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新闻

猪腹泻病防控经验谈

  • 点击:
  • 日期:2013-03-04 15:13
  • 来源:河北裕丰

腹泻病防控经验谈
闫恒普,王文艳
(河北裕丰京安养殖有限公司,河北 衡水053600)

  自2009年10月份以来,我国从南至北,不分规模大小,大部分养猪场都不同程度的发生以初生至7日龄哺乳仔猪为主的猪腹泻病,发病之普遍,病死率之高,实属罕见,给养猪业带来了很大损失。笔者自2009年10日至2012年5月,先后对4个省27个养猪企业(场)的发病情况随机进行了调查和处置,现将所掌握的发病情况、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做一总结,与同行交流。由于水平所限,各场实际情况差异,难免有不妥之处,仅供参考。

  1 临床表现形式

  近来猪腹泻的临床表现和以前有所不同,具体有以下3个特点。

  (1)母猪和肥育猪只临床表现症状轻微。一般是肥育猪先发病,但发病率很低,有的零星发病,有的是部分发病,不像以前暴发;母猪临床发病率很低或根本不发病,而初生仔猪发病严重。但在所调查的发病场发现,哺乳仔猪发生“猪流行性腹泻”前几周或几天,母猪或肥育猪群的猪只,都有不同程度发生腹泻。母猪和哺乳仔猪同时发病的很少。

  (2)哺乳仔猪发病率、病死率高。初生至5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几乎100%,病死率也在70%~100%。大部分发病仔猪整齐度、初生重都很好。出生7天以上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一般在30%~70%,呈现随发病日龄的增大而病死率下降,有明显的日龄抵抗现象。

  (3)季节性发病规律发生了改变。以前所谓的“猪流行性腹泻”或“传染性胃肠炎”都是当年的10月份至次年的2月份暴发,多呈一过性地方性流行。现在是夏天也有发生,5月份天气已很热了还在流行。更有甚者,有的场阶段性反复发病,呈规律性发病,每隔3~4个月就流行1次。

  2 临床症状

  母猪主要表现轻微的一过性拉稀,粪便呈草黄色或绿色稀粥状,食欲减少,不愿活动,一般3~7天恢复,体温正常,很少死亡。一般不引起流产。哺乳母猪有的表现泌乳不足或缺乳。 

  保育猪和肥育猪与母猪表现相似。 

  哺乳仔猪在出生后最早8小时开始,突然呕吐,继而拉黄色水样稀粪,有腹疼表现,病猪迅速脱水消瘦,衰竭而死。3日龄以内哺乳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几乎100%,5~7日龄以后发病猪死亡率在30%~70%。随着日龄的增加而死亡率下降。

  3 实验室诊断结果

  自2009年10月份至2012年5月份,通过对27个规模化养猪场2042个样本(其中棉签927个,仔猪1115头),经中国农业大学(杨汉春教授)以及山东、河北、南京、天津等有关实验室的检测,主要病原为:①猪流行性腹泻病毒76.8%,②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13.4%,③大肠杆菌38.7%,④轮状病毒(健康猪、发病猪均带毒),⑤9个猪场确定饲料质量有问题,占猪场数的30%。多数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或交替发生。只检出“流行性腹泻病毒”病原的只有3个场。

  4 发病原因

  根据临床表现形式的改变、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变化,结合实验室鉴定结果分析,对引起当前腹泻病的主要原因归结如下。

 (1)病毒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为主,“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伪狂犬病病毒”、“蓝耳病病毒”等也存在。
 (2)细菌病主要是大肠杆菌病(黄、白痢)。
 (3)有的猪场建筑结构不合理、设备简陋,闷热潮湿或寒冷潮湿,通风状况不好,空气质量恶劣。
 (4)管理模式不合理。如不能真正做到全进全出、防止交叉感染:防疫不严,饲养员每天各栋蹿,虽然有消毒盆,但用具器械、鞋子、衣服、手臂等都不能有效消毒;售猪时饲养人员接触拉猪车而将疫病带入场内。
 (5)因饲料质量和营养问题引起发病。如有5家饲料发霉变质,其中2家“脱霉素”添加至5~10千克/吨,产后母猪无乳,引起哺乳仔猪拉稀;还有3家因母猪饲料配合不合理,能量和蛋白质过高、粗纤维过低,引起哺乳仔猪营养性拉稀;还有1家是改用全小麦饲粮,由于母猪饲粮配方设计不当而引起哺乳仔猪拉稀。
 (6)“发酵床”猪舍养猪,一旦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将无法防控。最典型的1个场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2年的时间平均每3个月左右发病1次,发病后就“返饲”。该场母猪舍也为“发酵床”,开始是临产母猪先发病,将病原带入产房、污染环境而引起哺乳仔猪发病。经检测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虽然返饲也不能控制发病,因环境被病毒污染而连续不断发病。无耐,后来被迫将母猪含改造为堆体限位栏,同时加强防疫卫生和消毒,综合控制,而停止发病。2012年再未发病。

