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猪用饲料中替代抗生素的几个对策
- 点击:
- 日期:2007-10-12 18:05
- 来源:
摘要:长期以来,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应用于畜牧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动物饲养中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抗生素工业的兴起极大促进了养殖业的进展。但是,大量的实践事实表明,抗生素的大量长期使用会造成有害菌种的耐药性及畜产品药残。在人食入有抗生素残留的动物产品,身体健康受到伤害,过敏中毒反应等危害日益严重。抗生素的替代品的研究便成为动物营养研究中的一大热点。在目前,为促进仔猪的生长,仅凭单一的技术、饲料添加剂或饲养管理是不能取得与使用抗菌剂一样的效果的。生产实验证明,想取代这些抗菌剂需要使用一套综合的策略。以下总结了几种不含抗生素的方法,在生产实践上,几种方法协同作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猪;饲料添加剂;对策
1. 关于提高动物健康水平
1.1.仔猪的管理
除选择优秀杂交仔猪外,仔猪可以采取全进全出制饲养管理:把体重相近的猪同时转入一个经过清洗消毒猪舍中,所有同一猪舍的猪均同期上市,在新的一批猪进来之前,猪舍中的所有猪圈均要腾空,清洗和熏蒸消毒。在下一批猪进舍之前,整栋猪舍要完全彻底清洗干净. 全进全出制饲养管理可以打破疾病在猪群之间的传播链;任何疾病的毒力均不会增加;可以减少猪肺损伤的发生,减轻损伤的严重程度;改善猪群平均日增重;减少上市体重所需天数;改善饲料转化率;与简单清洗单个猪圈相比,当整个猪圈均腾空时,清洗会更有效;与为单个猪圈购买猪相比,为整栋猪舍购买仔猪的工作效率更高。
1.2 .提高母猪健康水平。
母猪的健康直接会影响仔猪的生长。
维持母猪肥瘦适宜的体况很重要,要在母猪的繁殖周期内及时调整饲料的饲喂量,以保证仔猪的较大的出生体重。仔猪有较大的出生重意味着有较强的抗病力。另外,要及时淘汰那些患有链球菌、萎缩性鼻炎、气喘病等的母猪。
2. 关于断奶日龄
2.1. 一种观点认为:要早期断奶。{Pig Champ}记录的数据表明:已有75%的猪群实行22天的断奶或断奶的时间更早,近30%的仔猪实行16天早期断奶。以往的观点仔猪早期断奶控制疾病的发生:刚出生的仔猪血液中并没有抗体,仔猪从初乳中获得免疫性抗体(如IgG、IgA、IgM)。初乳中抗体的含量在开始时较高,但在分娩24h后其含量迅速下降,仔猪在出生后的24-36h,仅能通过小肠吸收大分子的免疫球蛋白,在这以后小肠不再吸收免疫球蛋白,因此仔猪在获得抗体之前就实行早期断奶。
2.2. 另一种观点认为:要延长断奶日龄。欧洲大多数养殖者采用的断奶日龄一般都在24~28天,通过有关试验和研究的结果看,对于饲料中未加入抗生素的家畜,断奶日龄越大效果越好,一方面身体变得强壮了,采食量会随之增加;另一方面,日龄变大,仔猪的免疫系统也随之完善。
3. 关于营养物质消化率
3.1.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饲料中的常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主要有蛋白抑制因子,碳水化合物抑制因子,矿物元素生物有效性抑制因子,拮抗维生素作用因子,刺激动物免疫系统作用因子等。它们存在干扰了饲料中养分的消化、吸收利用,影响了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比如:(1)豆饼含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血细胞凝集素,可以降低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活性,增加胰蛋白酶分泌,肠壁损伤,增加内源蛋白分泌损伤,影响生长、死亡。(2)花生饼含黄曲霉素、抗胰蛋白酶因子,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影响生长,导致畜禽慢性中毒。(3)棉籽饼含游离棉酚、环丙烯脂肪酸,影响赖氨酸及矿物元素的有效性。(4)菜籽饼含恶唑烷硫铜瘀、异硫氰酸酯,影响碘利用,适口性和生长速度,引起甲状腺肿大和损伤,酯单宁刺激粘膜,导致下痢。
3.2.合成氨基酸的利用
