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打印”行者——猪丹毒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2-10-16 17:02
- 编辑:admin
- 来源:广东养猪信息网
- 评论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急性型呈败血症症状;亚急性型在皮肤上出现紫红色疹块;慢性型为非化脓性关节炎和疣状心内膜炎。
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 本病虽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北方地区以夏季炎热、多雨季节流行最盛,而在南方地区则在冬春季节流行。常为散发性或地方流行传染,有时暴发流行。以4~6 日龄的架子猪发病最多;在流行初期猪群中,往往突然死亡1~2头健壮大猪,以后出现较多的发病或死亡病猪;如能及时用青霉素治疗,常能得到显著疗效,终止此病的流行。
(2)临诊特证
①败血症型 为急性型见于流行初期,个别健壮猪突然死亡,未表现任何症状。多数病猪则表现减食,或有呕吐,寒战,体温突然升高达42 度以上,常躺卧不愿走动,大便干。有的后期腹泻;皮肤上出现形状和大小不一的红斑,指压时退色。若小猪得猪丹毒病时,常有抽搐神以症状。
②疹块型 为亚急性型猪丹毒,皮肤表面出现疹块是其特征症状,俗称“打火印”或“鬼打印”。现实生产中较少见此类型病例。


③慢性型 这种类型多由急性或亚急性转化而来的,主要症征是心内膜炎或四肢关节炎。
(3)剖检病变
①急性型的死猪以败血症的全身变化和肾、脾肿大为特征;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或有出血。肾淤血肿大,呈似大紫肾,包膜散在弥暗灰色不规则斑纹,被膜易剥离,呈花斑肾。脾充血肿大,紫红色;切面外翻隆起,脆软的髓质昀于刮下。胃底及幽门部粘膜弥漫性出血和小点出血尤其严重。
②慢性型的死猪,可见左心二尖瓣有菜花样赘生物,或有关节炎。
防治方法
(1)做好预防注射,详见本册免疫与疫苗部分。
(2)及时用青霉素按每公斤体重1.5~3 万单位,每天2~3 次肌注,连用3~5 天。绝大多数病例的疗效良好,极少数不见效,可选用氧哌嗪青霉素,若与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合用,疗效更好。
(3)在非疫区搞好猪场的卫生、消毒等工作,可免受猪丹毒丝菌感染。
- 2011-09-16猪丹毒如何有效地防控?
- 2011-07-08猪丹毒中药治疗措施
- 2011-06-21夏季养猪注意防猪丹毒
- 2011-02-24猪丹毒的鉴别诊断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
- 标准化养猪场工艺建设势在必行 822
- 一例母猪仔猪群高致病性混合性腹泻的诊 797
- 原创:怀孕母猪的用药禁忌 661
- 应对猪价低迷 控制养猪成本的四大措施 507
- 农民养什么品种猪最划算? 486
- 新目标—母猪年提供35头断奶仔猪 481
- 猪业顽疾——猪链球菌病 446
- 冷血五阿哥——口蹄疫 444
- 用韭菜喂养不发情母猪有奇效 408
- 农村养猪这些经验不可靠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