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猪育种结构及发展的探讨
- 点击次数:
- 日期:2007-10-12 17:50
- 编辑:本站编辑
- 来源:
- 查看更多评论
丹麦Moerkeberg于1896年首次提出了长白猪育种方案,目的是培养新品种,当时的方案中就包括了育种目标、最好的品种组合筛选及品种内选择改良等育种要素。到了1907年才有了正式的胴体性状性能记录和后裔测定站。
较早的猪育种方案主要目标是提高品种(纯种)的繁殖性能、产肉量及适应性。随着杂交理论在玉米生产中应用及其带来的巨大效益,猪育种者开始尝试杂优猪的生产,并逐步由以纯种生产为主转向以杂优猪生产为主,当然,杂优猪生产性能取决于纯种猪的纯度和配合力及其互补情况。
不同国家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不同,其猪育种结构也大不一样。发达国家的猪育种工作起步较早,育种结构也更完善。了解猪育种结构发展状况,借鉴国内外猪育种经验,对完善我国猪育种结构、提高猪育种水平及加快猪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1 国外猪育种结构的发展
英国的猪品种协会早在1885年就已成立。直到本世纪初,随着后裔测定系统的建立丹麦才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猪育种方案,以后欧洲各国也陆续有了国家级猪育种方案。猪的遗传改良是由提高纯种性能的选择系统和通过商品群扩散优良基因的繁殖系统两部分组成。其基本结构为金字塔形,即由核心群、繁殖群及商品群组成。
在猪育种结构当中,其包括了育种目标、育种值估计、纯种的生产、杂种父母的生产以及屠宰场代的生产和物价稳定措施等几项基本内容。
最早的猪种结构是进行种猪良种登记,其内容仅包括上述的前3项,这时已有了明确的育种目标,通常集中在胴体性状上,主要利用纯种猪进行商品生产,不太注重最终杂种猪的综合经济效益。现代的纯种猪育种和纯种猪育种协作组不但包含育种目标、育种值估计和纯种生产,还包括杂种父母的生产和屠宰场的生产,其目的是为最终的商品杂交进行生产,其中纯种猪育种协作组,又称为多组核心群。杂种猪育种协作组和育种公司通常由上述前4项组成,依据市场客户的需要来确定育种方向和育种方案。完整的养猪协作组具备上述的全部5项,这种育种结构的最大优点是将屠宰场信息和市场需求信息反馈到核心群,将这些信息与育种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及时调整育种方向和育种方案,以最大程度地适应市场需要。Macbeth(1986)应用仿真模型给出了取得最大经济效益时的育种结构内各层母猪群的相对比例。
按着核心群后备猪的来源,育种结构有开放式核心群育种和封闭式核心群育种两种形式,即如果核心群后备猪可以从本育种结构的其它层次或该育种结构之外选用,则称之为开放式,否则称为封闭式核心群育种。前者的优点在于核心群会不断地引入优良基因,降低群体的近交程度,加大遗传方差,但会延长遗传固定的时间;后者由于不与外界进行基因交换,也就无法利用当前最优秀的遗传资源,尤其在核心群组群的遗传水平不太高时显得更为突出。按着区域大小,可分为育种公司、地区性育种协作组、国家育种方案及国际育种方案。如果公司育种规模较大,也可开展实施地区或国际间的育种方案。
按着所包含的猪品种数量,可分为纯种育种体系和杂种育种体系。前者以丹麦长白猪育种结构为代表,其优点是育种结构简单,不足是不能利用杂种优势;后者是现在世界比较流行的育种体系,其特点是育种结构复杂,每个系统内要饲养几个猪品种,优点是充分利用了杂种优势和不同品种的优点,是未来育种体系的主要形式。
英国的猪育种起初以国家育种方案为主,后来逐渐被私人育种公司所取代;丹麦和挪威等国猪育种公司所占比例较小,与英国不同的是丹麦国家育种结构除了核心群饲养在不同的种猪场和不同养猪者所有外,它在操作上更像育种公司,其中人工授精的推广更为各核心群场间建立遗传联系和扩大优良基因分布起到了重要作用。德国没有国家级猪育种方案,良种登记都是区域性的,都由各猪育种公司来进行,以生产杂优猪为主。法国则不同,国家育种方案在养猪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并试图将一些育种公司合并到国家猪育种方案中去。加拿大和美国的情况也雷同。澳大利亚60%的种猪市场由育种公司控制,15%为完整的猪育种协作组,其余25%为独立分散的纯种猪育种。
