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化猪场保育仔猪的生产技术
- 点击次数:
- 日期:2007-10-18 17:22
- 编辑:本站编辑
- 来源:
- 评论
保育仔猪的生产是集约化养猪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仔猪从哺乳向育成过渡的重要时期。现代养猪生产为了追求母猪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已经把断乳日龄比传统的断乳提前了许多。虽然早期断乳技术已趋于成熟,但对仔猪的应激仍然很大。为了较好地发挥仔猪的生产性能,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对断乳仔猪进行一段时间的高水平保育饲养,再转入育成育肥期,已经是生产者普遍采用的措施。
一、 仔猪保育的概念和意义
集约化养猪生产中,通常把断乳至60~75日龄的仔猪饲养阶段称为保育,这个阶段的仔猪称为保育仔猪。保育仔猪介于哺乳仔猪和育成猪的过渡阶段,要求比育成猪具有更高的饲养管理技术。
仔猪保育的目的在于控制早期断乳给仔猪带来的生长抑制和疾病发生问题,帮助仔猪尽快达到生长速度的高峰,使仔猪顺利进入育成育肥阶段的生产。目前生产者普遍把早期断乳作为提高母猪生产能力的一种手段,因为在母猪群数量和生产投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早期断乳同样可以达到增加窝数和总产仔数的目的。但是早期断乳带来的问题是如何在断乳的最初几周保持仔猪令人满意的生长效果,因为断乳越早仔猪在营养学、免疫学和神经内分泌学等方面就越不成熟,对采食、生长、健康和免疫状态影响就越大。而且仔猪从断乳到8~10周龄的生长速度又直接关系到育成育肥阶段的生产性能,影响商品猪生产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仔猪的保育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几年来,国内生产者对早期断乳仔猪饲养和管理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为保育仔猪的生产积累了大量经验,从仔猪早期断乳日龄的选择,到仔猪的营养和饲养体系;从仔猪的管理技术和环境控制,到仔猪的疫病防治技术等。这些都为保育仔猪的生产提供了相当有益的帮助。
二、保育仔猪的生长发育规律
猪的生长发育具有自身的规律,保育仔猪是猪生长发育过程的一部分,它的发育除和品种、 杂交方式等遗传因素有关外,主要和仔猪的营养成分、管理条件、健康水平有关,从生产的角度考虑,当然希望仔猪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经济的生产方式进行生长,但这种要求在生产中往往难以达到,生产者所能做到的是根据仔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仔猪的生产潜力。
1.生长组分
仔猪生长的活重是由瘦肉组织、脂肪组织和骨骼累积而成的。瘦肉组织通常指肌肉,脂肪通常有2/3储存在皮下。瘦肉中约含20%的蛋白质、10%的脂肪和70%的水分。脂肪中约含2%的蛋白质、88%的脂肪和10%的水分。猪生长的组分随生长发育过程的变化而异,这取决于猪的品种、饲料营养、采食量及饲喂方式,也和猪处于何种发育阶段有关。初生时,仔猪体内只有1%左右的脂肪,到4周龄时逐渐增加到15%。断乳应激可以使脂肪储存量降低5%~7%,但保育仔猪食欲一旦转好,体内的脂肪将进行调整,逐渐达到占体重10%的重量。当饲料营养供应超过瘦肉生长的需要时,体内脂肪的积累将增加。特别是在生长后期出栏时,体内脂肪将占体重的25%或者更多。
2.保育仔猪的生长发育规律
所有的养猪生产者都期望达到仔猪的最佳生长速度,并促使瘦肉快速增长,脂肪沉积相对较少。瘦肉的最快增长取决于猪的性别和遗传性能,同时也取决于营养和饲养方式。因为尽管选择了胴体瘦肉率高、生长快、遗传性能优良的猪种,但有可能因为营养和饲养方式的不当,而使其瘦肉生长潜力受到限制。不同的饲养条件下,保育仔猪生长潜力发挥的程度不同。在没有应激或应激很小的良好饲养条件下,仔猪达到出栏体重的时间明显减少,而在同样的断乳条件下,采用自由采食和限制饲喂的仔猪,上市日龄也相差很大。其实对保育仔猪而言,充足的采食和健康即意味着快速生长。5~10kg的保育猪每日可以在自身体重的基础上增重7.5%,新断乳的保育猪,最好能保持断乳前的生长速度,不应停滞增重或失重,否则对后期的生长将产生不利影响。