畜禽日粮中氮的利用率通常只有30%-50%,要提高氮的利用率,必须提高日粮氨基酸的平衡;而日粮中必须氨基酸含量占总氮含量45%-55%时,氮的利用率最高。据统计,通过理想模型计算出的日粮粗蛋白的水平每低出一个百分点,粪尿氮气的释放量就下降10%到12.5%。向日粮中添加合成氨基酸,能使生长猪和肥育猪日粮的蛋白质水平分别从21%降到14%,从19%降到13%,从而使尿氮的排出量减少40%(P<0.01),粪尿中的臭味物质也显著减少。因此,在畜禽日粮中使用合成氨基酸,能提高日粮氮利用率,减少粪尿氮排除量,从而节约饲料蛋白质,减少氮污染。
3.3.消化道的营养
在消化道的回肠末端没有吸收的养分变成了在大肠内成长的细菌不断增殖的生长基,巨大的细菌载体不仅能消耗动物的营养,而且还隐藏着大量的病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梭菌,另外,未吸收的养分最终通过动物排泄的粪便还要给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
4. 关于采食量
采食量在断奶后保持仔猪内脏健康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断奶后有很短的厌食期,肠上皮也会很容易被抗原蛋白浸透,如豆粕中的抗原蛋白,同时也易于细菌的依附。由于对抗原蛋白的超敏感性或由于细菌产生的内毒素致使仔猪频繁腹泻。同时,采食量的下降也会导致猪只生产性能下降,机体健康状况下降,使其出栏期延长。
所以通过提高日粮的适口性等措施来提高仔猪的采食量很关键。在仔猪阶段使用调味剂、一定比例的奶制品等适口性好的动物原料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5. 关于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
细菌的生长和增殖需要蛋白质。通过降低日粮中的蛋白质和增加它的消化能力,可以明显地限制细菌增殖,同时,最重要的是需要良好的分布平衡的氨基酸。
适当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对防止仔猪腹泻很有效果。
6. 有机酸的应用
大多数病原菌都不具有耐酸性,这就意味着使用日粮中有机酸使胃肠酸化,实际上可以阻止或转化细菌的生长,小肠内其他不溶解的有机酸则被细菌利用或杀死。混合有机酸比单一有机酸的效果显著。
6.1.有机酸化剂的种类
目前国内外应用的酸化剂总的来说可分为单一酸化剂(包括有机酸化剂和无机酸化剂)与复合酸化剂两大类。其中,有机酸化剂主要有柠檬酸、延胡索酸、乳酸、丙酸、苹果酸、甲酸、乙酸等及其盐类,使用最广泛且效果较好的是柠檬酸、延胡索酸和甲酸钙。无机酸化剂包括强酸(如盐酸、硫酸)和弱酸(如磷酸),其酸性较有机酸化剂强,虽然成分低,但其使用效果较差。复合酸化剂是利用几种特定的有机酸和无机酸复合而成。实验证明,复合酸化剂的应用效果大于柠檬酸大于延胡索酸。复合酸化剂能够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并显著促进仔猪消化器官的发育。多数研究者认为,在仔猪早期断奶(3-5周龄断奶)后的头1-2周内饲粮酸化处理效果好明显,其通常添加量为0.5%-3%,美国以2%-3%最好,欧洲则以1.5%-2%最佳。
6.2.酸化剂的作用
动物胃为酸性环境,其中的细菌多为产酸菌和耐酸菌,幼年动物分泌胃酸能力较弱,而使外来菌容易存活和繁殖。使用酸化剂可以提高胃液酸性,促进乳酸菌等耐酸菌大量繁殖,使之在胃中保持优势菌的地位,而大肠杆菌等外来菌则不能适应酸性环境,并受到乳酸菌等的“排挤”而不能定植存活,因此可以降低动物病理性腹泻的发生率。酸化剂还能帮助机体调整免疫系统反应,增强动物的抗病力。
7. 植物提取物的应用
一些药草的提取物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特性,可是我们知道的调味剂具有抗菌和助消化的特性,其中,在商业产品中最常见的提取物有肉桂、牛至和丁香,最新进行的研究表明,提取物和浓缩物很适合仔猪的生长。
糖萜素的应用
糖萜素是由油茶饼粕和茶籽饼粕中提取的天然活性物质,主要有寡糖、三萜皂甙和有机酸等成分。是目前比较成功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已比较广泛的应用于饲料生产中。
8. 酶制剂的应用
8.1.酶制剂的种类
自1965年在无锡成立第一个酶制剂厂以来,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酶制剂产品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已开发出,α- 淀粉酶、β-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果胶酶、β-葡聚糖酶、甘露糖酶、植酸梅等上百个产品。
