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生产管理要强化三大猪病意识
- 点击:
- 日期:2015-02-14 18:04
- 来源:猪猪论坛
一、营养意识
俗话说病从口入,90%以上的病原体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接触动物的。但猪吃的饲料[玉米、豆粕、鱼粉、添加剂 ]不可能100%不被污染,特别是霉菌毒素,如果猪长期采食霉变饲料[ 玉米、豆粕、鱼粉、添加剂 ],就是停喂后,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在整个猪群可以延续几个月甚至更长,如流产、死胎、不发情、弱仔及呼吸道等疾病。再者变质的饲料[ 玉米、豆粕、鱼粉、添加剂 ]营养价值降低10%~30%,吃进去不生病就是万幸,怎么能让猪长得快长得好?因此要做到精细化饲养,做到阶段和饲料细分化,营养合理化,喂养科学化。
二、环境意识
环境分猪体外生存环境与猪体内环境。
圈舍环境包括猪舍内的温湿度、卫生。温度:高温和低温都会造成猪群生长缓慢,仔猪拉稀、成活率下降,猪群抵抗力下降,还可能出现猝死。3天内的仔猪需30℃~36℃,断奶前25℃~32℃,断奶后25℃~28℃,保育后期到生长期21℃~25℃,中大猪15℃~21℃。因此要关注天气预报,随时采取措施防寒保暖,避免温度应激使猪群抵抗力下降而诱发疫情。湿度:过低的湿度使粉尘量加大不利于空气净化,使呼吸道病增加;过高的湿度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和生存。猪的相对空气湿度控制在70%~80%为宜。卫生:每天打扫猪舍,及时清扫排泄物,以防长时间堆积造成病原微生物的寄生与繁殖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影响猪群健康。
猪体内环境:指猪消化道微生物的生态环境。在猪的消化道内,有益菌和有害菌形成相对稳定平衡的微生物群,其中有益菌群常处优势。猪不发病是因为有益菌建起的防御屏障在起作用,它们可抑制有害菌在体内大量繁殖,并把这些有害菌清除掉,还吞噬有害的外来群体,不至于使其发展壮大来危害猪的健康。所以在养猪生产中应把改善猪的微生态内环境放在首要位置。不应过多依赖化学药物,因大量使用化学药物会破坏消化道内的生态平衡,在杀死有害菌的同时也杀死了有益菌。但把有益菌再重新培养成优势菌群需要较长的过程,而有害菌则能在短期内重新繁殖起来(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猪场用药后一旦停药很快又发病的原因)。再者长期大量使用同一种药物产生的耐药菌株将降低药物的疗效,出现药量越用越大越频繁,疗效越差的现象,使猪体抗性下降很易感染疫情。因此,在给猪用药后应用一些生物制品,以快速培养补充消化道的有益菌,使猪体内环境保持健康状态,是预防疾病的先决条件。
三、防疫意识
防疫的目的是接种疫苗让猪被动产生对机体的非特异性的保护,防止某种特定的病原体对猪造成侵害。每个猪场都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防疫程序,不要盲目跟从别人。本人认为在制定防疫程序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了解本场及周围所处的养殖环境(疫病情况),有的放矢地制定本场防疫程序;每年定期做大群抗体检测,然后根据本拨情况修订防疫程序;认清所用疫苗的保护范围及有效期和使用对象;清楚所防疾病对本场的实际危害,不可滥用和无序使用疫苗;引种时先了解当地的疫情后再做决定,记得索要引种地的防疫程序和防疫记录。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阅读:
- 2021-05-17白挨泉教授:兽医工作必须与生产管理有机结合 从这三方面出发思
- 2018-08-13养猪俗语“夏天细菌多,冬天病毒旺”是什么意思?如何预防?
- 2018-08-13看过来!为你介绍—黄芪多糖在猪病防治中的妙用
- 2018-07-23收藏!多种猪交叉混合感染症状诊断大全
- 2018-07-02猪中暑的治疗措施(附中药药方)
- 2018-06-14猪突发紧急病况怎么办?这7种急救方法要掌握
- 2018-05-29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最佳治疗方案,养猪人请牢记!
- 2018-05-23警惕:三种信号说明猪快生病了
- 2018-03-27猪场使用地塞米松遵循五大原则
- 2018-03-09采用血清驯化控制蓝耳病通常有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