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猪饲料调制使用的误区
- 点击:
- 日期:2007-10-05 14:45
- 来源:
农村养猪在饲料调制使用中存在着多种误区,困扰着人们,使养猪业难以发展,根据笔者多年的技术指导经验指出常见的误区,旨在更好的帮助人们走出误区。
误区之一:采用熟饲料喂猪。生饲料喂猪技术早已普及,但不少农村养猪户至今仍采用熟饲料喂猪的饲养模式,他们认为猪吃熟食易长油。还有的养猪户,把购来的全价饲料也要加热煮熟再喂猪,这是非常错误的。其实,饲料经煮熟后,维生素几乎全部被破坏,饲料中的蛋白质老化变性。据统计,饲料在煮熟的过程中有20%的营养成分损失掉,青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损失更大,如果在焖煮时久放锅内,饲喂时还会出现亚硝酸盐中毒现象,造成猪只死亡。喂生食能大大降低能耗和人工费用,还能将饲养期缩短,所以农民朋友要转变观念,相信科学,改熟饲为生饲。
误区之二:稀汤灌大肚。有的养猪户以水料喂猪,料水比在1∶8~1∶10,甚至更稀,不另外供给饮水,这种喂法对肥育十分不利。水料喂猪的害处是:增加了体内水代谢所需的能量,增加了肾的负担;冲淡了消化液的浓度,不利于消化液的分泌;加快了饲料通过消化道的速度,必然降低饲料的消化率,尤其在冬季更为严重。猪因所获得的干物质少,影响日增重和出栏率。为了增加猪的采食量,让猪吃得多、长得快,一般应提倡喂湿拌料,料水比为1∶1,以饲料加水调制后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为宜。饲喂后另外供给充足的饮水。
误区之三:猪长的越快,饲料质量越好。从营养维持生长需要的角度来讲,这种说法是对的,猪每生长1天就需增加一部分饲料来维持它的生命需要,猪的生长发育与采食量和饲料质量有关,如果饲料的蛋白、能量较低,就会增加采食量,相对来讲长的就快,而过高的采食量必定影响消化与吸收,从而增加料肉比,所以长的快未必好。
误区之四:全价料蛋白含量越高越好。瘦肉型猪的生长发育,需要足够的蛋白质,饲料中蛋白质的标准含量应为小猪17%、中猪15%、大猪13%。然而,有的养殖户为了使猪长得快,故意超过正常的指标,由于蛋白质含量较高,猪吃后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过多的蛋白质在消化道里发酵,而引起饲粮性下痢。
误区之五:粪便越黑,消化的越好。真正区分消化质量的指标,应该看猪的排粪量与粪便的形状,消化正常的猪每天排粪3~4次,光滑圆润,软硬适中,而粪便的颜色由饲粮的品种结构和饲料内含的微量元素及药物所决定,人们所说的粪便黑只不过是饲料中的铜含量高所致。
来源:不详
- 2021-08-18液维,降本增效的选择,助力高效养殖
- 2021-08-10冯定远:减抗替抗时代猪日粮配制技术要点有哪些?
- 2021-04-06杨玉坚:饲料禁抗后猪链球菌、副猪等疫病要怎么防怎么治?
- 2021-02-02江青艳:饲料禁抗后维护生猪肠道健康的营养策略
- 2021-01-15传统方法已无法适用,“千猪千面”级别的极致精准饲喂如何才能实
- 2020-12-03养猪常备甘草,不仅能增肥还能治猪病!
- 2020-11-25换饲料后猪采食量突然下降!到底是怎么回事?
- 2020-06-02剩余采食量,对猪的饲料效率、生长速度、瘦肉率等有什么影响?
- 2019-09-25猪场使用脱霉剂需要注意什么?如何正确使用?
- 2019-04-28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维生素对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竞有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