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细菌性痢疾的综合防制技术
- 点击次数:
- 日期:2007-10-03 18:20
- 编辑:本站编辑
- 来源:
- 查看更多评论
因细菌感染引起的仔猪下痢十分常见,它包括由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仔猪副伤寒,由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仔猪白痢、黄痢,由C型魏氏梭菌感染引起的仔猪红痢。出现细菌性痢疾不但直接增加了药物投入、降低了饲料利用率,使养猪成本大幅度上升,而且严重影响仔猪的育成率,威胁仔猪的健康,因此,养猪生产上应密切注意搞好细菌性痢疾的防制。
1 发病原因
1.1 仔猪免疫功能不全
在传统的饲养条件下,母猪乳头很容易被污染,由于仔猪消化道正在发育中,胃酸分泌能力有限,对微生物的破坏能力不强,如果吮吸了被感染的乳头,大量细菌就可能进入消化道并在其中繁殖,在这些病原微生物的刺激下,肠道黏膜发生炎症,就会引起下痢。同时,哺乳期仔猪的免疫功能还很不完善,如果气候寒冷或突然变化,则很容易产生应激反应,导致抵抗力明显下降,细菌也会乘虚而入,使肠道发生炎症而引起下痢。
1.2 哺乳母猪发生疾病
哺乳母猪患病后,往往会造成消化机能紊乱,分泌出的乳汁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变性,仔猪吸食后,必然会引起消化不良,这时,早发性大肠杆菌就会进入肠黏膜寄生,引起黏膜炎症,仔猪就会出现黄痢。
1.3 饲养管理措施不当
哺乳母猪饲料突然更换或玉米用量过多,会使乳汁成分变化较大,仔猪可因为消化紊乱而出现细菌感染;仔猪饲料中油脂含量过大或青料过多、麸皮等轻泻性饲料比例较大、饲料霉败变质,这些都会使仔猪的消化吸收功能出现障碍,特别是在供水不及时的情况下,仔猪往往会喝尿液或污水,凡此种种,都会感染致病菌,发生下痢。
1.4 仔猪发生其他疾病
在仔猪发生其他疾病的情况下,机体抵抗力严重下降,此时,出现细菌性痢疾的机会更大。
2 治疗办法
在早发现、早治疗的前提下,单纯的细菌性下痢治愈率较高,如果治疗太晚,仔猪很可能因为脱水或继发感染而死亡。
2.1 综合治疗措施
沙门氏菌对土霉素、新霉素、氟苯尼考、磺胺嘧啶、新诺明比较敏感,大肠杆菌对土霉素、新霉素、氟苯尼考、卡那霉素、呋喃唑酮、喹诺酮类药物敏感,魏氏梭菌可使用氟苯尼考治疗。
发病初期,若仅出现下痢,尚有一定的饮食欲,可以肌肉或皮下注射敏感抗生素,一日2次,连用2~3d,同时投喂抗生素或抗菌药物。常用药物的剂量及使用方法是:土霉素,口服,每日50~100mg·kg-1体重,分2~3次服用。新霉素,口服,每日40~50mg·kg-1体重,分2~3次服用。新诺明或磺胺嘧啶,口服,初次量为每日0.14~0.20g·kg-1体重,维持量为每日0.07~0.10g·kg-1体重,分2次服用。恩诺沙星粉剂,混饮?熏每50kg水中加入50~150g,溶解后使用,一日2次,连用3~5d。菌敌,混饮,每100kg水中加入100g,供畜禽自由饮用,连用3~5d,可根据病情酌情增减。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2.0~2.5mg·kg-1体重,每日2次,连用3d。
发病中期,仔猪除下痢外,食欲废绝,身体明显消瘦,出现脱水症状,在使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及时进行补液,可以口服补液盐,加入抗菌药物、收敛剂、葡萄糖、维生素,根据患猪体重大小,使用胃导管一次灌服300~1 000mL。
对于极度衰竭的患猪,应及时进行输液治疗,使用葡萄糖盐水,加入抗生素,配以地塞米松2mL、10%维生素C1~2mL,为防治酸中毒,还应加入3%~5%碳酸氢钠。同时,还要注意区别红痢(魏氏梭菌病)与血痢(螺旋体病),一旦诊断有血痢,应进行药物净化,可用血痢净按每千克体重加入1g拌料,连喂30d,不吃料的乳猪灌服0.5%痢菌净溶液,每千克体重0.25mL,每天1次。每日用消毒灵对猪舍和环境消毒1次。
据报道,用0.1%亚硒酸钠1mL一次注射,防治仔猪下痢效果明显。
特效肠炎灵,每天30~60g灌服,对各种细菌性痢疾及消化不良性腹泻均有效果。
2.2 中草药疗法
把新鲜马齿苋用清水洗净,再用开水烫过,每头小猪投喂50~100g,可以治疗小猪顽固性下痢。
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下痢,可以使用如下中药方剂:黄连9g,木香9g,白芍12g,槟榔12g,茯苓12g,滑石15g,甘草6g。以上中药煎汁内服,不吃食者,每头灌服10~15mL,每日1剂,连服3~4剂。
由大肠杆菌引起的黄痢、白痢,可使用大蒜疗法:用大蒜100g,切碎后加入50°的白酒100mL,浸泡3~5日,取浸液按每毫升加冷水4mL后灌服,每天2~3次,连续2~3d。也可使用白龙散疗法:白头翁2份,龙胆末1份,混匀,每日1次,内服3g,连服3日。
