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新闻 -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科技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纪念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成立20周年
浅谈猪渗出性皮炎综合防治措施

浅谈猪渗出性皮炎综合防治

  猪渗出性皮炎又称“猪油皮病”或“油猪病”。此病是由表皮感染葡萄球菌引
种猪场内个体性能测定技术

种猪场内个体性能测定技术

种猪选育的定义是指通过性能测定,选择表现优异的种猪个体进入核心群,配种后
莫让母猪病毒唑中毒悲剧重演

莫让母猪病毒唑中毒悲剧重

近年猪病情况异常复杂,众多专家学者对猪病的防控和应对各有各的观点和方法

浅析分胎次饲养模式的利与弊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2-07-17 11:18
  • 编辑:admin
  • 来源:《广东养猪业》
  • 评论

   养猪信息网是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会刊《广东养猪业》唯一授权的信息发布网站,注明来源《广东养猪业》的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致电养猪信息网编辑中心020—38481113。

  《广东养猪业》读者qq群215689457

浅析分胎次饲养模式的利与弊

  摘要:分胎次饲养模式对于完善猪场兽医防控体系、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与促进生产母猪的繁殖性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亦存在防疫压力大、配种不均衡、种猪更替受阻与容易引发母猪应激等不足。

  关键词:分胎次;饲养;母猪

  早期的分胎次饲养模式是1991年加拿大魁北克省一位猪场经理R.Robitaille首先提出来的,他把后备母猪移至别的猪场进行配种,然后再将怀孕50-70天龄的母猪转回原场饲养,当时这种做法并不能得到认同。但通过四年的生产实践,最终该方法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于是,国外一些专业人员开始钻研该项技术,某些大型猪场亦纷纷效仿。时至今日,早期的分胎次饲养模式已逐渐转变为现代分胎次饲养模式——后备母猪及其后代与经产母猪及其后代分开饲养,一胎母猪产完头胎后再配种妊娠50—70天才转入经产母猪群。

  广州力智于2008年开始运用分胎次饲养技术,所采用的工艺模式基本与国外一致,主要是将后备母猪及其后代与经产母猪及其后代分开饲养,一胎母猪断奶后即时转入经产母猪群的模式。通过这几年的生产实践,我们发现该饲养模式与之前传统的饲养模式相比较,无论是在疾病防控方面还是饲养管理方面都有着较明显的优势,但该模式亦存在着一些弊端,如生物安全问题、易导致配种不均衡、引起母猪应激等不足。现结合实际生产从疾病防控、饲养管理等方面对该饲养模式进行简单的利弊浅析。  

浅析分胎次饲养模式的利与弊
 

表1 分胎次饲养前后各生产线的综合存活率
 
 
一胎母猪线
种猪线
商品线
全公司
分胎次之前
91.24%
87.58%
90.21%
89.42%
分胎次之后
96.45%
92.13%
94.89%
94.17%


注:实行分胎次饲养以后,一胎母猪线以销售15公斤的猪苗为主。

  1.1.3 完善防治措施,降低兽药成本。实行分胎次饲养模式,强化与细化了各项兽医防治措施,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降低了用药成本。实行分胎次饲养之后,我们不仅严格要求后备母猪的“驯化”工作,对于整个群体的保健措施,也由原先的统一保健调整为针对性保健,比如一胎母猪线严格执行分娩舍“三针保健”、经产母猪线则根据实际生产状况实行个别批次保健,相比之前的统一保健,现在的保健措施更加具有针对性,并有效降低了兽药成本(参照表2)。

表2 分胎次饲养前后各生产线的用药成本
(单位:元/头)
 
一胎母猪线
种猪线
商品线
全公司
分胎次之前
62.3
53.6
58.6
56.2
分胎次之后
50.1
48.2
42.5
46.3

 

