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仔猪采食量及其提高途径
- 点击:
- 日期:2008-08-08 15:23
- 来源:
浅析仔猪采食量及其提高途径
采食量是保证动物生产性能充分发挥的关键因素,也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前提。生产实践中,动物采食量的重要性与作用常被过低估计,不同养殖场猪采食量的变异至少达到25%,这将不可避免地对猪的生长和养殖场的效益产生巨大影响。猪的采食量低下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哺乳母猪、小猪和仔猪上,本文现就仔猪的采食量话题作一阐述。
1 提高仔猪采食量的重要性
仔猪是一生中最难饲养的时期。仔猪腹泻发生率高、生长缓慢、易患断奶应激综合症、换料慢,其中,普遍认为腹泻是最重要也最难解决的问题,并且多数情况下,腹泻与采食量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采食量增加,腹泻发生频率随之加大。实际上,首先关注的应该是采食量,只有采食得更多了,仔猪的消化功能、营养机能和免疫力才能得到有效加强,才可以顺利实现仔猪的生产力。因此,可以说采食量是猪生产中的第一因素。
1.1 仔猪的采食与生长潜力
仔猪的采食量决定其生产性能。仅以25日龄断奶的仔猪为例,自7日龄补料,哺乳期平均采食教槽料200g/d、500g/d和800g/d,断奶体重可分别达7.5千克、8.1千克和8.8千克,可见增重潜力与采食量呈很强的线形相关性。那么,仔猪的采食量究竟有多大,目前仔猪摄入的饲料量和生长潜势是否达到了极限值?有试验记录了如下惊人成绩:10~50日龄哺乳仔猪自由采食含20%干物质的牛奶时的生长率最高,仔猪30日龄体重达到15千克,生长率几乎为平均每天600克,仔猪50日龄时体重达32千克,总平均生长率超过700g/d;而大多数现代仔猪由于很难适应断奶后日粮,30日龄体重未必能高于9~10千克,50日龄体重未必能超过18~20千克。康奈尔大学最近的研究报告显示,在无限制的条件下,3周龄仔猪很容易达到10千克体重,远比现代商品猪场3周龄达到较为理想的7千克体重还要高。康奈尔大学进行了另一项研究,比较两组试验,对照组仔猪出生后以母乳喂养至3周龄,试验组出生时即人工喂饲液体代乳品至3周龄,此后两组仔猪都喂以同样的干饲料,结果显示试验组仔猪断奶体重9.8千克,较对照组6.4千克提高53%,试验组仔猪75日龄体重46千克,较对照组37千克提高24%(Pig international, 2001)。由此可见,仔猪的采食与生长尚有很大的挖掘潜力。
1.2 采食量不足带来的影响与后果
哺乳仔猪是否补料以及补料多少对断奶体重乃至一生的生长性能产生较大影响。哺乳期体重每多增加0.1千克,育肥猪上市体重可提前1天。哺乳期采食不足则不利于仔猪快速适应固体饲料、顺利度过断奶期、减少断奶应激和增加断奶后的采食量及生产性能。
断奶仔猪采食量不足会严重影响以后的生长。断奶仔猪若不及时采食,小肠绒毛高度降低与萎缩,开始降低25%,至第5天时下降到原来的50%,并伴随隐窝深度增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比值由断奶前的4:1下降到约1:1,使小肠吸收面积降低;同时,减少了杯状细胞的产生、迁移和粘膜分泌,使肠粘膜变薄,减弱了对小肠的机械性保护作用,增加炎症发生率,延缓了损伤修补;另外,酶活力大为降低,胰淀粉酶酶活性28日龄断奶时为65051IU/g,35日龄降低到24370IU/g;胰蛋白酶由55.6IU/g下降到42.1IU/g(Jensen等,1997);断奶后2天内的低采食量使胰腺蛋白质和胰蛋白酶分泌降低(Huguet等,2006)。由此造成仔猪对环境变化更敏感、断奶应激明显、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降低、内分泌状态改变、胃内分泌受影响、酸碱平衡被打破以及生长和生产性能不同程度下降。