8.2.酶制剂的作用
酶制剂能补充内源酶活性的不足,对于幼龄动物来说存在消化道酶类不足、活性较低等缺点。添加酶制剂可有效的弥补酶不足和活性低带来的不利影响;酶制剂还能降低或消除饲料中抗营养因子;酶制剂还可降低消化道食糜粘度,增加肠壁的有效吸收面积,促进营养物质与消化道粘膜的接触及吸收率;酶制剂还可改变肠道菌群分布;国内外的研究者认为,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明显的提高动物的日增重、饲料利用率及降低幼龄动物腹泻率和死亡率等。
8.2.1.植酸酶的应用:
植物性饲料中约2/3的磷是植酸磷,不能被畜利用,不仅造成磷资源浪费,而且植酸磷大部分从粪尿中排出,会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植酸还能与多种微量元素结合,而阻碍其吸收。解决饲料中磷污染的最佳途径是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植酸酶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将饲料中丰富的植酸及其络合物分解为能被畜禽利用的无机磷和肌醇,来取代或减少在配合饲料中原来添加的无机磷,从而提高饲料磷的利用率,节约大量的无机磷资源,增加饲料配方空间,并大幅度减少畜禽粪便中磷的排放量,降低磷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植酸酶通过分解植酸,解除了植酸对磷、钙、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络合作用,提高了饲料的潜在营养价值,相对降低饲料成本,节约饲料资源。
8.2.2非淀粉多糖降解酶的使用:
目前我国玉米资源缺乏,麦类的营养价值高于玉米,且资源丰富,是玉米的最佳替代品。但麦类籽实尤其是胚乳细胞壁中含有较多的非淀粉多糖(NSP),不能被单胃动物消化酶水解。而且它在动物消化道中部分溶解后,会与蛋白质和淀粉形成粘性胶体,而使它们不易与消化液接触。NSP还会结合消化酶,抑制消化酶对底物的渗透,从而使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降低,饲料能值也随之降低。另外,未消化物质的增加,会使代谢废物排出量增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也大大增加。为提高麦类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添加外源非淀粉多糖降解酶。
近来研制的新型多糖降解酶是以NSP降解酶为主体,兼有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和植酸梅的复合酶制剂。其使用目的主要是最大限度地消除NSP的抗营养作用,充分释放饲料中可利用养分,减少饲料营养物质的浪费,改善动物生产对环境的污染。这也是十多年来发达国家为充分挖掘饲料资源,降低养殖业对环境污染所采取的措施之一。大量实验证明,添加非淀粉多糖酶能够提高动物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它能提高仔猪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降低仔猪死亡率。
9. 益生素的应用
通过饲料提供有益的活菌也是不使用抗生素的一种转变策略。
9.1.益生素的种类
益生素又称活菌剂、促生素、生菌剂,它是一种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平衡而对动物产生有益作用的活微生物饲料添加剂(Fullar,1989)。使用的微生物除了乳酸杆菌、酪酸梭菌及乳链球菌外,尚有黑曲霉、凝固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杆菌、嗜热性双歧杆菌、酿酒酵母、粪链秋菌等40余种。
9.2.益生素的作用