总之,国际上猪育种结构的发展趋势是核心群越来越分散,趋于国际化;杂优猪的生产成为主流;育种结构中成员逐渐增加,育种公司和国家育种方案结合,各种猪场之间通过人工授精建立遗传联系,将核心群、繁殖群、商品场、屠宰场及人工授精的信息统一分析,用于参考制定和随时调整育种方案。
2 我国猪育种历史和育种结构
我国养猪历史悠久,早在公元5000年之前就开始了猪的驯化。在50年代之前形成的地方品种,大多是靠地理隔绝、在不同自然环境下自发选择形成的。到70年代初期,随着引入国外良种猪的增多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在1972年全国猪育种协作组成立之后,有计划的猪育种工作才在全国各地真正地展开。
我国新品种的育成主要采取了下列几个途径:利用原血统不清的杂种群加以整理选育而成,如北京黑猪、新金猪、新疆白猪等猪种都是采用该方法育成的;其次以原杂种群为基础,根据育种目标要求和杂种猪群的特征,再选用其它引进品种杂交,然后横交固定而成,如哈尔滨白猪、上海白猪、伊犁白猪及关中黑猪等;另外,按事先拟定的育种计划而育成,如汉中白猪、三江白猪、湖北白猪等,通过该方法培育的新品种约占我国培育新品种的60%。
选育的历程经历了从古代以相畜为代表、到近代注重猪的形态机能及到现代群体选育的过程。选育方法上多数借鉴了群体继代选育法。
在我国猪育种过程中,大都采用了典型的金字塔式育种结构,即由核心群、繁殖群和商品群等组成,但这种结构不完整,各层之间不是很清晰,其中多数核心群选育采用封闭式育种。近几年,一些单位引进了国外著名猪育种公司全套育种材料,进行杂优猪生产,而其它单位通过引进纯种,进行选育,并与国内的其它地方品种或引进品种进行杂交。中国农业大学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多点核心群育种方法,并成立了双肌臀猪联合育种组,与国内10几家种猪场合作,正在尝试区域性的大白猪联合育种工作。
国内一些学者对繁育体系的模型和结构进行了理论和实际应用研究,滕晓华应用系统动态学的理论研究了几种杂交方案繁育体系动态仿真模型;赵昕红运用线性规划方法建立了不同杂交方案下猪完整繁育体系的猪群结构优化模型;潘玉春和盛志廉研究了二元、三元及回交繁育体系采用三级结构的模型。
通过简要分析我国几十年的猪育种情况,发现我国引进的优良品种,经选育后还是赶不上同时代国外的猪种,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第一,猪育种结构不合理。无论我国自行培育的新品种品系,还是由引进品种组成的基础群,受资金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核心群数量大都偏少,遗传基础较窄,导致近交增量过大和遗传方差减少过快,同时由于采用封闭式育种而丧失了引进优良基因的机会,从而使得其遗传改良的速度相当缓慢。繁殖场与核心场界限不清,数量也不足,即使选育出了很优秀的猪群,也因不能及时扩散和大量繁殖,而丧失了商机。
第二,育种观念落后。太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目标。多数种猪场处于封闭自守,各自为战的状态,没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即使各品种成立了相应的育种协作组,也由于各种猪场间无遗传联系,而不能进行场间遗传评价。
第三,育种手段落后。许多种猪场仍采用原始的测定设备和仪器,有的育种场甚至还没有微机,有微机的场子也不知道如何和育种相结合,这影响了选种的准确性和延长了育种周期。
第四,缺乏统一的组织,记录系统不完善。目前还没有形成可在全国采用的记录系统,如各地区、各猪场、各品种的猪只标识系统不一致;各种猪场间缺乏有效的组织协调,影响了数据的共享和统一遗传评价。
第五,测定方法单一、落后。全国的种猪测定站一共才几家,由于测定费用的昂贵等因素其利用率更是低得可怜;场内测定由于设施的不全、落后及方法不规范,也没有发挥其应有潜力。