2 仔猪适宜的采食量
2.1哺乳仔猪的采食量
哺乳仔猪的体增重受母猪泌乳性能、窝哺乳仔猪数、哺乳时间和补料(教槽)等因素的影响。一般地,21日龄6.5千克体重断奶仔猪在哺乳期体增重的管理目标是:常规和改良基因型品种的日增重分别为200克和300克;若按平均断奶前的250克日增重的目标计,不考虑母乳喂养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哺乳仔猪需要采食110克饲料以供维持需要,采食230克饲料以供满足250g/d的生长需要,即哺乳仔猪断奶前的适宜采食量应为340g/d(Pig international, 2001)。通常也将不低于350克/天的摄食量基准作为仔猪断奶标准之一。
2.2 断奶仔猪的采食量
断奶仔猪的采食量以断奶第一周的变化为大。断奶第一周的采食量很少能达到200g/d,尤其在断奶后的前2天,常常低于100g/d,有些仔猪甚至拒食达5-7天之久,维持饥饿状态。仔猪断奶第一周的增长速率反映了体况的变化,若体增重为200g/d,体增重的组成值是:体内沉积了约50g的蛋白质、150g的水分和0g的脂肪,即要保证至少200g/d的增重速率,仔猪的膘情才不至于明显下滑,才能维持断奶后的体况,此期料肉比以1:1计,则断奶仔猪第一周的适宜采食量为200g/d;若因断奶拒食,体增重为0g/d,则体组成的变化是机体积留了约55克的水分,同时动用了55克脂肪,体内蛋白质既无增长又无耗用,此时尽管没有减重,猪呈现出瘦骨嶙峋的体况特征。仔猪21日龄断奶后的2周内的目标平均采食量为250g/d,增重可达250g/d;仔猪断奶后的3-5周和5-7周的目标平均采食量分别为575g/d和900g/d,增重可分别达到450g/d和600g/d。28日龄断奶仔猪断奶后第二周、第三周和第四周的适宜采食量推荐为350-400g/d、600g/d和800g/d。
3 影响仔猪采食量的因素
影响仔猪随意采食量的因素有很多,如:环境、管理、饲料、仔猪本身等,这些因素通常交互作用,养殖户首先必须要清楚影响自身养殖场采食量的主要因素,这是进行日粮设计和创造养殖效益的必要前提条件。
3.1 遗传因素
采食量在不同基因型品种间差异较大。大量资料报道生长速度快的杜洛克等品种猪的采食量要比其它品种高,皮特兰猪的采食量低,但同一品种不同品系、同一品系不同个体间采食量的差异往往更大,甚至有时超过品种间形成的差异。资料显示,现代商品猪日采食量的遗传变异范围为2.48-2.68kg/d(Ellis等,2000)。采食量和猪的瘦肉生长速度、瘦肉沉积量和饲料效率的遗传选择密切相关。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的品种,采食量相对较低,因为沉积脂肪所需的能量要比沉积瘦肉高3-4倍,在乳仔猪沉积脂肪和蛋白质分别所需大约每千克代谢体重52兆焦和44兆焦。
3.2 环境条件
温度与采食量有强的相关性。超过或低于等热范围1℃,采食量就会有较大变化,热应激对生长肥育猪的影响要大于仔猪,报道每超过等热温度1℃,仔猪采食量下降40克;相反,冷应激对仔猪采食量的影响较肥育猪大,冷应激条件下,仔猪基础代谢率增加,导致采食量的提高和生产性能、重料比的下降。另外,湿度和通风条件影响饲料的摄入。高湿和通风不良可导致圈舍有害气体浓度增加和微生物超标,对采食和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3.3 圈养与健康状况