3 预防措施
3.1 加强饲养管理
沙门氏菌在健康猪肠道内的带菌现象比较普遍,由应激引起的内源感染是重要的发病因素;大肠杆菌是猪肠道后段的常在菌,但有一些特殊型的大肠杆菌有致病性,应激也是致病的重要因素;C型魏氏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新生仔猪通过哺乳、舔吮而食入C型魏氏梭菌的芽孢是引起红痢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仔猪细菌性下痢的重要措施。
使用全价日粮饲喂母猪,母猪哺乳期禁止突然改变饲料,饲料品质要好,能量不能太高,限定玉米等能量饲料的配比在60%以下,粗蛋白的含量应不低于18%。母猪产前7d开始减料,产后逐渐加料。
仔猪要加强保暖工作,精心饲养管理,防止各种应激因素。仔猪生后3~5日龄补水时,可以在水中加入口服补液盐;开料期一定要注意供足清洁饮水。7日龄起,就应该给仔猪补料,以及早锻炼胃肠功能,促进身体发育,完善免疫能力。注射加硒型仔猪止痢牲血宝,可以预防黄痢、白痢的发生,使仔猪成活率提高10%~15%。
3.2 搞好消毒工作
临产前2~3d要将产圈打扫干净,临产当天把母猪乳房和胸、腹部清洗干净,用0.01%高锰酸钾溶液或0.1%新洁尔灭涂抹消毒,以后每10~15d用消毒药进行1次消毒。
仔猪出生后,可以用50%北里霉素涂抹母猪乳头,每日2次,此法能有效预防仔猪黄痢。对于断奶仔猪,可以在饲料中加入利高霉素或新霉素,每千克饲料添加100g,连续7d,可预防下痢。
3.3 调整肠道菌群
为预防大肠杆菌性下痢,可以使用活菌制剂调整仔猪肠道内的菌群。主要方法有:①乳康生,仔猪出生后每天早晚各口服1次,每头仔猪每次1片(0.5g),连服2d,以后每隔1周服用1次,可服用6周。②促菌生,用法同上。③调痢生,拌为稀糊状,用注射器筒注入仔猪口内,令其自行咽下,用量为500mL·kg-1体重。
3.4 做好疫苗注射
母猪免疫法。使用仔猪红痢氢氧化铝菌苗,初产母猪肌肉注射两次,第1次于产前1个月左右,第2次于产前15d左右,用量均为5~10mL;经产母猪,如果前胎已经免疫过,可于产前15d左右接种1次,用量为3~5mL。此法可以有效预防仔猪红痢。
母猪产前15~20d免疫注射K88、K99、987P三价灭活苗或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可以预防仔猪黄痢、白痢。
仔猪免疫法。可于仔猪初生后用抗猪红痢血清注射,每千克体重3mL,预防仔猪红痢。1月龄以上哺乳或断乳的仔猪,可用副伤寒弱毒冻干菌苗口服或注射预防仔猪副伤寒,口服时每头仔猪用量为5~10mL,拌于饲料中,让仔猪自由采食,或每头份菌苗稀释后灌服;注射时,每头仔猪耳后肌肉注射1mL。
母子同时免疫法。据试验,母猪产前25d颈部皮下肌肉注射大肠杆菌苗1头份,待仔猪出生后2h内灌服大肠杆菌抗血清5mL,可显著降低仔猪白痢、黄痢的发病率。
来源:湖北畜牧兽医
-
声明: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广东养猪信息网”的文、图、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如转载广东养猪信息网的稿件,请注明转载“广东养猪信息网”。本网站资料仅供参考,若资料与原文有疑,请以原文为准。
- 2012-09-07兽药配伍禁忌与避免技术措施
- 2012-09-07生殖激素及其应用方法
- 2012-09-07抗菌素改变猪场到的细菌构成
- 2012-09-05食盐在猪身上的三个妙用
- 2012-08-24影响生猪皮光毛亮的营养因素分析
- 2012-08-13鱼腥草喂猪好处多
- 2012-07-30种公猪高效饲养的五大技术措施
- 2012-07-27五种方法解救猪中毒
- 2012-07-24种猪防疫措施
- 2012-07-24育肥猪防疫注意事项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发表评论 | ||||
|
- 养猪要重视光照作用和管理 719
- 我国养猪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02
- 规模猪场种猪质量控制系统 420
- 防治高热病 以不变应万变 378
-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诊治体会 373
- 规模猪场防暑降温工作阶段小结 326
- 后备种母猪选留和饲养你有何绝招? 312
- 如何净化猪场环境 311
- 猪的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有哪些 273
- 猪发生病毒性腹泻怎么办?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