第六,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和普及有待进一步提高。尽管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已经推行了20多年,但仍有相当部分的种猪场还在使用自然交配,这阻碍了优良基因的扩散速度和各种猪场间遗传联系的建立。
第七,遗传评估系统不完善。较先进的参数估计和育种值估计方法还没有得到普及,各种猪场和育种公司的评估方法也不一致,限制了场间的可比性,有效的猪场的管理软件和育种软件亟待推广。
第八,猪的疫病控制得不好。许多优良种猪由于疫病因素不能得到充分的推广,影响了场间的遗传交换。我国猪育种结构的未来发展和建议 采用更科学的猪育种结构。除了少数大的种猪场和猪育种公司采用基本的金字塔结构外,更应将数量众多的种猪场联合起来,成立各品种或者多品种区域性或全国性的猪联合育种组,各场之间通过人工授精建立遣传联系,采用分散核心群育种的育种结构,即该育种结构由各种猪场组成的核心群、繁殖群、商品群、测定站、种公猪站、屠宰场组成。为缩短改良时距,可采用开放式核心群育种和调整育种结构的层次和各层次的规模。
实行全国统一遗传评定方案。由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尽快落实记录系统、测定系统和评价系统,为开展全国性和地区性的选种奠定基础。由于测定站测定费用昂贵和测定前不同环境的影响,使其利用率逐渐减少,而场内测定的便利性、经济性,使其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应大力推广。
应用新的育种技术和设备。使用先进的测定设备(如活体测膘、测瘦肉量)、计算机及猪场育种管理软件,及时分析数据结果,并与其它数据库对接,提高选种的准确性,加快遗传进展。同时也要加强场间、地区间的组织协调,使育种方案能落实到实处。
根据我国现在的实际情况,猪育种公司的选育?繁殖?生产和区域或全国性的、以协作形式存在的多元化育种结构是未来发展的主流;为缩短育种周期和改良时距,育种组织结构的扁平化(高层级与更低层级的交流机会增加)会越来越突出;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网络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进行网上遗传评定将成为现实。
来源:不详
-
声明: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广东养猪信息网”的文、图、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如转载广东养猪信息网的稿件,请注明转载“广东养猪信息网”。本网站资料仅供参考,若资料与原文有疑,请以原文为准。
- 2012-08-02促进母猪发情排卵的方法
- 2012-08-02怎样提高母猪繁殖率?
- 2012-06-25杜洛克猪的品种特征和生产性能有哪些
- 2012-05-07东北民猪——中国优秀生猪品种(图)
- 2012-05-02两广小花猪——中国优秀生猪品种(图)
- 2012-04-09挑选种猪首看繁殖性能
- 2012-01-11如何让繁殖母猪冬季排卵配种?
- 2011-12-30冬季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新技术
- 2011-12-28繁殖母猪冬季配种好
- 2011-12-27猪育种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发表评论 | ||||
|
- 养猪要重视光照作用和管理 719
- 我国养猪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02
- 规模猪场种猪质量控制系统 420
- 防治高热病 以不变应万变 378
-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诊治体会 373
- 规模猪场防暑降温工作阶段小结 326
- 后备种母猪选留和饲养你有何绝招? 312
- 如何净化猪场环境 311
- 猪的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有哪些 273
- 猪发生病毒性腹泻怎么办?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