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发猪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控的科学问题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2-07-25 09:46
- 编辑:admin
- 来源:《北方牧业》
- 评论
1我国当前猪病总体现状
1.1疫病种类多而复杂。有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等等。
1.2毒株的变异加剧和多样性、新毒株的出现、新病原的感染,增加了猪病的复杂性和防控的难度。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多样性、欧洲型毒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新毒株,猪细环病毒和嵴病毒等。
1.3病原的共感染和继发感染导致临床的复杂性加剧,影响诊断的准确性和控制成效。包括病毒之间的共感染,病毒与细菌之间的共感染,继发性细菌感染。
1.4病原的隐性带毒和亚临床感染,导致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种猪带毒而造成病原的扩散和传播。
1.5规模化养猪场病原的污染不断升级,疫病的压力不断加大。
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2.1现状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目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严重影响我国养猪生产的一大疫病。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HP-PRRSV)的出现以及近几年的流行,加剧了我国养猪生产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复杂性。 HP-PRRSV无处不在,感染与疫情暴发过的猪场,病毒就会在猪场反复循环,后备母猪、种猪都会带毒,成为猪场的传染源,哺乳仔猪、保育猪或成长育肥猪会反复感染和发病。
2.1.1 HP-PRRSV仍然呈现高致病性,但基因组已出现微小变异。从发生疫情的猪场来看,HP-PRRSV的致病性和毒力仍然没有降低,一旦猪场(群)发病,仍然呈现出高发病率、高死亡率,母猪大批流产。
2.1.2由HP-PRRSV引发的疫情仍然频发。近几年,HP-PRRSV对养猪生产的影响并未停歇,特别是中、小型猪场和散养户,疫情不断,一年四季都会发生。
2.1.3发病猪群的临床表现呈现多样化。HP-PRRSV感染后,临床表现呈现多样化,出现发烧、体温升高;呼吸道症状,如喘气、咳嗽、呼吸困难;消化道症状,如腹泻、神经症状、母猪繁殖障碍。
2.1.4 HP-PRRSV是目前我国的优势流行毒抹,是引发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情的主要毒株。2009年对PRRSV的监测,高致病性毒株占86%。2010年至今,我们仍然从不少发病的猪场分离和检测到HP-PRRSV。
2.1.5我国PRRSV毒株呈现多样化趋势。我国的PRRSV以北美洲型(基因2型1毒株为主,但毒株呈垂多样化(遗传与致病性上的多样性)。
有的猪场存在两个以上的毒株,有重组毒株的存在,包括野毒间的重组毒株、疫苗毒株和野毒株的重组毒株。重组是PRRSV变异的重要分子机制,目前发现两毒株共感染后7天即可分离到重组病毒.NSP2,ORF3、ORF5基因的重组和基因内重组现象。我国已发现欧洲型(基因l型)毒株的存在,而且毒素存在明显的基因组差异。
2.2防控中的科学问题
2.2.1疫苗毒株的选择与减毒活疫苗的合理科学使用。
2.2.2猪场个性化的免疫程序的建立与应用。
2.2.3饲养新技术在猪繁殖与综合征控制中的应用。
2.2.4综合防控技术与区域净化的实施。
3猪圆环病毒病(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AD)
3.1现状 近年来,随着猪圆环病毒疫苗的上市,猪圆环病毒病受到广泛关注。
3.1.1猪圆环病毒2型(PCV2)已成为我国猪场常在的感染,感染十分普遍,感染率高,一般猪场PCV2的检测与血清学抗体检测的阳性率很高。
3.1.2猪场(群)有PCV2感染不等于发病,有PCV2感染不等于就有圆环病毒病。
3.1.3 PCV2对我国养猪产生的危害,主要有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皮炎与肾病综合征( PDNS)。前者在猪场的发病率一般不超过10%.后者在猪场可见散发性病例。PCV2感染猪群易继发如副猪嗜血杆菌病等细菌性疾病;与其他病原如PRRSV的共感染,增加临床的复杂性。
我国PCV2呈多基因型态势,但PCV2h是优势基因型。
3.2防控中的科学问题
3.2.1综合防控技术
3.2.2疫苗免疫接种,可控制和降低PWMS发生率,提高生产性能。必须配备一些应急药品如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
3.3.3应区分PCV2感染与猪圆环病毒病。
4猪流行性腹泻
4.1现状 从去年年底至今,不少地区的很多猪场发生仔猪腹泻,引起广泛关注。
4.1.1流行面较广,很多地区猪场均有发生,呈暴发性流行。
4.1.2发生于哺乳仔猪,大多3—10日龄以内,发病最严重,呈现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导致整窝发病、整窝死亡。发病率100%,病死率80%—100%。发病猪呈水样腹泻,抗生素治疗无效。其他阶段的猪和母猪很少发病,虽有的猪场可见病例,但症状轻。
4.1.3基于我们对北京、河北、山东、河南、浙江等地区12个发病猪场的临床症状和肠道组织样本的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PEDV)。对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表明,是一种新的毒株,其S基因与我国邻国一韩国的同源性最高。
4.2防控中的科学问题
4.2IPEDV新毒株的病原学特性和致病特性。
4.2.2针对PEDV新毒株疫苗的研制。
4.2.3PEDV新毒株以及仔猪腹泻多病原的检测技术。
4.2.4其他病原在仔猪腹泻中的协同致病作用。
- 2013-01-29猪病免疫注射“八忌”
- 2013-01-16冬季谨防三种猪病毒性腹
- 2013-01-16冬季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措施
- 2013-01-16病毒变异是近年猪病毒性腹泻暴发主因
- 2013-01-16用姜巧治猪腹泻
- 2013-01-14防治猪病毒病用药应当注意的问题
- 2013-01-14使用中药方剂防治仔猪病毒性胃炎
- 2012-12-28养猪场针对猪病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
- 2012-12-26猪病防治过程的辩证关系:防与治
- 2012-12-12穿心莲注射液能治五种猪病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
- 浅谈洋二元杂种后备母猪的选择技术 1196
- 如何鉴定母猪发情及猪人工受精技术介绍 869
- 种猪场内个体性能测定技术 649
- 浅谈猪渗出性皮炎综合防治措施 639
- 猪高热病的典型操作技术 633
- HACCP与养猪场的危害分析 617
- 欧盟养猪业模式及其启示 588
- 猪场细节管理常用降温措施及效果比较 571
- 浅析分胎次饲养模式的利与弊 539
- 规模猪场如何管理大学生员工 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