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控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2-07-10 14:41
- 编辑:admin
- 来源:《广东养猪业》
- 评论
养猪信息网是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会刊《广东养猪业》唯一授权的信息发布网站,注明来源《广东养猪业》的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致电养猪信息网编辑中心020—38481113。
《广东养猪业》读者qq群215689457
摘要:2007年农业部证实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变异株引起、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一种急性高致病性疫病,又称“猪高热病”。本文从发病原因、流行病学分析、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综合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综合防控
近几年,全国养猪业“高热”不退,此起彼伏,议论纷纷。2007年农业部最终证实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是本病的主要病因,随后将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猪高热病命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该病为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目前该病在我国的流行趋势越来越广,死亡率也不断攀升,是整个养猪行业最为恐慌和威胁最大的猪病之一,给辛辛苦苦的养殖者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打击。笔者常年深入大型集约化养殖场,在与同行的交流、学习和不断实践中,对猪高热病的预防控控略有心得,现总结出仅供养殖界同仁批评、参考。
一、发病原因
猪高热病主要是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PRRSV变异株引起的,由于蓝耳病病毒能破坏猪的肺泡巨噬细胞,抑制猪的免疫功能,使猪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细菌、病毒及寄生虫,包括猪瘟病毒、猪流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圆环病毒、附红细胞体、副猪嗜血杆菌病等等。多种病毒、细菌混合感染,是目前猪病流行的主要特点。
除此之外,能引发本病的诱因还包括:饲养管理不当,主要表现为许多养殖散户厩舍低矮不规范,舍温高,通风透光散热不良,厩内积粪厚,阴暗潮湿,高温高湿,饲养密度过大,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不良。猪源流动性大,忽视了原产地检疫、运输检疫,为疫病传播开了绿灯。
“百病由口入”,养殖户为降低成本,用最便宜的饲料或是已经有霉变的饲料,致使营养供给严重不足,猪群免疫力严重下降;霉菌毒素还会对猪群免疫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当猪体内毒素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此外有些饲料中重金属镉、铅、汞、砷等超标,也引起猪呕吐、贫血、淋巴细胞破坏、免疫力下降等症状。
忽视猪场保健、免疫程序,养户本着“能省则省”的态度,没有严格合理的药物、疫苗保健程序,母猪产前和产后、仔猪断奶前后的定期投药和消毒、驱虫。
五、诊断
根据发病特征、流行病学分析、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作出初步疑似诊断,但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蓝耳病病毒分离与鉴定为阳性,蓝耳病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为阳性方可确诊。
六、综合防控措施
1.做好常规免疫注射
这是目前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最重要措施。
选择疫苗时,种猪场和健康清净的阴性猪场应选用蓝耳病灭活疫苗,发病场或暴发过蓝耳病的猪场应选用蓝耳病弱毒疫苗;种猪用蓝耳病灭活疫苗,断奶仔猪和生长猪用蓝耳病弱毒疫苗。另外,弱毒疫苗只能用于保育猪和育肥猪,只有特别情况下用于种猪,仔猪在哺乳期一般不提倡用弱毒疫苗,免疫时要考虑与其它疫苗的间隔时间。弱毒疫苗免疫时要做好猪群的卫生管理和保健,灭活疫苗主要用于种猪群,首次应用该苗的猪场必须进行间隔3周的两次基础免疫,免疫时要足量免疫。
受蓝耳病威胁地区和猪场的疫苗免疫程序为:①使用蓝耳病灭活疫苗对全群母猪和公猪进行免疫,基础免疫进行2次肌注,间隔3周,每次每头4毫升,以后每隔5个月免疫1次,每头4 毫升;②为4~10周龄猪肌肉接种弱毒疫苗1次,1 头份/头;③10~18周龄猪肌肉接种弱毒疫苗 1 次,2 头份/头。
关于猪高致病蓝耳病免疫程序的个人几点看法:
灭活苗免疫(未发病场)应先做好基础免疫,即母猪公猪28天内完成两次免疫,以后每四个月一次。
仔猪14天龄首免,36天龄二免,60~70日龄视周边疫情三免。
后备母猪配种前两次,间隔四周。配种一个月后加强免疫一次,以后每四个月一次。
发病场,不宜做紧急免疫,可考虑用灭活苗、自家苗、弱毒苗交叉免疫(短期行为)
加强猪瘟,伪狂犬、枝原体肺炎、链球菌等的免疫,合理安排免疫程序。
