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猪饲养管理中值得反省的4个问题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2-02-24 10:23
- 编辑:admin
- 来源:中国畜牧网
- 查看更多评论
随着猪场规模效应的显现,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猪群的分阶段饲养已被广泛采纳,各阶段之间的相关性也被大家所认可,保育猪正好处在配产效益的延续和为育肥打好基础,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关键阶段。怎样使保育阶段的生产成绩接近或达到理想水平,下面的几个问题值得大家反省:
1. 保育猪的全进全出
虽然猪群的全进全出已被广大猪场管理者所认同,但由于猪舍设计不合理,生产安排不协调,导致全进全出难以真正实现。尤其是一些老猪场的大保育舍中,一般都有几个批次,且日龄相差较大的猪群。这些猪群同处一舍,给日常的饲养管理带来困难,比如栏舍的彻底清洗的程度不够,空栏消毒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给疾病的交叉传播创造了条件。而保育阶段正好是猪的被动免疫减弱、主动免疫产生的交替阶段,这就使得断奶仔猪的健康成长得不到保证。此时的全进全出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2. 保育舍内环境的控制
由于断奶仔猪对低温的敏感,使保育舍的保温工作成为日常管理的重点,在舍内温度低于26℃时进猪前的舍内升温成应准备工作之一。同时,应当注意舍内通风换气,特别是在保育后期,通风换气量是前期的32倍以上。而现在正值冬季,为防止贼风和落实保温措施,使室内密闭,如不注意适时通风就会造成舍内氨气和其它有害气体浓度升高,为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提供了诱因,使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生产成绩下降。
3. 疫苗注射引起的猪群应激
为保证猪场群体健康水平,提高猪群的免疫力,疫苗的应用深得大家青睐。虽然各场疫苗的选择和免疫程序的制定各不相同,但保育阶段的接种次数一般都不少于三次。频繁的免疫注射使仔猪在接受断奶、环境改变、重新组群的应激之后,仍处于一个高度应激的环境之中。应激带来的效益下降是不可估算的。所以,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的制定与免疫注射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4. 保育阶段的数据统计与问题分析
有报道认为仔猪在8周龄以上已经达到了快速生长期,而从8周龄到出栏的生长率在保育阶段已被确定。如果仔猪在保育的生长加速期受到影响而延迟生长,那育肥期的生长将受到持续影响。这就需要一系列的数据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并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出保育猪生长受阻的根源和及时解决,让损失降低到最小值。所以应注意平时数据的登记与积累,它将会指导以后的生产工作。
当然,保育猪所面临的特定生活环境与其生长特性,让我们猪场工作者对保育阶段的日常饲养管理细节都不可忽视,只有这样,保育猪的生产水平才能有所提高,猪场的综合效益才能最大化。
-
声明: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广东养猪信息网”的文、图、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如转载广东养猪信息网的稿件,请注明转载“广东养猪信息网”。本网站资料仅供参考,若资料与原文有疑,请以原文为准。
- 2012-09-10猪喂干粉料、湿拌料、颗粒料优缺点
- 2012-08-16这些饲料喂猪防中毒
- 2012-07-26米糠喂猪的禁忌
- 2012-07-19夏季养猪 巧用青饲料
- 2012-07-17浅析中国猪群亚健康的五大根源
- 2012-07-13养猪饲料原料的几种掺假鉴别方法
- 2012-07-04夏季处理霉变猪饲料有十招
- 2012-06-20从猪的日常习性中发现饲料超标问题
- 2012-06-13干湿混合生饲料喂猪效果好
- 2012-06-08育肥猪饲料不宜喂母猪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发表评论 | ||||
|
- 养猪要重视光照作用和管理 720
- 我国养猪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02
- 规模猪场种猪质量控制系统 420
- 防治高热病 以不变应万变 378
-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诊治体会 373
- 规模猪场防暑降温工作阶段小结 326
- 后备种母猪选留和饲养你有何绝招? 312
- 如何净化猪场环境 311
- 猪的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有哪些 273
- 猪发生病毒性腹泻怎么办?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