断奶仔猪体重和性别与群体圈养状态下的采食量有关。192头27日龄断奶的仔猪,按照性别、来源和体重(6.7千克、7.9千克、9.3千克)分组,同窝和异窝来源仔猪断奶后最初采食饲料的早晚、起始采食量(接触饲料后24小时内的采食量)和正常采食量(起始采食之后的摄食量)无明显差异,但断奶后0-34天,重料比以同窝来源组高;断奶后0-13天,小母猪的起始采食量、平均采食量和日增重较小公猪高;轻体重猪(6.7千克)断奶后较早地采食饲料,起始采食量比另外两组高,但平均采食量无差异(Bruininx等,2001)。饲养密度对采食量和生长的影响是显著的。由饲养密度过大造成的应激可能是长期的,这是由于行为学上的变化导致了仔猪生化机制的改变,所以依靠后天饲养空间的增加和营养浓度的提高,难以恢复到正常的采食量和生长水平。仔猪的重新分群造成的应激是短期的,可在以后进行补偿性调节,因此对采食量的影响也是短期效应。机体的健康状况无疑对生产性能有很大影响。在免疫应激时,机体动员体储肌肉蛋白,加速合成与免疫应答有关的蛋白,造成体组织增重缓慢,采食量不同程度下降,生长和采食的降低幅度可达5-24%。
3.4 日粮因素
日粮组成和日粮营养素的组成是影响采食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日粮能量浓度的影响最明显。仔猪能依据日粮营养浓度进行采食量的补偿性调节,这甚至在此后的一生中体现出,尽管甜菜碱纤维等粗纤维有利于提高摄食,但低营养浓度日粮的采食量易受到胃肠道的容量和排空情况的限制。另外,日粮中缺乏一种或几种营养素,如过度缺乏某种氨基酸,也会使采食有所提高。
4 提高采食量的综合途径
4.1 选用优质和易于消化的原料
提高仔猪适口性和采食量的最根本的途径是构成日粮的原料本身。当饲料消化率为0.75、0.80、0.85和0.90时,10千克体重自由采食的仔猪,采食量分别为0.52千克、0.65千克、0.87千克和1.30千克,采食量随消化率提高呈线形增加。
4.2 确定日粮合适营养水平
提高日粮赖氨酸水平可增加采食量和提高增重。55头21日龄断奶的雄性仔猪分别饲喂0.6%、0.8%、1.0%、1.2%和1.4%5种赖氨酸水平的日粮21天,显示早期断奶仔猪体增重与赖氨酸采食量为强正相关,根椐体增重指标,21-42日龄阶段,仔猪的赖氨酸采食量不应低于3.16g/d,日粮赖氨酸含量不应低于1.4%;3种低赖氨酸水平下,仔猪断奶后21天的采食量较低,平均为177g/d,后2种高赖氨酸水平下,采食量提高到平均222g/d;并且赖氨酸严重缺乏(采食量小于1.45g/d)时,胰岛素的分泌量下降,对高血糖应激的反应能力降低(黄苇等,2005)。Coma等(1996)在生长肥育猪也报道类似结果,100%和80%自由采食量两种情况下,生长猪日粮赖氨酸水平自0.75%按0.15%梯度递增到1.35%、肥育猪日粮赖氨酸水平自0.45%按0.15%梯度递增到1.05%时,日增重随赖氨酸水平的提高而提高(P<0.05),血浆尿素氮水平随之降低(P<0.1)。在一项设置2个日粮低赖氨酸水平(0.55%和0.65%)和3个蛋白质水平(13%、15.6%和15.2%)的生长肥育猪因子试验中(42千克-101千克体重),猪采食量未随蛋白质增加而有变化,而在相同蛋白质水平条件下,猪的增重随日粮赖氨酸水平提高而提高(Henry等,1992)。
4.3 哺乳期补料
哺乳期补料刺激早期断奶仔猪的采食量和断奶后的生产性能。试验分3组:哺乳期不补料组、未采食补料、采食补料组(以18、22、27日龄3次测定的粪样均呈氧化铬的固有颜色绿色为准),28天断奶,断奶后8天内,哺乳期采食补料组仔猪虽然开始摄食量(Initial FI)没有明显提高(P>0.1),但接触饲料次数更频繁,采食量和日增重较另两组显著提高(P<0.05)(Bruininx等,2002)。
4.4 饲喂液体饲料与发酵饲料