通常抗生素通过抑制或破坏微生物来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益生素能通过直接增强动物对肠内有害微生物群落的抑制作用,或者通过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来预防疾病,并间接起到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作用。在猪的消化道内不仅寄生着有益菌而且还寄生着有害菌,有害菌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梭状芽孢杆菌、弯曲杆菌。这些有害细菌不仅可通过产生特殊的疾病危害寄主动物,也可以通过竞争必需养分来损害寄主动物健康,从而降低动物的生产性能;相反,某些细菌如乳酸菌和产B族维生素复合物的细菌对寄主产生有利的影响。而消化道内理想的微生物区系包括相当数量的有益菌。然而由于生理因素及其环境应激可导致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衡,使得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最终导致动物发生疾病及生产性能下降。益生素增加肠道微生物区系理想菌群的数量,使得肠道微生物平衡趋向更合理的菌群。此外据报道益生素可能产生抗生素类的物质,也可刺激猪免疫系统的早期发育。众多实验证明了益生素具有提高增重、改善饲料转化效率、促进畜禽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死亡率及改善环境等效果。如提高肉鸡成活率、日增重及饲料效率、提高仔猪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有效防止仔猪腹泻均有很好的作用。
10. 寡糖的应用
寡糖在动物肠道内不被消化酶所消化,只能选择性的被对机体有利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微生物利用,而不能被对机体有害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利用。寡糖被有益菌利用后,使肠道有益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大量增殖;有益菌的大量增殖其产生的乳酸、丁酸、醋酸和丙酸,使肠道pH值降低,从而使不耐酸的有害菌群的繁殖得到抑制,从而改善了肠道环境,肠道内有益菌的大量繁殖,其中双歧杆菌对动物机体有很强的免疫作用。双歧杆菌的细胞壁含有大量的肽聚糖和磷壁酸物质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能激活腹腔巨噬细胞、NK细胞和淋巴细胞因子杀伤细胞的活性;双歧杆菌也可作为一种免疫佐剂,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减慢抗原的释放、延长抗原的作用时间;双歧杆菌还能与癌细胞结合,具有抗肿瘤作用、消除自由基和提高SOD活性。以上机制使机体的免疫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从而改善了猪群的健康状况。寡糖还能阻止病原菌在肠道内定植,促进其随粪便排泄。研究结果表明:肠道病原菌必须首先与肠粘膜粘结,才能在胃肠道定植和繁殖而使动物致病。这种粘结是通过细菌表面外源凝集素与动物肠道上皮细胞特异性的糖分子相结合。现已证明,大多数肠道病原菌具有对寡糖特异结合的外源凝集素,致使病原菌不能与肠粘膜上皮细胞结合,随粪便一起排除,而使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改善了机体的健康状况。寡糖还有刺激免疫反应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改善机体的健康水平。寡糖能与一定的毒素、病毒和真核细胞的表面结合而作为外源抗原的佐剂,能减缓抗原的吸收,增加抗原的效价。LeGarrec(1986)曾报道,寡糖作为免疫佐剂可加强细胞和体液的免疫性。Spring等(1998)深入研究了寡糖对仔猪的免疫能力作用,寡糖能显著提高育成猪血清中Ig深度和B淋巴细胞的数目,提高了仔猪在体液免疫功能;寡糖还能提高白细胞介素(IL-2)DE的浓度,IL-2能使T细胞增殖和分化,提高了仔猪的细胞的免疫功能。另外寡糖也具有抗原特性,能够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在动物尤其是幼畜日粮中添加适量低聚糖,可以促进动物生长,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饲料利用率(Fukuyasu和Oshita,1988;Bastein,1990;Bolduan,1993;Sisak,1994)。Hidaka(1987),Fukuyasu(1987),Stutton(1998)等的研究认为,果寡糖等低聚糖之所以具有促进动物生长,防止疾病的作用。