3.保育仔猪的生长速度
保育仔猪在不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获得的生长速度是不同的,而且这种不同是显著的。在研究情况下,为仔猪提供尽可能好的条件,保育仔猪可以达到很好的生长速度,如表1。 而在商品生产条件下,很少有生产者能够达到这种水平,因为保育仔猪在断乳条件下,不但要适应饲料的变化,还要适应保育环境和对付疾病。生产中使保育仔猪达到最佳的生长速度的条件是:
(1)断乳仔猪身体健壮,生长快、食欲好。
(2)保育期内全程提供高质量的饲料。
(3)将断乳时的应激降低到最小程度。
(4)将环境应激降低到最小程度。
表1.研究条件下保育仔猪的生长速度
体重(kg) 日增重(g)
5 400
10 700
20 1000
通常情况下,保育仔猪的生长目标是保育期仔猪的平均日增重为500克,8~10周龄保育期结束时,仔猪的平均体重应达到20~30kg。由于早期断乳日龄的不同,保育期内仔猪的生长速度和结束体重而有所差异。表2给出了保育仔猪周龄、体重和生长速度的推荐值,可供生产者对照参考。
表2.保育仔猪生长速度的推荐值
周龄 体重(kg) 日增重(g) 周龄 体重(kg) 日增重(g)
3 6.0 271 7 16.4 486
4 7.9 271 8 20.3 557
5 10.3 343 9 24.8 643
6 13.0 386 10 30.0 743
三、影响保育仔猪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
保育阶段的仔猪由于其各组织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对营养和环境处于进一步的适应阶段 。影响其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是营养性的或环境性的,主要表现为保育仔猪的生长抑制、消化机能障碍、腹泻、诱发疾病等。
1.营养因素对保育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1)保育仔猪的日粮消化率与采食量
保育仔猪的生长是以采食饲料为基础的,仔猪的增重速度取决于其对饲料的采食量和消化利用率。适口性好、利用率高的日粮,仔猪采食量大,生长速度则快。有试验表明,仔猪对饲料的主动采食量和饲料的可消化性密切相关,如表3。选择适口性好、消化率高的饲料原料是提高保育仔猪采食量的第一步,用这些原料配制的日粮要求既能满足仔猪消化生理的不足,又能刺激其消化系统的发育,同时对消化系统损害最小。
表3.日粮可消化率对10kg保育仔猪食欲的影响
日粮消化率(%) 主动采食量(kg/d)
90 0.80
80 0.40
75 0.32
(2)保育仔猪日粮的形式与质量
针对早期断乳的保育仔猪采食量低、生长抑制和发病率高的问题,美国营养学家首先提出了高营养密度断乳仔猪日粮(HNDD)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既经济又符合仔猪不同生理阶段消化生理和营养需要特点的三阶段饲养方案,也称三日粮法(复杂日粮、半复杂日粮、简单日粮)。三阶段饲养方案的提出和利用,已成为仔猪从哺乳到保育再至育成顺利过渡的有效手段。许多研究结果均表明,生长育肥期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受到保育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而保育期的生长性能,除环境和饲养管理因素外,主要受日粮质量的影响。有些生产者喜欢选择价格便宜的仔猪料或采用成本低的原料配制仔猪料,这种做法表面上似乎降低了生产成本,但实质上价格低廉的仔猪料质量较差,仔猪同样的增重,可能付出更多的代价,原因是低劣的饲料使肠道上皮受损而影响了仔猪对饲料养分的消化吸收和采食量。