液体饲料增加仔猪对能量和营养成分的摄入,采食量的大幅度增加使仔猪的生产潜力达到充分发挥。18日龄断奶仔猪饲喂液体饲料1周后,干物质采食量平均为345g/d,较固体饲料干物质采食量145g/d提高了200g/d,机体1周沉积蛋白质分别为1.16千克和0.85千克,1周内多沉积0.31千克体蛋白;与喂母乳相比,液体饲喂在断奶后1周内仔猪增重提高了20%,其中机体蛋白质和脂肪的沉积各提高了10%和17%(Zijlstra等,1996)。生长肥育猪饲喂液体饲料也有类似结果。30.7千克体重生长猪分别饲喂固体饲料、液体未发酵饲料和液体发酵饲料,液体发酵饲料组胃肠道肠细菌含量最低,胃pH自4.4和4.6降到4.0,胃内乳酸浓度为113 mmol/kg,而固体饲料和液体饲料组各为50 mmol/kg和60 mmol/kg;液体发酵饲料组获得了最佳重料比,而液体未发酵组获得了最佳采食量和增重(Canibe等,2003)。因此,饲喂液体饲料不仅可提高仔猪还可提高生长肥育猪的采食量。
4.5 断奶后延长光照时间
光照制度可以作为提高断奶仔猪采食量的措施之一。将4周龄断奶仔猪按2种光照制度处理分组,即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组和8小时光照:16小时黑暗组,断奶2周后长光照组采食量与日增重分别为418g/d和381g/d,而短光照组分别为302g/d和240g/d,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并且长光照提高了能量代谢率,维持能量需要降低(Bruininx等,2002)。
4.6 正确使用风味调节剂与蔗糖
风味调节剂包括香味剂、甜味剂、鲜味剂和咸味剂等,它们通过掩盖饲料不良气味、提高适口性而影响采食量。猪的嗅觉相当灵敏,香味剂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广泛应用,但若保持饲料品质的相对稳定,因饲料气味变化不大,则无需额外添加香味剂;另外在饲料转换期,即使不加香味剂,猪换料慢,这种短期的换料应激造成的采食量下降也会很快得到补偿。猪喜欢甜食是公认的。猪的味蕾数约15000个,主要分布于舌粘膜的菌状乳头中,是味觉感受器,感受溶于舌粘膜中的可溶性化学物质的刺激,经传入神经传导至中枢,产生灵敏的味觉,故甜味剂有着较大的应用市场,由于甜味剂多以糖精钠为主要成分,有着固有的苦涩味,因此最佳的甜味诱食物质是蔗糖。蔗糖口味纯正、甜度饱满、可迅速提供能量,因而可提高采食量和生长,但过多使用蔗糖,易使肠道渗透压升高,引起仔猪消化障碍和腹泻,因此,合理组合使用各种单糖和双糖,与肠道各种二糖酶活性更吻合,有利于提高仔猪的采食量。
4.7 其它因素
其它与提高仔猪采食量有关的因素包括:供给抗营养因子少与营养规格适当的优质日粮,饲料适口性好,断奶后尽早采食,仔猪分阶段饲养,使用颗粒料,合理放置圈舍里的饲槽和饮水器,保持饲槽卫生,对饲料和水进行酸化,供给足够的饮水,尽可能提高健康状况,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提供适宜的环境气候条件等。
综上所述,由于现在养猪户很少能够意识到采食量的重要性,影响采食量的因素也颇为复杂,因而很难在实践中摸索出适宜的采食量标准,采食量问题实际上已成为养猪生产上的一个主要限制因素,合理提高仔猪的采食量必须要兼顾消化生理和生产效益的双重原则。
采食量是保证动物生产性能充分发挥的关键因素,也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前提。生产实践中,动物采食量的重要性与作用常被过低估计,不同养殖场猪采食量的变异至少达到25%,这将不可避免地对猪的生长和养殖场的效益产生巨大影响。猪的采食量低下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哺乳母猪、小猪和仔猪上,本文现就仔猪的采食量话题作一阐述。
