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猪场中猪疾病的病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 点击:
- 日期:2013-09-16 12:00
- 来源:互联网
1 病因分析
夏、秋季节变换时,环境温度突变,易造成猪体应激反应,使其体内菌群发生变化。病原微生物的过度繁殖,加快了病原菌的传播速度,易发生猪病。
养猪场一般位于地点较偏僻的乡镇农村,养殖户消毒防患意识较弱,防范不到位,易发病。
一些企业盲目的在饲料中添加大量的重金属铜和抗生素,猪长期食用此类饲料会导致肝、肾损伤,抗病能力下降。同时,饲料中的多种霉菌毒素会对猪的肝脏造成严重损伤,降低猪的免疫功能。
目前,众多散养户,对国家规定必须接种的疫苗缺乏明确的认识,对免疫程序知之甚少。猪高热病多数是由免疫抑制性疾病引发的病毒、细菌、原虫等的混合感染。加之无序经营,致使病原体传播加速。
2 预防措施
应给猪饲喂合理配比的预混料或全价饲料,减少猪只摄入霉菌毒素。目前,养猪场使用的霉菌素吸附剂大部分只能吸咐黄曲霉毒素,而对玉米霉烯酮、赭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的吸收效果较差。因此,一些养猪场虽然已使用了霉菌毒素吸附剂,但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同时,应注意圈舍通风换气和防寒保暖。加强养猪场的消毒防范工作,养猪场要设多道消毒防线,将消毒防范制度执行到位。除常规消毒外,大风过后也要及时消毒,防止消毒药药效降低,确保消毒效果。
要结合当地疾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免疫到位。尤其要切实抓好猪瘟疫苗、细小病毒病疫苗、伪狂犬病疫苗的接种,2 胎以后的母猪可停止细小病毒病疫苗的免疫,但产第1 胎前一定要进行免疫。任何疫苗的保护率都不能达到100%,所以,应做好猪群的药物保健。注意,无传染病时不要用抗生素保健,建议使用益生菌保健。有传染病发生时,在隔离病猪的同时,可以对同群及全场猪进行药物保健,但不可长时间使用抗生素保健。
每3个月全场驱虫1次,可有效提高饲料报酬,避免因寄生虫引起机体抗病力的下降。
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药物对疾病进行预防,但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拮抗反应等因素,合理的使用,切实达到预防效果。
- 2021-03-27猪场苍蝇综合防控措施
- 2021-03-18这四个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猪精液保存质量和使用效果
- 2020-12-03养猪常备甘草,不仅能增肥还能治猪病!
- 2020-07-07注意!官方发布八项关键技术措施,这个季节复养必看
- 2019-10-16圈养猪异常行为的矫正措施有哪些?
- 2019-07-30夏季如何保证种猪的配种成功率?这些措施要做好
- 2019-07-22夏季如何保证种猪的配种成功率?这些措施要做好!
- 2019-01-04冬季母猪产前低温不食症的综合防治措施
- 2018-10-31全面、详细!提高母猪泌乳量6个措施
- 2018-10-29小猪拉稀经典配方,母猪产后不食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