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新闻 -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科技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纪念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成立20周年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频道 > 养猪技术 > 猪群保健 > 正文

浅谈无公害猪肉生产存在的问题

  • 点击次数:
  • 日期:2007-11-04 18:07
  • 编辑:本站编辑
  • 来源:
  • 评论

    猪肉安全问题,是我国新时期养猪业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近年来,一些不法的饲料企业或养猪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肆意向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中添加各种违禁药物,致使这些药物在猪肉中超标残留,对人体的生理机能造成破坏,致死、致残、致敏、致癌等严重事件时有报道,使有些人到市场买猪肉提心吊胆。有资料显示,我国猪肉的价格比国际市场价格低,我国养猪业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然而,因我国猪肉卫生指标达不到国际要求而难以进入国际市场。因此,走标准化生产之路,实现养猪安全生产,创立名牌畜产品,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成为当务之急。

    1 养猪安全生产体系建立迫在眉睫

    1.1 动物性食品安全存在的严重问题

    农业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快速发展,逐渐以现代农业取代了传统型农业。但是,随着农产品的过剩,现代农业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出来。为此,法国首先提出环保型农业,推行优质农业食品计划。之后,西方学者又先后提出了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等,并且一致认为现代农业是可持续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是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首次提出的,它把产量、质量、效益和环境结合起来,认为在不破坏资源与环境,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前提下,允许合理的化学投入。绿色食品生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征是“安全和优质”双重质量保证,“环境与经济”双重效益。强调“产品出自最佳的生态环境”和“从土地到餐桌全程的质量控制”。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健康消费意识不断加强,食品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近年来,由农药、化学药品、抗菌素、有害微生物等引起的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此起彼伏。1996年英国发生了疯牛病(BSE),继而在我国台湾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陆续发生了猪口蹄疫、禽流感和马来西亚发生猪日本流脑,1999年比利时发生了“二噁英”事件,2000年法国又发生了“李氏杆菌污染猪肉”的事件,而2001年国内猪肉市场的多起“瘦肉精”中毒事件至今仍令人心有余悸。因此,实现动物性食品标准化安全生产迫在眉睫。

    1.2 加入WTO后对我国猪肉产品质量的挑战

    通过分析国内外养猪形势,可以发现影响我国养猪效益的最根本的因素是质量问题。由于质量问题,导致我国畜禽产品进入欧盟市场举步维艰。我国生猪养殖、猪产品加工及卫生监测技术相对落后,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不完善,应用HACCP质量控制法进行生产加工的企业较少,导致猪肉总体质量的卫生安全缺乏保证。加入WTO以后,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步开放,越来越多的国外优质猪肉及其副产品可能会大量涌入我国市场。从长远角度看,只有建立养猪安全生产体系,不断提高猪肉质量,创立名牌猪产品,我国养猪业才能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2 我国畜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饲料原料受到环境污染

    饲料原料在种植过程中受过农药(如有机氯、有机汞、有机铅等)或重金属(如铅、汞等)污染,或原料贮存、运输、加工过程不当,受到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是某些细菌含量超标(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这些有毒有害物质会通过饲料影响到入或其它动物的健康。

    2.2 畜禽产品存在药物残留

    尽管我国政府一直强调禁止在饲料中及畜禽治疗过程中滥用抗生素、激素等药品,但由于一些养殖户或养殖企业为追求眼前利益,不讲职业道德,置国家法律于不顾,在饲料生产和养殖过程中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或使用违禁的生长激素、镇静剂等药品,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残留。同时,由于相应的法规还不完善,检测手段相对落后,相关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原因,药物残留问题在一定时间内还将存在。

    2.3 饲料添加剂在体内蓄积

    我国每年使用矿物微量元素添加剂达15万~18万吨,由于生物学效价低,致使大量未被动物充分利用的矿物质随粪尿排出而污染水源和土壤,这些物质又会在农产品中富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入或其它动物的健康,成为一大公害。同时,超高剂量使用的矿物微量元素添加剂会在动物的肝、肾等内脏器官中蓄积,直接对消费者产生危害,如高铜、高锌等饲料添加剂。

    2.4 畜禽疫病造成抗生素残留

    据报道,目前已知全世界约有人畜共患病250多种,中国有120多种。由于我国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低,生产中不能做到科学用药,影响疾病的防治效果;不能正确地使用疫苗药物,甚至错误地应用,出现疫病后不能及时确诊,造成疫病泛滥。有些养殖户在畜禽发生疫情后凭自己的经验采取治疗措施,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会给疫病的恶化和进一步扩散埋下隐患。同时,由于疾病本身的复杂性、变异性,以及生产中不合理地大量使用抗生素,致使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新的疫病种类或变异株不断产生。生产者为了控制疫病,不得不进一步加大抗生素的使用量,这样便造成恶性循环,导致抗生素残留。

    2.5 畜产品在加工、运输等环节受到污染

    畜产品在加工、贮存、包装过程中的某个或某些环节中受到生物(如细菌、病毒、毒素等)、化学(如食品添加剂)、物理(如放射性物质)等因素污染,影响了动物性食品的质量,造成安全隐患。

    2.5.1 畜产品加工技术落后 由于畜禽生产加工企业技术和资金的限制,使得大多数企业加工技术落后,工作人员大多没受过专业培训,素质低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升级换代和新产品开发。有的加工企业仍为作坊式生产,不注意环境卫生和环境消毒,甚至在产品的加工过程中就造成了各种污染。

    2.5.2 贮存和保鲜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仍以传统的贮存和保鲜技术为主,许多生产加工企业在畜禽产品的贮存和保鲜过程中防腐剂和色素使用不当,从而造成加工品的品质下降。

    2.5.3 产品包装不合格 我国现有的畜禽产品的包装大多以简装为主,包装十分粗糙,整个包装市场鱼龙混杂、鱼目混珠,包装物有害物质超标严重,导致加工品的质量降低。我国目前的畜禽产品包装仅占成本的1%~5%,而国外同类产品包装成本却占到总成本的8%~15%。
    
  

 

摘自:《河南畜牧兽医》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关闭窗口】 【顶部】 【收藏】 【挑错】【网友评论】 【此文分享至微博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face6 face4 face3 face5 face2 face1 face7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
图片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