1 提高仔猪采食量的重要性
仔猪是一生中最难饲养的时期。仔猪腹泻发生率高、生长缓慢、易患断奶应激综合症、换料慢,其中,普遍认为腹泻是最重要也最难解决的问题,并且多数情况下,腹泻与采食量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采食量增加,腹泻发生频率随之加大。实际上,首先关注的应该是采食量,只有采食得更多了,仔猪的消化功能、营养机能和免疫力才能得到有效加强,才可以顺利实现仔猪的生产力。因此,可以说采食量是猪生产中的第一因素。
1.1 仔猪的采食与生长潜力
仔猪的采食量决定其生产性能。仅以25日龄断奶的仔猪为例,自7日龄补料,哺乳期平均采食教槽料200g/d、500g/d和800g/d,断奶体重可分别达7.5千克、8.1千克和8.8千克,可见增重潜力与采食量呈很强的线形相关性。那么,仔猪的采食量究竟有多大,目前仔猪摄入的饲料量和生长潜势是否达到了极限值?有试验记录了如下惊人成绩:10~50日龄哺乳仔猪自由采食含20%干物质的牛奶时的生长率最高,仔猪30日龄体重达到15千克,生长率几乎为平均每天600克,仔猪50日龄时体重达32千克,总平均生长率超过700g/d;而大多数现代仔猪由于很难适应断奶后日粮,30日龄体重未必能高于9~10千克,50日龄体重未必能超过18~20千克。康奈尔大学最近的研究报告显示,在无限制的条件下,3周龄仔猪很容易达到10千克体重,远比现代商品猪场3周龄达到较为理想的7千克体重还要高。康奈尔大学进行了另一项研究,比较两组试验,对照组仔猪出生后以母乳喂养至3周龄,试验组出生时即人工喂饲液体代乳品至3周龄,此后两组仔猪都喂以同样的干饲料,结果显示试验组仔猪断奶体重9.8千克,较对照组6.4千克提高53%,试验组仔猪75日龄体重46千克,较对照组37千克提高24%(Pig international, 2001)。由此可见,仔猪的采食与生长尚有很大的挖掘潜力。
1.2 采食量不足带来的影响与后果
哺乳仔猪是否补料以及补料多少对断奶体重乃至一生的生长性能产生较大影响。哺乳期体重每多增加0.1千克,育肥猪上市体重可提前1天。哺乳期采食不足则不利于仔猪快速适应固体饲料、顺利度过断奶期、减少断奶应激和增加断奶后的采食量及生产性能。
断奶仔猪采食量不足会严重影响以后的生长。断奶仔猪若不及时采食,小肠绒毛高度降低与萎缩,开始降低25%,至第5天时下降到原来的50%,并伴随隐窝深度增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比值由断奶前的4:1下降到约1:1,使小肠吸收面积降低;同时,减少了杯状细胞的产生、迁移和粘膜分泌,使肠粘膜变薄,减弱了对小肠的机械性保护作用,增加炎症发生率,延缓了损伤修补;另外,酶活力大为降低,胰淀粉酶酶活性28日龄断奶时为65051IU/g,35日龄降低到24370IU/g;胰蛋白酶由55.6IU/g下降到42.1IU/g(Jensen等,1997);断奶后2天内的低采食量使胰腺蛋白质和胰蛋白酶分泌降低(Huguet等,2006)。由此造成仔猪对环境变化更敏感、断奶应激明显、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降低、内分泌状态改变、胃内分泌受影响、酸碱平衡被打破以及生长和生产性能不同程度下降。
2 仔猪适宜的采食量
2.1哺乳仔猪的采食量
哺乳仔猪的体增重受母猪泌乳性能、窝哺乳仔猪数、哺乳时间和补料(教槽)等因素的影响。一般地,21日龄6.5千克体重断奶仔猪在哺乳期体增重的管理目标是:常规和改良基因型品种的日增重分别为200克和300克;若按平均断奶前的250克日增重的目标计,不考虑母乳喂养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哺乳仔猪需要采食110克饲料以供维持需要,采食230克饲料以供满足250g/d的生长需要,即哺乳仔猪断奶前的适宜采食量应为340g/d(Pig international, 2001)。通常也将不低于350克/天的摄食量基准作为仔猪断奶标准之一。