  1.2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1.2.1 针对性饲养,减少不利影响。实行分胎次饲养模式,后备母猪集中饲养,在生产及日常管理过程中,可以根据后备母猪的生理特点和抗体水平,更有针对性调整饲料配方,应用一些功能性的添加剂,配备优秀的配种员,对后备母猪进行统一管理,更利于后备母猪发情的控制,免疫、保健、试情、查情等工作更能集中有效,从而提高后备母猪的利用率和正常发情的比例。

  1.2.2 规范操作,提高母猪利用率。实行分胎次饲养模式,有利于加强与规范一胎母猪分娩前后的生产操作,提高一胎断奶母猪的利用率。一胎母猪断奶之后往往容易延期发情,再加上分娩前后饲养管理不当的话,更加容易引发初产母猪断奶后不发情。分胎次饲养之后,一胎母猪统一饲养管理,初产母猪的产前体况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有利于降低了助产率。另外,通过加强与规范母猪分娩前后的保健护理工作,亦可有效降低母猪子宫炎的发生,从而提高一胎断奶母猪的利用率。

  1.2.3 工作效率的提高。实行分胎次饲养模式,简化了经产母猪线的现场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后备母猪与经产母猪混合饲养时,无论是在查情配种、并栏、喂料、寄养等现场操作方面,还是在日常药物保健方面都有所区别,由此引发的工作程序上的繁琐,无形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或物力。但在实行分开饲养之后,经产母猪群体的生产工序就变得相对简洁,现场操作也更加轻便、快捷,从而实现了高效率生产。而后备母猪线的工作强度虽然增大了,但群体之间差异性不大,只要通过有针对性的人力或物力的投入,同样提高了工作效率。

  1.3 促进生产母猪的繁殖性能

  由表三可知,自分胎次饲养以来,种群的配种分娩率、活仔合格率、年提供活仔数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木乃伊、死胎、畸形的数量则明显减少了。

表3 分胎次饲养前后生产母猪的繁殖情况统计
 
 
配种分娩率
活仔合格率
年均提供活仔数
畸形率
死胎率
木乃伊率
分胎次之前
83.22%
92.45%
21.8头
1.31%
4.21%
2.03%
分胎次之后
86.45%
94.29%
23.4头
1.05%
2.57%
1.09%

  2、分胎次饲养模式的弊

  2.1 防疫压力大  一胎母猪的群体相对经产母猪而言,抗体水平较低,更是各种病原的易感群体,所以分胎次饲养之后,一胎群体受各种病原感染压力最大,猪群出现问题的机率也最大,猪场的疫病往往首发于这一群体,所以增加了疫病防控的难度。这就要求兽医防疫措施更为严格,并要密切监控猪群的动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预见性,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只有做好了一胎线的疾病防控,才能保证经产母猪线生产的稳定。

  2.2 配种不均衡,种猪更替受阻  影响后备和一胎断奶母猪利用率的主观因素较多,容易影响经产母猪线配种不均衡。后备母猪留种计划不周全、饲养管理不当、生殖道炎症、哺乳阶段护理不到位、断奶后不发情等因素都会影响头胎母猪的利用率,影响经产母猪线的母猪更替计划和配种的均衡性。所以对后备母猪的留种、配种以及经产母猪的更替,必须有固定的计划,在做计划时应考虑后备母猪发情利用率、断奶母猪的利用率等因素的影响。

  2.3 容易发生应激  分胎次饲养模式下需要频繁地转群,容易引起一胎断奶母猪的应激。

  3、小结

  随着养猪疫病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分胎次饲养技术已成为疫病防控与完善饲养管理的一个有效手段,在现代养猪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养猪企业提高生产成绩与取得良好生产效益的良好渠道。就目前而言,该饲养技术虽然仍存在一些不足或弊端,但其成效还是存在着很大优势,值得我们推广应用。

作者:何  坛  陆庆章 广州力智农业有限公司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关闭窗口】 【顶部】 【收藏】 【挑错】【网友评论】 【此文分享至微博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face6 face4 face3 face5 face2 face1 face7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