免疫后,以饮水加药较好,以抗应激药物为主,如维C,维E,复合维B,微量元素,氨基酸等产品,连用4~10天。
2.饲养管理在控制高热病方面作用不容忽视
(1)严格控制种源。应尽量自繁自养,严禁从疫区、发生疫情的饲养场引进种猪,种猪和精液在引进之前必须进行猪蓝耳病的检测,实行全进全出饲养模式,各阶段猪转出后彻底消毒所在栏舍,空置2周以上再进新猪。补圈猪要从健康地区引进,种猪和补栏猪隔离观察,在隔离观察期间可用灭活疫苗进行基础免疫,生产各阶段做到全进全出,防止垂直传播;对发病猪群进行封群,严格隔离封锁,防止横向传播。
(2)加强猪群饲养管理。提倡集约化养殖,养殖密度要适中,高温高湿季节做好通风降温,减少有害气体对猪呼吸道的影响;保持清洁卫生,做到饮水洁净,无污染,猪的粪尿应及时清除;不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注重平衡营养,满足机体对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需要,特别是饲养中要添加维生素A、C,维持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增强猪群的免疫力;尽量减少应激。此外,要做好平时的保健工作,制定合理的保健程序。
(3)搞好环境消毒。猪蓝耳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可通过粪、尿及腺体分泌物散播病毒。因此,每周至少带猪消毒1~2次,当周边有疫病流行时带猪消毒每周应增至2~3次。加强人员、车辆、场地和用具等管理,切实做好消毒工作。
(4)做好防疫管理与疫病监测。防止猪圆环病毒2型、猪瘟、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等病毒性疾病以及猪支原体肺炎、猪喘气病、猪链球菌病等细菌性疾病与猪蓝耳病的混合感染。定期对保育猪和育肥猪进行血清学检测,检测病毒抗体。
(5)做好防控猪病各项应对准备工作。确保发生疫情时,能够及时诊断,防止疫情的扩散蔓延。严格对病死猪采取“四不准一处理”处置措施:即对病死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对死猪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3.经验做法
增强机体抵抗力,可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选取清热宣肺的中草药,如黄连、金银花、大青叶、知母等;西药治疗可使用一些抗病毒类药物,也可以使用γ-干扰素来提高治疗效果。由于本病多为混合感染,故要联合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噻吩、头孢氨苄、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和氟苯尼考等。 此外,对病猪注射高免血清或耐过猪血清有一定的疗效。
病猪高热,导致采食量减少或废绝,可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和口服补液盐(葡萄糖20g、蔗糖40g、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以上为1Kg饮水中的含量),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综上所述,面对日益复杂化的猪病,在养猪生产过程中,我们必须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防重于治”。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我们应从一下几点入手:
(1)本病混合感染严重。因此,目前采取的主要对策是实行全进全出,加强饲养管理,免疫预防和药物防治的综合防控措施,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2)全进全出。猪场全进全出饲养,避免不同日龄猪群混养,减少猪群间接触的机会。
(3)免疫预防。在平时生产管理中,结合猪场实际情况,加强猪瘟、猪蓝耳病、伪狂犬、猪流感、猪肺疫、支原体肺炎、萎缩性鼻炎等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
(4)做好消毒工作。清理猪场卫生,以高效消毒剂彻底杀灭污染或疑似污染的环境中的病原体是基本原则,也是最主要的防制手段。
(5)加强饲养管理制定合理的保健程序。应尽可能地减少猪群的应激因素,作好猪舍的通风换气,改善猪舍的空气质量,降低氨气浓度,保持猪舍干燥,降低猪群的饲养密度。
结语:希望我们养猪行业同仁高度重视,不断探索总结,做到以防为主,振兴祖国养猪业。
作者:李智丽 丁改法 傅立兴 广东大华农动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养猪业》2010年第1期
- 2012-09-03猪高致病性蓝耳病诊治体会
- 2012-05-11蓝耳病、圆环病毒病防控新技术研究进展
- 2012-04-16高致病性蓝耳病继发流感的诊疗体会
- 2012-03-14当前猪病流行特点以及综合防控措施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
- 避免母猪夏季产程延长以降低死产率 693
- 干湿混合生饲料喂猪效果好 615
- HACCP与养猪场的危害分析 580
- 高温季节又到 高手献技猪场防暑 576
- 猪高热病的典型操作技术 576
- 种猪场内个体性能测定技术 572
- 猪场细节管理常用降温措施及效果比较 557
- 母猪催奶的九大秘方 525
- 规模猪场如何管理大学生员工 466
- 后备母猪首次配种前需要做的工作 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