对于营养水平相同的保育猪日粮,有许多研究结果可以证明,组分复杂的日粮生长效果明显优于简单日粮。对于5周龄断乳的保育猪,如果饲喂简单日粮,断乳后第一周基本维持原有体重,而使用复杂日粮的保育猪断乳后仍保持较好的日增重趋势。尽管保育仔猪对日粮的反应受断乳日龄的影响,但是不管断乳日龄如何,使用复杂日粮的保育猪生长效果始终优于简单日粮。这种结论说明:保育仔猪应使用复杂日粮,因为这些日粮营养互补性好,消化率高,适口性强,采食量高,所以仔猪生长速度快。
(3)保育仔猪日粮的营养水平与浓度
保育仔猪断乳后最初1周的增重是极为重要的,在要求选用复杂日粮的情况下,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日粮的营养浓度。一般来讲,仔猪越小,所需日粮营养密度越高,成本越高,随着仔猪体重的增加,其日粮的营养浓度相应下降,成本降低。英国首先提出断乳后数周内保育仔猪采用'三种日粮饲喂法',可以明显提高保育仔猪的日增重,成功地使70日龄保育仔猪体重达到30kg。这种方法的关键是每种日粮都是根据仔猪不同生理阶段的消化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来配制的,断乳后第1周使用含消化能3940Kcal/kg和1.65%赖氨酸的高营养高消化率的日粮,第二周使用含消化能3820 Kcal/kg和1.60%赖氨酸的日粮,体重达15kg后使用含消化能3350 Kcal/kg 和1.33%赖氨酸的日粮,直到保育期结束后一周。研究表明,3周龄断乳的保育仔猪使用三种日粮饲喂法和一种日粮常规饲喂法仔猪的增重情况明显不同,三种日粮饲喂法,仔猪在断乳后最初 1周日增重并无减低,而一种日粮饲喂法却有明显的降低。事实上,仔猪断乳后由于多种应激,一段时间内食欲较差,据认为日粮消化率低下比其它任何因素更能影响食欲。理想的结果是仔猪在断乳后能够保持断乳前的生长速度,但做起来并非容易,更多的情况是仔猪生长速度降低,甚至是体重减轻,直到1周后体重才开始重新增加。
(4)保育仔猪日粮的加工与饲喂方式
日粮的加工方法能影响保育仔猪对饲料的利用。目前饲料的加工方式多为干粉料和颗粒料,与采食干粉料相比,保育仔猪采食颗粒料能表现出更好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表4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颗粒饲料利用率的提高,生产者可以得到比干粉料更大的收益。颗粒饲料的粒度对仔猪是至关重要的,给幼龄仔猪和保育仔猪使用φ2.5和φ3.0毫米的颗粒料,可以获得最佳的生产性能。对于月龄较大的生长猪,颗粒的大小在生产性能方面所反应的重要性不是那么明显。
表4.干粉料与颗粒料对保育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项 目 干粉饲料 颗粒饲料
饲料消耗量(kg) 29.50 27.20
日采食量(kg/天) 0.61 0.57
日增重 (kg/天) 0.32 0.33
饲料利用率 2.90 1.76
保育仔猪的饲喂方式,通常有两种:即自由采食和顿食。顿食在某种意义上讲,含有限饲的成分,刚断乳的保育仔猪开始往往拒绝采食,饿急了又过量采食,消化系统无法适应大量摄入的饲料,导致腹泻。有研究证明,保育仔猪在断乳后的几天内限制食量,腹泻的发生率和症状程度都是较低的,如表5。但限饲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程度,长时间强度限饲对仔猪造成的刺激可能比自由采食下的腹泻更大。生产实践中,只有在仔猪刚断乳的几天(3~5天)内,对仔猪适当限饲(自由采食量的70%~80%),在仔猪没有腹泻的情况下,要尽快进入自由采食状态。因为仔猪的生产性能将因不限量饲喂而表现更好。采用顿食时,仔猪会有饥饿感和抢食的现象,顿食时间间隔过长和顿食量过大,都会引起仔猪消化不良或腹泻,正确的做法是适量和多次。
表5.饲喂方式对保育仔猪的影响(3周龄断乳)
项 目 自由采食 限 饲
日采食量(g) 389 302
日增重(g/天) 225 181
饲料利用率 1.74 1.68
持续腹泻头数 162 102
偶尔腹泻头数 71 42