2.2 断奶仔猪的采食量
断奶仔猪的采食量以断奶第一周的变化为大。断奶第一周的采食量很少能达到200g/d,尤其在断奶后的前2天,常常低于100g/d,有些仔猪甚至拒食达5-7天之久,维持饥饿状态。仔猪断奶第一周的增长速率反映了体况的变化,若体增重为200g/d,体增重的组成值是:体内沉积了约50g的蛋白质、150g的水分和0g的脂肪,即要保证至少200g/d的增重速率,仔猪的膘情才不至于明显下滑,才能维持断奶后的体况,此期料肉比以1:1计,则断奶仔猪第一周的适宜采食量为200g/d;若因断奶拒食,体增重为0g/d,则体组成的变化是机体积留了约55克的水分,同时动用了55克脂肪,体内蛋白质既无增长又无耗用,此时尽管没有减重,猪呈现出瘦骨嶙峋的体况特征。仔猪21日龄断奶后的2周内的目标平均采食量为250g/d,增重可达250g/d;仔猪断奶后的3-5周和5-7周的目标平均采食量分别为575g/d和900g/d,增重可分别达到450g/d和600g/d。28日龄断奶仔猪断奶后第二周、第三周和第四周的适宜采食量推荐为350-400g/d、600g/d和800g/d。
3 影响仔猪采食量的因素
影响仔猪随意采食量的因素有很多,如:环境、管理、饲料、仔猪本身等,这些因素通常交互作用,养殖户首先必须要清楚影响自身养殖场采食量的主要因素,这是进行日粮设计和创造养殖效益的必要前提条件。
3.1 遗传因素
采食量在不同基因型品种间差异较大。大量资料报道生长速度快的杜洛克等品种猪的采食量要比其它品种高,皮特兰猪的采食量低,但同一品种不同品系、同一品系不同个体间采食量的差异往往更大,甚至有时超过品种间形成的差异。资料显示,现代商品猪日采食量的遗传变异范围为2.48-2.68kg/d(Ellis等,2000)。采食量和猪的瘦肉生长速度、瘦肉沉积量和饲料效率的遗传选择密切相关。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的品种,采食量相对较低,因为沉积脂肪所需的能量要比沉积瘦肉高3-4倍,在乳仔猪沉积脂肪和蛋白质分别所需大约每千克代谢体重52兆焦和44兆焦。
3.2 环境条件
温度与采食量有强的相关性。超过或低于等热范围1℃,采食量就会有较大变化,热应激对生长肥育猪的影响要大于仔猪,报道每超过等热温度1℃,仔猪采食量下降40克;相反,冷应激对仔猪采食量的影响较肥育猪大,冷应激条件下,仔猪基础代谢率增加,导致采食量的提高和生产性能、重料比的下降。另外,湿度和通风条件影响饲料的摄入。高湿和通风不良可导致圈舍有害气体浓度增加和微生物超标,对采食和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3.3 圈养与健康状况
断奶仔猪体重和性别与群体圈养状态下的采食量有关。192头27日龄断奶的仔猪,按照性别、来源和体重(6.7千克、7.9千克、9.3千克)分组,同窝和异窝来源仔猪断奶后最初采食饲料的早晚、起始采食量(接触饲料后24小时内的采食量)和正常采食量(起始采食之后的摄食量)无明显差异,但断奶后0-34天,重料比以同窝来源组高;断奶后0-13天,小母猪的起始采食量、平均采食量和日增重较小公猪高;轻体重猪(6.7千克)断奶后较早地采食饲料,起始采食量比另外两组高,但平均采食量无差异(Bruininx等,2001)。饲养密度对采食量和生长的影响是显著的。由饲养密度过大造成的应激可能是长期的,这是由于行为学上的变化导致了仔猪生化机制的改变,所以依靠后天饲养空间的增加和营养浓度的提高,难以恢复到正常的采食量和生长水平。仔猪的重新分群造成的应激是短期的,可在以后进行补偿性调节,因此对采食量的影响也是短期效应。机体的健康状况无疑对生产性能有很大影响。在免疫应激时,机体动员体储肌肉蛋白,加速合成与免疫应答有关的蛋白,造成体组织增重缓慢,采食量不同程度下降,生长和采食的降低幅度可达5-24%。
