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猪成活率翻倍的小技巧!赶紧收藏..
- 点击:
- 日期:2018-11-07 11:40
- 来源:规模化养殖技术达人
保育猪作为育肥的猪的前期阶段,很是重要,保育期间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会对后期育肥阶段产生影响,影响到养殖场的利润空间。并且保育期间还容易发生疾病危害,导致小猪的非正常死亡,所以保育措施一定要做好。以下几点能大大的提高保育猪的成活率,降低疾病发生的几率。
一、保育舍安全消毒要做好
保育舍作为保育猪的新家,一定要在消毒方面做足了,仔猪在这个时间段里很容易被外来病毒入侵和感染,所以在确定了保育舍后提前三天进行消毒,消毒液的选择看个人,不过最好是选择多种消毒也进行消毒,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消毒液交替配合使用,毕竟一种消毒液的消毒力度还是不够的。选择两种及以上的消毒液能更有效的杀毒消菌。由于在消毒过后还要考虑残留问题,所以一定要提前消毒。
二、保育舍温度要控制好
环境温度对小猪来说是第二大影响元素,由于刚从产房转移到保育舍,所以一定要做好环境温度的把控,过冷或过热都有会对小猪造成不良影响,那这个温度到底控制那个阶段合适呢?这个不能有准确的说法,由于我国南北温差大,不可能使用一个温度进行控制。
有个小技巧可适用于全国各地,那就是把保育舍的温度控制在产房温度的高两度,这养长期呆在产房中的小猪在转移到保育舍种就不会出现有很大的应激反应。只要把控好环境温度就算是成功一大半了!
三、饲料状态好,少吃多食
仔猪在进入保育舍后就不能再吃母乳,而要选择吃饲料,这时候的饲料状态一定要选择好,多数的在数肠道疾病就在这个饲料状态上没选择好。刚开始的一个礼拜尽量采取粥料喂养,稠稠的粥料在默默的转化仔猪的肠道消化系统。
随后在往干料粉料方面转化,这个阶段一定要慢慢的不要着急,因为多数养殖户都会在这方面犯糊涂,直接上干料会对仔猪的肠胃系统造成永久损伤。半个月后可过渡为只有自主采食,到这个时候仔猪基本对母乳与饲料就能转化过来了,并且还不会有和损伤。只是可能会累些!
小编有话说:仔猪在新猪舍后要密切关注各方面的事宜,在饮水器中添加电解多维,每日中午时分通风换气,温度控温一定要密切注意,做好伪狂犬病、支原体疫苗等,保育期间就是一个厚积薄发的时候,现在照顾的越好,打下的基础就越扎实,后期育肥阶段就长越快!
- 2022-04-19“数云端”模式赋能智慧猪场建设丨当最传统的生猪养殖邂逅最新潮
- 2022-04-20高标准“数字猪场”,生猪产业园农业信息化项目的发展标杆
- 2021-08-13猪场返情率居高不下,你真的知道原因吗?
- 2021-05-12于博博士:疫病净化要求下的种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 2021-03-27猪场苍蝇综合防控措施
- 2021-03-25江灵透:这样做可以进一步做好种猪场育种组织管理
- 2021-02-07深度解读丨新时代的猪场管理:人治、粗放向团队、精细化的转变
- 2021-02-04深度解析丨软件定义未来猪场,数字化升级成为猪业“新基建”
- 2021-01-26猪场生物安全构建大攻略丨张良:猪场生物安全审计
- 2021-01-13猪场生产数据采集有哪些重要意义?要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