Morishita(1982,1992)、Koayshi(1990)、Bolduan(1997)指出,低聚糖具有促进消化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链球菌等有益菌的增殖,并因此提高肠道内容物中发挥脂肪酸,降低PH值。Fukuyasu(1987)报道,在仔猪饲粮中添加0.25%的寡聚糖,仔猪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浓度升高。在Stutton等(1994)的试验中,添加1%半乳聚糖能有效抑制仔猪回肠大肠杆菌增殖,而乳酸杆菌明显高于对照组,断奶2天后添加1%半乳聚糖,回肠乳酸杆菌就高于对照组,在第4天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大肠杆菌从第4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arnworth(1992)报道,添加富含寡果糖的菊芋粉对增重,饲料转化率,腹泻情况均无影响,但使大肠中总厌氧菌和双歧杆菌数增多。Stutton(1998)对断奶后仔猪回肠主要微生物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断奶后回肠大肠杆菌数量很快上升,而且在第4天时达到最高水平,随后从第6天起开始缓慢降低。乳酸杆菌则在2天内迅速降低到最低水平,以后缓慢回升,到14天时(试验结束期)还未达到断奶前水平。而添加1%半乳聚糖后,乳酸杆菌断奶后第2天开始回升,到第8天达到断奶前水平。这说明添加低聚糖对消化道微生物区系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从以上结果来看,添加低聚糖能有效抑制仔猪大肠杆菌的生长,同时能提高肠道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的数量;从另一方面也看出,抗生素虽然也能抑制仔猪肠道中大肠杆菌的生长,但同时也抑制了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生长。
11. 免疫刺激物的应用
给母鸡进行某种大肠杆菌的超免疫接种,把鸡蛋经过特殊喷雾干燥处理,制成喷雾蛋粉,给猪做饲料,从而使猪体得到免疫。证明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降低腹泻发病率,特别是再采取一些其他的辅助措施,遭受内脏水肿病折磨的猪从这一营养性调节中获益很大。
12. 血浆蛋白和微量元素的应用
12.1血浆蛋白粉的应用
血浆蛋白粉是从屠场收集的猪血中分离,消毒破坏微生物而制成,是免疫球蛋白的丰富来源,能增加采食量和减少腹泻,在胃和小肠中提供稳定的免疫球蛋白的来源。
12.2微量元素的应用
动物组织含约45种矿物元素,其中与动物营养有关的微量元素主要有铁、铜、锰、锌、硒、碘、钴、钼、氟、锡、镍、硅、砷、铬、钒。
例如铬可作为葡萄糖耐受因子的活性成分,与胰岛素协同参与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及核酸代谢。而且铬的需要在应激状态下运动,疾病(糖尿病、低血糖、粥样动脉硬化心脏病),一些生理状态下(妊娠、秘乳),运输、热应激和营养缺乏等情况下增多(张敏红,1996;Gregory等,1999。除酵母铬外,其他类型的有机铬还有烟酸铬甲基吡啶铬(吡啶羧酸铬、吡啶甲基铬)
来源:不详
- 2021-08-18液维,降本增效的选择,助力高效养殖
- 2021-08-10冯定远:减抗替抗时代猪日粮配制技术要点有哪些?
- 2021-04-06杨玉坚:饲料禁抗后猪链球菌、副猪等疫病要怎么防怎么治?
- 2021-02-02江青艳:饲料禁抗后维护生猪肠道健康的营养策略
- 2021-01-15传统方法已无法适用,“千猪千面”级别的极致精准饲喂如何才能实
- 2020-12-03养猪常备甘草,不仅能增肥还能治猪病!
- 2020-11-25换饲料后猪采食量突然下降!到底是怎么回事?
- 2020-06-02剩余采食量,对猪的饲料效率、生长速度、瘦肉率等有什么影响?
- 2019-09-25猪场使用脱霉剂需要注意什么?如何正确使用?
- 2019-04-28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维生素对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竞有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