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新闻 -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科技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纪念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成立20周年
哺乳仔猪的保健方案

哺乳仔猪的保健方案

哺乳仔猪的保健方案
夏季母猪饲养保健的经验分享

夏季母猪饲养保健的经验分

夏季天气炎热,往往造成母猪受胎率降低、泌乳性能、产仔数下降,母猪难产率和
公猪饲养要点(三) 公猪养殖过程中不能缺少的营养物质

公猪饲养要点(三) 公猪

公猪对营养物质的需要主要用于维持新陈代谢及生产大量优质精液和保持旺盛的性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频道 > 养猪技术 > 猪群保健 > 正文

警惕猪的疫苗病

  • 点击次数:
  • 日期:2007-10-07 19:15
  • 编辑:本站编辑
  • 来源:
  • 查看更多评论

  疫苗接种,我们只能把它看作是一种权宜之计,而不能把疫苗看成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必须彻底改变用疫苗来治疗疾病的做法。在集约化养殖的条件下,最终减少或终止某些疫苗的接种才是我们的理想目标。

  疫苗接种的总体原则是:同种或不同种疫苗接种的次数宜少不宜多;同种或不同种疫苗接种的时间间隔宜长不宜短;猪只疫苗接种的时间宜晚不宜早(尽量避免使用超前免疫,防止免疫麻痹的产生)。

切记,在养猪业中,最佳的免疫当属风土驯化。在充分理解疾病的流行病学规律之后,驯化的思想必须贯穿于整个养殖环节的始终。

  在养猪业中,由于养猪生产集约化程度的逐步提高,猪用疫苗越来越多,利润相对较丰厚,而疫苗生产技术的要求却越来越高,生产的疫苗产品往往供不应求;加之,市场不甚规范,生产工艺不够严格,不法厂商不断出现,近年来发生的猪用疫苗事故同样也是此起彼伏。凡此种种问题,均是由于疫苗接种所引起,我们姑且称之为“疫苗病”。

  实际上,疫苗病与疫苗接种所引起的副反应是有明显区别的。疫苗接种的副反应极少见,且大多是轻微的。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一般反应

  是由疫苗本身固有的特性引起的,一般不会造成生理和功能的障碍。接种后24h内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个别伴有体温升高、恶心、呕吐等全身反应。一般反应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持续1~2d可自行消退。

2.异常反应

  是动物在接种后发生的与疫苗接种有一定联系、达到需要诊治程度的综合征。这类反应临床症状比较严重,应及时发现并进行对症治疗和抢救,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

  但以上两类反应总体上非常少见,尚没有达到危害全群动物的程度。而下文所涉及的疫苗病却会造成接种动物群体发生严重临床症状,对动物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疫苗病发生的原因

  在论述疫苗病之前,广大养猪业者务必了解疫苗病发生的相关免疫原理,务必注意区别下列这些术语,以免产生理解上的误差。

  1.抗原:凡是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效应性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合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Antigen)。抗原并不是寄生虫、细菌或病毒本身,它只是病原体上的一个成分而已。而现行生产的绝大多数疫苗都是用完整的病原体制造而成,生产若不规范,则存在感染的极大可能性。

  2.佐剂:一种物质先于抗原或与抗原混合同时接种进入动物体内,能非特异性改变机体对该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发挥辅助性作用,这类物质可以统称为免疫佐剂,简称佐剂(Adjuvant)。

  在增强机体免疫反应的同时,佐剂也会引起或增强迟发型等超敏反应,这一类的超敏反应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广泛报道的某些喘气苗中的佐剂与2型圆环病毒一起就会引起猪严重的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的高发生率。

  3.抗体:动物机体受到抗原物质刺激以后,由B淋巴细胞转化为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就称为抗体(Antibody)。抗体虽为机体所产生,但不是所有所产生的抗体对机体都是有利的,有些抗体甚至是有害的(如下文所述的变态反应)。

  4.变态反应,亦称过敏反应(Allergy):是指免疫系统对再次进入机体的抗原做出过于激烈或不适当而导致组织器官损伤的一类反应。变态反应分为过敏反应型(I型)、细胞毒型(II型)、免疫复合物型(III型)和迟发型(IV)。

  5.免疫耐受:为免疫系统不与机体固有成分和被引入的抗原发生破坏性反应的一种生理状态。破坏性反应被免疫系统发育和免疫反应产生过程中的不同机制所阻断。长期或反复接种疫苗则容易导致免疫耐受性的产生。