2.环境因素对保育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环境条件是影响保育仔猪生产性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保育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虽然比新生仔猪明显增强,但与成年猪相比,适应能力仍有很大差距。为了减少仔猪的应激,生产中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控制好猪舍及猪群内的环境,尽可能降低环境变化对保育仔猪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保育仔猪的生产性能。
(1)温度
新断乳的保育仔猪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相对于成猪而言,保育仔猪体表面积与体重之比较大,体内热量损失更快,而且保育仔猪皮下脂肪贮存较少,保温效果差,加上仔猪断乳时活动量大、饲料摄入量低,体内能量损失较多,所以要为保育仔猪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通常的要求是:3~4周的保育仔猪,其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6~28℃,至8~10周时,温度降至20 ~22℃。仔猪越小,温度要求越高、越稳定。有经验的饲养人员,很容易观察到仔猪温度的适宜程度,因为不同的温度环境下,仔猪的睡卧姿势、与地板的接触面积、拥挤程度表现不同。应该指出的是在监测仔猪的环境温度时,要注意人眼水平位置的温度要比仔猪所处位置的温度高2~4℃。
在给仔猪保温的同时,要注意温度的过渡变化,防止波动太大。从保育期开始,仔猪的环境温度要每周降低2℃,直到8~10周龄时降至20~22℃,温度骤然变化,对仔猪十分不利。有试验表明,保育舍内每天温度变化超过2℃时,将引起仔猪的腹泻和生产性能降低,如表6。
表6.温度变化对保育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生产性能 变化的温度 稳定的温度
(日变化>±2℃) (日变化<±2℃)
平均日增重(g/天) 306 344
饲料利用率 1.45 1.17
(2)湿度
保育舍内的湿度对仔猪的生活有很大影响,潮湿的地面和空气,不但使仔猪被毛紧贴于身体表面,破坏了被毛的空气隔热层,使身体散热增加,而且体表水分蒸发带走大量体热,使仔猪感觉更加寒冷,并且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病原微生物孽生繁殖,引发仔猪疾病,同时潮湿对炎热环境下的仔猪也有不良影响。保育舍内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5%~75%。
(3)贼风
保育舍内必须尽可能保持气流的稳定。0.2米/秒的可察觉气流将降低舍温3℃,这足以使仔猪感到寒冷。采用高床漏缝系统的保育舍内,贼风通常大于0.2米/秒。0.5米/秒的贼风通常可以穿通舍内许多圈栏,相当于降低舍温7℃。研究已经表明,暴露在贼风条件下的仔猪比不接触贼风的仔猪生长速度降低6%,饲料消耗增加16%。
(4)猪舍
高水平设计的猪舍和使用高质量的饲养设备,对保育仔猪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现代化养猪生产中,采用全封闭、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和降低腹泻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据统计,良好的饲养条件和设备可使仔猪保育期内每天多增重100克。
①栏位 很少有信息说明保育栏多大适宜,但保育仔猪过度拥挤是一个严重错误。仔猪拥挤时,饲料摄入量减少,猪的咬斗行为增加,个体间体重差异加大,一部分仔猪的生产性能会严重降低。据研究,超出推荐标准而增加每栏猪的饲养量会降低至少5%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常规的做法是每一窝或两窝仔猪占有1个保育栏,或者每个保育栏不超过16-20头仔猪,并保证每头仔猪占有0.2~0.4m2的面积。
