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血清驯化控制蓝耳病通常有这些问题……
- 点击:
- 日期:2018-03-09 16:36
- 来源:养猪信息网
蓝耳病控制与净化能否成功,取决于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猪场管理流程和后备猪引种驯化等多个因素。现总结有关血清驯化方面的常见问题。文字节选自《猪业》2018年第1期,作者:伍少钦等。
1血清驯化可能会有什么风险?
在美国至今为止约有30%规模化猪场坚持采用本场血清驯化(国外也叫血清治疗)的方法来控制猪蓝耳病。血清驯化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
毒株安全性。血清驯化病毒株来源于本场,病毒毒力未知,一般比疫苗毒株强,接种后会引起猪群的临床反应。全群母猪血清驯化时,严重情况下妊娠母猪的流产率可达到10%以上,同时会导致木乃伊、死胎比例升高,繁殖水平下降,同时会引起产房仔猪和保育猪出现呼吸道疾病。
驯化时效性。希望第一时间发现母猪场PRRS不稳定,不太容易。有时虽发现PRRS不稳定造成猪场的临床表现,但最佳全群驯化时机已经过去。
毒株选择。有时会检出2个或以上的PRRSV毒株,如何选择优势毒株,如何把握病毒的裁量,有一定难度,需要专业的实验室和临床试验进行鉴别。
血清质量。血清的来源非常讲究,若场内存在多种疾病,比如猪瘟、猪伪狂犬病等,就不太适合采用血清驯化,极有可能会造成其他病原在本场的扩散,得不偿失。
2血清驯化用的病毒来源,如何确定驯化用的优势毒株和用量?
根据本场流行病学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会筛选到可靠PRRSv。通常驯化用的病毒来源于流产母猪、产房弱仔和保育发病猪等。
血清中分离到病毒,要送去专业测序公司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一般测序仅针对PRRSv ORF5片段。通过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确定本场有几个毒株;根据序列及遗传演化分析,结合猪群临床症状,大概可确定该毒株是优势毒株、还是变异的新毒株。
用量的确定:首先根据猪病学(第九版)介绍,理论上20个病毒粒子可以使猪发病。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中的病毒载量;根据检测结果大致确定血清驯化的使用量。再者,条件合适,驯化前做阴性动物的试验,进一步确定最佳用量。
3血清驯化的优点
交叉保护强——毒株来源于本场,对于控制本场蓝耳病具有很好的交叉保护能力;时效性强——如果蓝耳病毒正活跃的母猪场,采用血清驯化,可以快速控制蓝耳病,及时清除群体中的病毒量;维持时间长——采用血清驯化后的猪场,其PRRS稳定性持续时间相对要长;使用成本低廉——几乎为零成本。
4血清驯化(治疗)主要用于后备母猪,偶尔用于基础猪群
母猪群整体不稳定情况下的全群接种,这种方法有很高免疫交叉保护能力,也存在较大风险,通常要慎重使用。临床表现与驯化用的毒株特点和在群母猪的当时状况有关;若毒株毒性小(临床反应小),造成损失就很少,若大部分母猪已经接触过病毒,再做驯化,流产比例也会较小;反之,损失可能较大。根据以往经验和数据分析,感染怀孕后期母猪,容易在短时间内增加母猪流产(10天左右停止),出现死胎等症状;但若不同时主动感染母猪群,会增加病毒在猪群中持续存在的时间,造成持续的流产和死胎现象,长期分析损失会更大。是否对母猪群进行全群血清驯化,有时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但只要充分了解本场的流行病学情况,加上可靠的检测分析和周密的计划,血清驯化还是值得尝试。
入群前隔离期的血清驯化,驯化后隔离3个月,检测不带毒入群。相比基础猪群,后备猪上的血清驯化在当前生产中应用得较为广泛。
来源:《猪业》2018年第1期
- 2018-08-13养猪俗语“夏天细菌多,冬天病毒旺”是什么意思?如何预防?
- 2018-08-13看过来!为你介绍—黄芪多糖在猪病防治中的妙用
- 2018-07-23收藏!多种猪交叉混合感染症状诊断大全
- 2018-07-02猪中暑的治疗措施(附中药药方)
- 2018-06-14猪突发紧急病况怎么办?这7种急救方法要掌握
- 2018-05-29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最佳治疗方案,养猪人请牢记!
- 2018-05-23警惕:三种信号说明猪快生病了
- 2018-03-27猪场使用地塞米松遵循五大原则
- 2018-01-05真形象!一张图片告诉你为什么不能根据抗体水平来评价圆环疫苗的
- 2017-11-27韭菜用处多,养猪人少花钱解决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