胸、腹侧等部位,皮肤上出现各种形状红斑,逐渐变为暗紫色,用手按压退色,停止按压时则又恢复,严重的脉搏纤细增快,呼吸困难,很快死亡。
(2)疹块型猪丹毒:病初食欲减退,精神不振,体温增高到41℃以上,便秘、呕吐12天后,在背、胸侧、颈部、四肢外面等处皮肤上出现深红色、大小不等的疹块,故称打火印,界限清楚,扁平凸起,病程为8-12天。
(3)慢性猪丹毒:主要病状是四肢关节炎或心内膜炎。也有的两者并发,这种类型多半是急性或亚急型转化而来。患有心内膜炎病的猪,精神萎糜,喜卧地,食欲时好时坏,心跳加快,呼吸促迫,并发咳嗽,体温略高,多数正常,被毛无光,膘情下降,贫血下痢,最后死亡。猪丹毒关节炎,多见于四肢关节,病猪关节呈肿胀并热疼,常伏卧,驱赶时行动困难。
三、猪丹毒预防和治疗方法
(1)预防
每年要定期注射猪丹毒菌苗。杜绝传染来源,切断传播途径,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对猪圈定期用10%石灰乳喷酒消毒。不随意从外地买猪买肉,防止病菌带入,要坚持自繁自养的方针。发现病猪立即封锁疫点,及时隔离治疗,对病猪尸体要焚烧后深埋,污染场地及用具彻底消毒。
(2)治疗
发病初可皮下或耳静脉注射抗猪丹毒血清,效果良好,剂量按瓶签说明。抗菌素类药物治疗:青霉素按每公斤体重2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日二次,效果很好。链霉素的疗效也好,用量为每公斤体重50毫克,每日二次。恩诺沙星制剂治疗,按每公斤体重2.5毫克肌肉注射,效果也好。加强护理,对症治疗,解热可肌注安痛定20毫升。
- 2022-04-25智慧养猪,共创未来!广东省农装所参展第19届(2021)中国
- 2022-04-25健坤公司入选“2021年广东省生猪产业优秀供应商”名单
- 2022-05-06【养猪新模式】健坤智慧农业赋能澄海区打造“智慧养猪实训基地”
- 2022-04-19“数云端”模式赋能智慧猪场建设丨当最传统的生猪养殖邂逅最新潮
- 2022-04-20高标准“数字猪场”,生猪产业园农业信息化项目的发展标杆
- 2021-08-17润农许志鹏:浅谈智能化养猪发展现状与趋势
- 2021-08-16华农肖德琴教授:我国智能化养猪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趋势
- 2021-06-22养猪新模式新业态丨2021年第三期《猪业》亮点抢先看!
- 2021-05-27一边大跌一边大涨,养猪人直呼难顶!业内预计猪价最低点或在7元
- 2021-03-10深度分析|新时代养猪,要了解这些变化和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