②地面 猪栏内使用的地面可以影响仔猪对环境的感觉程度。仔猪会根据自己对温度和舒适程度的感觉来选择地面,仔猪入栏后,首先会选择感觉最舒适的地方躺卧,然后选择尽可能远的地方作为排泄地。有研究表明,与其它类型的地面相比,保育仔猪更愿意选择木板地面或塑料地面,因为这些地面首先让仔猪感觉更有利于保温。表7显示了不同地面类型仔猪对温度的有效感觉程度,这提醒生产者要采用一种以上的地面类型,以提供对仔猪更有利的躺卧区和排泄区。
表7.地面类型对仔猪有效温度的影响
地面类型 对有效温度的调整
湿的水泥地面 -10℃
干的水泥地面 -5℃
垫草水泥地面 +4℃
漏缝地面 -2℃
木板和塑料地面 +5℃
③采食与饮水系统 仔猪喜欢在靠近饲槽的地方躺卧,所以猪的饲槽通常安置在躺卧区附近,饮水器的位置通常和排泄区距离较近,虽然没有确切研究来证明饲槽和水槽的位置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但对饲槽和饮水器的其它要求却是明确的。保育仔猪断乳的第1周,每头猪应占有一个饲槽的位置。实践中,新断乳仔猪通常采用地面撒饲的方法,以保证每头仔猪都能吃上饲料,从第2周开始,允许2~3头仔猪共用一个槽位,采用自由采食的方法;饮水器要视每栏猪的数量而定,要求每6~8头猪有一个鸭嘴(或乳头)式饮水器,水流速度应为每分钟250mL。
3.疾病和其它因素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保育仔猪的免疫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加上断乳给仔猪带来的应激,很容易使保育期内的仔猪发生消化不良、下痢或其它疾病。疾病的发生不但降低仔猪的生产性能,甚至引起死亡。保育期内有过疾病经历的仔猪,其以后的生长性能也会受到影响,这种影响很可能一直持续到出栏。生产中可以通过加强营养和管理手段尽可能控制疾病的发生,但对仔猪疾病的预防(如免疫注射、饲料加药)和发现疾病时的及时治疗是不容忽视的。同时保育仔猪的日常管理也极为重要的,做好猪群的观察、生活习惯的训练,保证舍内的空气质量和环境卫生等,都是养好保育仔猪不可缺少的环节。
作者简介: 杜宗亮(1969-),男, 畜牧师,动物营养硕士。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良种猪育种中心技术部主任。
表2.保育仔猪生长速度的推荐值
周龄 体重(kg) 日增重(g) 周龄 体重(kg) 日增重(g)
3 6.0 271 7 16.4 486
4 7.9 271 8 20.3 557
5 10.3 343 9 24.8 643
6 13.0 386 10 30.0 743
表6.温度变化对保育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生产性能 变化的温度 稳定的温度
(日变化>±2℃) (日变化<±2℃)
平均日增重(g/天) 306 344
饲 料 利 用 率 1.45 1.17
来源:不详
- 2012-09-29勿用育肥料喂公猪
- 2012-09-20瘦肉型母猪繁殖力低的原因分析
- 2012-08-02促进母猪发情排卵的方法
- 2012-08-02怎样提高母猪繁殖率?
- 2012-06-25杜洛克猪的品种特征和生产性能有哪些
- 2012-05-07东北民猪——中国优秀生猪品种(图)
- 2012-05-02两广小花猪——中国优秀生猪品种(图)
- 2012-04-09挑选种猪首看繁殖性能
- 2012-01-11如何让繁殖母猪冬季排卵配种?
- 2011-12-30冬季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新技术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
- 谈谈母猪配种与繁殖问题 537
- 如何科学选购种猪 473
- 猪引入品种的选育与育种新技术的应用 209
- 母猪各个发情期的特点 150
- 影响饲料适口性的主要因素及改善措施 114
- 分娩后母猪常见疾病及其防治 103
- 给母猪配种时的注意事项 64
- 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及其改善策略 64
- 断奶母猪和后备母猪久不发情的原因与解 62
- 如何饲养好母猪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