  根据上述概念,疫苗病发生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1.弱毒疫苗的返强现象:病原体在不适宜的环境中生长,致病能力会减弱,有可能会被制造成为弱毒疫苗。这些弱毒疫苗一旦遇到适宜的生长环境(宿主),其致病能力也可能恢复增强,重新成为病原体。比如:长期不间断使用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一旦引进所缺失的基因片段,则完整病毒会大量出现。从群体的角度来看,兔化猪瘟弱毒疫苗在猪场内的反复循环亦有出现返强的极大可能性。

  2.免疫缺陷个体危害:有些免疫缺陷个体甚至对相对安全的弱毒疫苗都会产生强烈的感染性反应而发生临床症状,甚至发生死亡。发生此类疫苗病的比例相对较小。

  3.过敏反应:如2型圆环病毒的III型过敏所引起的PDNS,PRRSV所引起的IV迟发型过敏反应以及PRRSV所引起的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ADE)。

  4.持续性感染:上文提及的弱毒疫苗的持续感染就是一个潜在危害,PRRSV也是一个容易导致持续性感染的病原。

  5.灭活疫苗的灭活不彻底或弱毒疫苗中含有强毒:如猪瘟疫苗中混合了猪瘟强毒,口蹄疫灭活疫苗中混合了口蹄疫活毒。

  6.酵母及其产物污染。

  7.其它病毒污染:如猪瘟疫苗中混合了牛的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灭活组织匀浆中混合了蓝耳病病毒的活毒。

  8.内毒素污染:一些细菌性疫苗中往往混有内毒素的污染。

常见的猪疫苗病

  1.猪瘟病毒疫苗

  为消除母源抗体的感染,而提出并进行的仔猪超前免疫试验,即仔猪在出生到吮乳前进行疫苗接种,使其产生主动免疫力,但很多仔猪在接种疫苗后的3~10 h内出现死亡,剖检后仔猪的口、鼻青紫;腹下皮肤出现红斑;肺部出现出血斑点。广西伍思钦等的实验也证实实施超前免疫的仔猪在断奶以后对猪瘟疫苗的反应性会大大降低,抗体水平下降极快;再次接种后,抗体上升缓慢。这是其一。

  长期乳前疫苗接种,同样会导致猪的免疫耐受现象的频繁出现。抗体虽然照常产生,临床症状也不会出现,但疫苗毒不会被迅速清除,与猪只相伴而生,生生不息,毒力增强。长此以往,猪的猪瘟带毒现象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实。这是其二。

  集约化猪场的出现,猪场内每周都有猪分娩、断奶,每周都有猪瘟疫苗的接种。猪瘟弱毒长期在猪场内循环,猪只不断受到疫苗弱毒的“骚扰”,继而免疫麻痹现象也随着出现了,抗体性反应迟钝(与超前免疫所产生的现象极为相似)。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在免疫麻痹的情况下,弱毒不断通过猪体,毒力逐渐增强,返强现象随之产生。这是其三。

  笔者认为,在我国的养猪业中,划定试验区逐渐停止猪瘟疫苗接种的条件已经成熟。停止接种后,抗体阴性猪的比例将会逐渐升高,随后通过抗体检测,隔离或淘汰抗体持续阳性的猪只,完全可以净化猪瘟。总之,猪瘟疫苗若不停止接种,我国控制猪瘟的想法将永远只能成为一个梦想。

  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疫苗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是养猪业中新出现的重要传染病,对于该病的病原学、免疫学、疫苗学和流行病学以及分子生物学还存在着众多的谜团没有解开。

  PRRSV感染1~2周可产生抗PRRSV的抗体,而中和抗体在感染后4~5周才能产生,10周达到峰值;公猪的中和抗体出现时间更晚,10周开始出现,18周达到峰值。感染PRRSV后,28 d左右出现抗原特异性的淋巴细胞增生,PRRSV感染后能诱导病毒特异性的迟发型变态反应,表现为耳部皮肤增厚。

