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新闻 -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科技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纪念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成立20周年
如何饲养管理与保健育成猪

如何饲养管理与保健育成猪

一、育成猪的饲养管理 (一)育成仔猪的生理特点 育成仔猪是指断奶后在育成
【要点三】秋季母猪产前和初生仔猪的护理技术

【要点三】秋季母猪产前和

产房饲养员工作重点之一就是照顾好待产母猪舍,特别是临产的母猪。饲养员每天
关于新入栏猪管理和注意事项

关于新入栏猪管理和注意事

新入栏猪由于受到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如运输应激、环境变化、饲料变更等,给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频道 > 养猪技术 > 猪群管理 > 正文

养猪疫病形势严峻加强防范刻不容缓

  • 点击次数:
  • 日期:2009-09-25 22:16
  • 编辑:本站编辑
  • 来源:
  • 查看更多评论

 肆虐两年之久的高致病性蓝耳病综合征,曾让猪农们闻风丧胆。2008年,养猪的疫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从目前的情况看:尽管猪农们因去年的蓝耳病阴影加强了防疫措施,去冬至今的季节性疾病如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喘气病等不但较往年没有减弱,而且有加强的迹象。一些在温湿气候条件下高发的疾病也提前光临。目前子猪成活率较低,一些看起来不难治疗的疾病也变得十分棘手。

  第一,这种状况是前两年高致病性蓝耳病综合征的延续。从以往的经验看,一种危害大,且现有人力条件下难以对付的流行性疾病的一般流行规律是:首先是恶急性的暴发流行引起大量急性死亡,接着是稍微缓和的更普遍的流行,然后猪只通过自然淘汰有抗性基因的种群形成,或病源毒力自然降低而逐渐平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大流行进入第三个年头,应该进入第二个阶段,即“稍缓和的更普遍”流行阶段。该病目前尚未有可靠的办法控制,而该病又是较严重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加上近年来其他免疫抑制性疾病如圆环病毒、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扩大流行及猪瘟流行的死灰复燃,所以出现上述情况并不奇怪。

  第二,养猪生产方式的改变。猪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集约化程度提高而高密度饲养方式使猪只长期处于不良环境之中;在育种方向上,人们过度强调快速增长的需要而忽视了品种的抗逆性;营养供给单调,饲料生产中抗生素的滥用等等各种因素给猪的整体健康水平造成严重危害。这种状况随着我国养猪业逐步向现代化迈进而日显严重。

  第三,从年初南方灾害性气候开始,今年气候多变的特点已初步显现。在蓝耳病毒存在的条件下,猪只比较忌讳各种应激因素,在天气变化剧烈频繁的情况下,猪群应激诱发疾病的风险是比较大的。

  第四,连续十几个月的猪价高位运行,以及政府对养猪业的重视和扶持政策,必然会激发一部分人的养猪热情。因此,种猪的调运将更加频繁,范围也会更加扩大。目前子猪因供需不平衡,急需货源的猪农必将四处采购;因猪价高位运行被吸引新入行的养猪者防疫经验不足等,以上各种因素都有扩大猪病流行的风险。

  人类虽然缺乏与自然抗衡的能力,但是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点之一就是能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传统的被动的防疫治疗办法在新的疫病形势下已经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拓展思路,寻求不同的途径。

  培育强抗性品种的工作刻不容缓。我们目前规模化猪场使用的品种,无一例外的都是国外引进的品种,即使是散养农户的所谓地方土种猪,也或多或少地混有外血。一方面对我国气候环境条件的不适应性导致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不足,再就是在引进过程中检疫不严格而带进了各种病原。如何培育能发挥我国优良地方品种肉质好、抗性强、母猪生产性能优越的优点,克服瘦肉率不理想、饲料报酬低、生长速度慢等不适合现代规模养殖的弱点的新品种,成为我国养猪业能否迅速健康发展的命门所在。当然,这一工作不是谁能单独完成的,需要养猪企业(特别是有实力的养猪企业)与畜牧研究人员互相协作和政府的资金配合。

   加强中草药保健和防病功能的研究试验和推广应用,也许是解决目前因采食原料单一、长期使用抗生素而造成猪体抵抗力降低的最好办法。我们在各种宣传中曾见过很多利用中草药添加剂试验的报告,但由于效果不确实,或者生产上难以推广(如成本过高、原料来源困难、饲料味道改变而使猪只采食降低等)而半途而终。加强这一工作的研究力度同样需要协作精神和政府扶持。

  远水救不了近火。现阶段猪农能做的还是全方位地构建生物安全体系,认真切实地做好免疫工作,加强防病保健、猪群饲养管理这些常规措施。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face6 face4 face3 face5 face2 face1 face7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