  5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见表l。

  表l猪腹泻病的鉴别诊断

腹泻原因
发生腹泻猪只
粪便性状
病死率
猪流行性腹泻
各阶段都可发生,呈地方性流行
拉黄色或灰绿色样稀粪,仔猪先吐后拉
母猪、保育、肥育阶段猪只很少死亡,5日龄以内的仔猪病死率几乎为100%
猪伪狂犬病
哺乳仔猪
哺乳仔猪拉蛋清样粪便,有黏性
病死率几乎100%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哺乳仔猪,保育仔猪,中、大猪
发病后期拉黄色稀便,后肢无力、摇摆、同时耳朵发紫
病死率100%
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黄痢
1-3日龄哺乳仔猪
拉粥样黄色稀粪,有的呕吐
病死率30%-70%
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白痢)
7日龄至断奶前的哺乳仔猪
拉白色粥状稀粪
病死率5%-30%
母猪营养问题
1-7日龄哺乳仔猪
哺乳仔猪拉黄色水样稀粪,有的吐白色乳瓣,豆腐状,但调换母猪或早断奶就可恢复
病死率50%-100%

  6防控措施

  根据目前“猪腹泻病”的发病原因呈多样性,多病原混合感,临床不好分辨的特点,再则哺乳仔猪发病日龄小,抵抗力低.没有治疗时间,必须采取综合防制,认真分析病因,鉴别诊断,因场因猪施治,方可取得理想效果。

   (1)隔离。①规范猪群管理,真正做到全进全出。②规范人员管理,控制人员流动、定员定岗、不准穿插操作。③所有工具不准混用。④员工下班后不准混住。⑤所有辅助工不准穿插工作。⑥拉猪车辆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后方可到售猪台装猪,装猪人员装车前、后必须换衣服洗澡。

   (2)消毒。①员工出入生产区必须洗澡消毒,更换衣服、鞋子,出入猪舍门口必须踏消毒盆。②母猪上产床前,产床及所有设备、器械彻底清洗消毒。③母猪上产床前必须彻底清洗其身体消毒,上产床后每天清洗及消毒1次、连续3天、产前12小时每隔3个小时乳房擦拭消毒1次。④所用器械每个产仔舍独立清洗消毒。⑤所有垃圾、垫料使用后焚烧,做无害化处理。

  (3)环境控制。①各阶段猪只饲养环境一定达到标准,做到干净、干燥、冬暖夏凉、通风换气。②产仔舍环境温度保持在22~23℃,1~7日龄仔猪环境温度保持在30~32 ℃。③保育猪转入后l~7天温度保持在28~30℃,相对湿度在65%~75%。   

  (4)免疫。①母猪产前40天、产前15天各注射1次“大肠杆菌三价灭活疫苗”1头份。②全群母猪每3个月每头注射4毫升“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

   (5)改变营养及药物防控。①改变母乳营养结构:母猪产前30天至产后21天,饲料内添加“奥来可”『冀饲预字(2011)395006,河北威远公司生产】500~l 000克/吨。②饲料发霉变质不可使用,为改善母猪营养,其饲料中可添加维生素C 300克+碳酸氢钠1千克+葡萄糖粉l千克/吨,每月7天,也可在产前7天至产后21天饲料内添加。③大肠杆菌病:3天以内发病,仔猪出生后首先口服硫酸庆大霉素4万单位/头,然后吃初乳,同时母猪产后第2天每次日服复方新诺明片5片+苏打片10片,每天2次,连用5天。④仔猪出生7天以后补料拉稀,加一些助消化药,如饲料添加酵母粉l千克/吨,连用7天。⑤哺乳仔猪出现拉鸡蛋清样稀便并出现神经症状,疑似伪狂犬病”,可用“伪狂犬病基因缺失弱毒苗”滴鼻。

  (6)应急措施。强化感染返饲:①一般肥育猪先发病,将其粪便收集起来撒入母猪含,让母猪快速感染,以达到产前产生母源抗体保护初生仔猪。②如已发病,可用发病10小时以内仔猪的小肠研磨加纯净水稀释,饲喂产前15天以上的母猪,强化感染。每头仔猪的病料喂3头母猪,连用3天。此种方法临床效果比较理想,但容易污染,造成猪群反复发病,采用此方法同时要配合综合防控措施。  

  体会:随着猪只品种遗传改良、环境控制、饲养模式的改变以及营养优化,将其视为生产商品,一些措施向极端发展。由此疫病的表现方式和发病规律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给人们一个错觉,本来简单问题复杂化,一旦出现问题就向极端考虑。历年的临床经验证明,该病通过采取综合的防控措施能够有效防制,达到理想的效果。

    (编辑:admin)
    猪腹泻病防控经验谈-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1)
     
    50%
    踩一下
    (1)
     
    50%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