弱毒疫苗的效果反差如此之大,是疫苗本身的问题,还是群体免疫水平的问题,抑或免疫程序所致?笔者认为,与后两者关系较大。现行的弱毒疫苗若接种阴性猪群,则均会大大提高产生生产上问题的可能性,Bouwkamp也发现,在没有PRRS流行的猪群对母猪进行PRRS疫苗的免疫会导致产活仔减少,死胎及木乃伊胎儿增多;接种阳性猪群(或蓝耳病流行猪群),则不会产生问题,相反可能会产生保护作用。

  从理论上说,灭活苗使用后不产生安全性问题,但只能刺激猪机体产生较弱的体液免疫反应,对清除PRRSV感染的巨噬细胞是无能为力的,因此,仅仅依靠灭活苗的免疫企图给猪机体建立牢固的免疫力是远远不够的。

  从现实情况来,PRRS的灭活疫苗也存在灭活不彻底的危险,某些地区均发生了数起怀孕母猪怀孕后60日龄注射蓝耳病灭活疫苗后发生严重流产的事件。

  总之,在决定实施蓝耳病的疫苗免疫之前,必须慎重了解本场的蓝耳病病毒流行情况以及抗体阳性的百分率和抗体出现的动态规律,必须了解2型圆环病毒等其他病毒感染的情况,必须慎重选择疫苗接种的季节,尤其必须慎重选择合适的疫苗,必须高度重视蓝耳病病毒的DTH反应以及ADE反应出现的可能性,减少疫苗接种所带来的生产上的损失。

3.猪圆环病毒疫苗

  猪的圆环病毒病也是近几年开始流行的新的传染病,其危害逐渐呈现增强的趋势,发病范围逐渐扩大,现已成为世界性的重要猪病。<BR>&nbsp; 圆环病毒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与抗原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容易沉积在肾脏和皮肤内,所以,在实施弱毒疫苗接种前,要采取免疫抑制的调节措施,防止PDNS的出现;当然,过度的免疫抑制也同样会促使PMWS的产生。

  必须强调猪2型圆环病毒与PRRS病毒的协同作用,在此作用之下,猪的免疫系统将受到高度抑制,一旦细菌突破免疫防线,则后果难以预料。

  4.猪伪狂犬病病毒疫苗

  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对于世界养猪业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这一点是毋庸质疑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基因缺失苗一旦遇到互补基因,毒力返强的后果将会更加严重。近年来的实验室检测情况说明,某些所谓的gE基因缺失疫苗存在名不副实的现象,粗制滥造的产品导致养猪生产的严重损失。当然,即使使用gE基因缺失疫苗,若不采用合理的早期滴鼻免疫,一旦“野毒”潜伏在神经节内,则也很难从猪场将伪狂犬病“野毒”净化。

  在生物安全措施严格的情况下,应该考虑是否果断停止猪伪狂犬基因缺失疫苗的接种计划。尤其是对于大部分规模化猪场而言,如何按计划停止该种弱毒疫苗的接种也成了必须考虑的重要生产环节。

  5.口蹄疫病毒疫苗

  目前我国所用的口蹄疫疫苗是一种灭活的疫苗,实验证明接种该疫苗可以刺激猪机体产生足够的疫苗抗体。但由于口蹄疫的主型较多,主型之间基本无交叉免疫;即使同一主型内的不同亚型之间也不能提供足够的免疫保护。

  若口蹄疫疫苗灭活不彻底,接种次数越多,诱导感染口蹄疫的风险性也越大。总之,在口蹄疫的防疫中,疫苗接种的效果是值得商榷的,其所带来的副作用及潜在危险性(疫苗病)是值得深思的。目前看来,只有生物安全措施才真正是防控猪口蹄疫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疫苗病的应对措施

  1.生物制品管理、发放等的管理体制问题:免疫所使用的猪用生物制品的生产、供应、运输、贮存、使用等每个环节都有其特殊的要求,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生物制品的最终质量。生物制品的运输必须保证在完整的冷链中进行。

  2.必须大力研究、发展和推广新的疫苗接种方法:如滴鼻、点眼、口服、饮水、气雾(喷雾与气溶胶),减少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和刺种等免疫接种的方法。

  3.针对弱毒疫苗在猪场内长期反复循环的现状,必须改变当前的随胎次接种的习惯,而采用一定时间段内全群接种的措施(如传统的随季节接种),让疫苗在发挥作用后短期内迅速离开猪场,防止出现疫苗毒株循环的状况。

 

 

来源:齐鲁牧业报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face6 face4 face3 face5 face2 face1 face7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