3.4 日粮因素
日粮组成和日粮营养素的组成是影响采食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日粮能量浓度的影响最明显。仔猪能依据日粮营养浓度进行采食量的补偿性调节,这甚至在此后的一生中体现出,尽管甜菜碱纤维等粗纤维有利于提高摄食,但低营养浓度日粮的采食量易受到胃肠道的容量和排空情况的限制。另外,日粮中缺乏一种或几种营养素,如过度缺乏某种氨基酸,也会使采食有所提高。
4 提高采食量的综合途径
4.1 选用优质和易于消化的原料
提高仔猪适口性和采食量的最根本的途径是构成日粮的原料本身。当饲料消化率为0.75、0.80、0.85和0.90时,10千克体重自由采食的仔猪,采食量分别为0.52千克、0.65千克、0.87千克和1.30千克,采食量随消化率提高呈线形增加。
4.2 确定日粮合适营养水平
提高日粮赖氨酸水平可增加采食量和提高增重。55头21日龄断奶的雄性仔猪分别饲喂0.6%、0.8%、1.0%、1.2%和1.4%5种赖氨酸水平的日粮21天,显示早期断奶仔猪体增重与赖氨酸采食量为强正相关,根椐体增重指标,21-42日龄阶段,仔猪的赖氨酸采食量不应低于3.16g/d,日粮赖氨酸含量不应低于1.4%;3种低赖氨酸水平下,仔猪断奶后21天的采食量较低,平均为177g/d,后2种高赖氨酸水平下,采食量提高到平均222g/d;并且赖氨酸严重缺乏(采食量小于1.45g/d)时,胰岛素的分泌量下降,对高血糖应激的反应能力降低(黄苇等,2005)。Coma等(1996)在生长肥育猪也报道类似结果,100%和80%自由采食量两种情况下,生长猪日粮赖氨酸水平自0.75%按0.15%梯度递增到1.35%、肥育猪日粮赖氨酸水平自0.45%按0.15%梯度递增到1.05%时,日增重随赖氨酸水平的提高而提高(P<0.05),血浆尿素氮水平随之降低(P<0.1)。在一项设置2个日粮低赖氨酸水平(0.55%和0.65%)和3个蛋白质水平(13%、15.6%和15.2%)的生长肥育猪因子试验中(42千克-101千克体重),猪采食量未随蛋白质增加而有变化,而在相同蛋白质水平条件下,猪的增重随日粮赖氨酸水平提高而提高(Henry等,1992)。
4.3 哺乳期补料
哺乳期补料刺激早期断奶仔猪的采食量和断奶后的生产性能。试验分3组:哺乳期不补料组、未采食补料、采食补料组(以18、22、27日龄3次测定的粪样均呈氧化铬的固有颜色绿色为准),28天断奶,断奶后8天内,哺乳期采食补料组仔猪虽然开始摄食量(Initial FI)没有明显提高(P>0.1),但接触饲料次数更频繁,采食量和日增重较另两组显著提高(P<0.05)(Bruininx等,2002)。
4.4 饲喂液体饲料与发酵饲料
液体饲料增加仔猪对能量和营养成分的摄入,采食量的大幅度增加使仔猪的生产潜力达到充分发挥。18日龄断奶仔猪饲喂液体饲料1周后,干物质采食量平均为345g/d,较固体饲料干物质采食量145g/d提高了200g/d,机体1周沉积蛋白质分别为1.16千克和0.85千克,1周内多沉积0.31千克体蛋白;与喂母乳相比,液体饲喂在断奶后1周内仔猪增重提高了20%,其中机体蛋白质和脂肪的沉积各提高了10%和17%(Zijlstra等,1996)。生长肥育猪饲喂液体饲料也有类似结果。30.7千克体重生长猪分别饲喂固体饲料、液体未发酵饲料和液体发酵饲料,液体发酵饲料组胃肠道肠细菌含量最低,胃pH自4.4和4.6降到4.0,胃内乳酸浓度为113 mmol/kg,而固体饲料和液体饲料组各为50 mmol/kg和60 mmol/kg;液体发酵饲料组获得了最佳重料比,而液体未发酵组获得了最佳采食量和增重(Canibe等,2003)。因此,饲喂液体饲料不仅可提高仔猪还可提高生长肥育猪的采食量。
