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新闻 -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科技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纪念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成立20周年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频道 > 猪病防治 > 猪繁殖疾病 > 正文

猪细小病毒病诊断与预防

  • 点击次数:
  • 日期:2009-08-24 16:43
  • 编辑:本站编辑
  • 来源:
  • 评论
zoetis

   猪细小病毒病概述猪细小病毒病也称猪繁殖障碍病,主要危害繁殖母猪,病原体为猪细小病毒,目前该病在本地广为流行,其病症特征主要表现在妊娠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当母猪妊娠受到感染后,会引起流产、产死胎、胚胎死亡、木乃伊化胎儿和产弱仔、母猪发情不正常、久配不孕等临床症状。一般妊娠猪在怀孕前期感染多出现木乃伊化胎儿;怀孕7周后感染多出现产死胎;怀孕10周后感染多出现流产;怀孕后期感染的母猪多正常产仔,但这些仔猪带毒或带有抗体。细小病毒一般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多发生于春、夏或母猪产仔和交配的一段时间。肉眼可见病变,母猪子宫内膜有炎症,胎盘有融化现象,胎儿在子宫内有被溶解、吸收等现象等。对于未感染过该病的猪场,应杜绝引进带毒猪;发病猪场对初产母猪在配种前5-6周应进行疫苗接种;配种前3-4周再进行第二次免疫接种。

  流行特点几乎所有猪群都感染此病,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猪都易感,后备母猪比经产母猪易感染,传染源是带毒的公猪和母猪,流产和死胎、活胎及子宫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而带毒猪所产的活猪可能带毒排毒时间很长甚至终生。

  临床症状猪群暴发此病时常与木乃伊、窝仔数减少、母猪难产和重复配种等临床表现有关。在怀孕早期30-50天感染,胚胎死亡或被吸收,使母猪不孕和不规则地反复发情。

  怀孕中期50-60天感染,胎儿死亡之后,形成木乃伊,怀孕后期60-70天以上的胎儿有自免疫能力,能够抵抗病毒感染,则大多数胎儿能存活下来,但可长期带毒。

  防治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在污染的猪场用疫苗接种或采取自然感染结合,推迟初配日龄的方法。

  猪细小病毒病诊断自1967年Cartwright等首次报道PPV病以来,有关该病诊断方法的研究报告较多,从最初的病毒分离鉴定,到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免疫学方法,直到核酸探针、聚合酶链式反应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到PPV病的诊断中。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关闭窗口】 【顶部】 【收藏】 【挑错】【网友评论】 【此文分享至微博
相关阅读: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face6 face4 face3 face5 face2 face1 face7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
图片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