4.5 断奶后延长光照时间
光照制度可以作为提高断奶仔猪采食量的措施之一。将4周龄断奶仔猪按2种光照制度处理分组,即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组和8小时光照:16小时黑暗组,断奶2周后长光照组采食量与日增重分别为418g/d和381g/d,而短光照组分别为302g/d和240g/d,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并且长光照提高了能量代谢率,维持能量需要降低(Bruininx等,2002)。
4.6 正确使用风味调节剂与蔗糖
风味调节剂包括香味剂、甜味剂、鲜味剂和咸味剂等,它们通过掩盖饲料不良气味、提高适口性而影响采食量。猪的嗅觉相当灵敏,香味剂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广泛应用,但若保持饲料品质的相对稳定,因饲料气味变化不大,则无需额外添加香味剂;另外在饲料转换期,即使不加香味剂,猪换料慢,这种短期的换料应激造成的采食量下降也会很快得到补偿。猪喜欢甜食是公认的。猪的味蕾数约15000个,主要分布于舌粘膜的菌状乳头中,是味觉感受器,感受溶于舌粘膜中的可溶性化学物质的刺激,经传入神经传导至中枢,产生灵敏的味觉,故甜味剂有着较大的应用市场,由于甜味剂多以糖精钠为主要成分,有着固有的苦涩味,因此最佳的甜味诱食物质是蔗糖。蔗糖口味纯正、甜度饱满、可迅速提供能量,因而可提高采食量和生长,但过多使用蔗糖,易使肠道渗透压升高,引起仔猪消化障碍和腹泻,因此,合理组合使用各种单糖和双糖,与肠道各种二糖酶活性更吻合,有利于提高仔猪的采食量。
4.7 其它因素
其它与提高仔猪采食量有关的因素包括:供给抗营养因子少与营养规格适当的优质日粮,饲料适口性好,断奶后尽早采食,仔猪分阶段饲养,使用颗粒料,合理放置圈舍里的饲槽和饮水器,保持饲槽卫生,对饲料和水进行酸化,供给足够的饮水,尽可能提高健康状况,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提供适宜的环境气候条件等。
综上所述,由于现在养猪户很少能够意识到采食量的重要性,影响采食量的因素也颇为复杂,因而很难在实践中摸索出适宜的采食量标准,采食量问题实际上已成为养猪生产上的一个主要限制因素,合理提高仔猪的采食量必须要兼顾消化生理和生产效益的双重原则。
(编辑:梁雨红)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14)
87.5%
踩一下
(2)
12.5%
相关阅读:
- 2021-08-18液维,降本增效的选择,助力高效养殖
- 2021-08-10冯定远:减抗替抗时代猪日粮配制技术要点有哪些?
- 2021-04-06杨玉坚:饲料禁抗后猪链球菌、副猪等疫病要怎么防怎么治?
- 2021-02-02江青艳:饲料禁抗后维护生猪肠道健康的营养策略
- 2021-01-15传统方法已无法适用,“千猪千面”级别的极致精准饲喂如何才能实
- 2020-12-03养猪常备甘草,不仅能增肥还能治猪病!
- 2020-11-25换饲料后猪采食量突然下降!到底是怎么回事?
- 2020-06-02剩余采食量,对猪的饲料效率、生长速度、瘦肉率等有什么影响?
- 2019-09-25猪场使用脱霉剂需要注意什么?如何正确使用?
- 2019-04-28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维生素对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竞有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