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氯前列烯醇控制母猪白天分娩
- 点击:
 - 日期:2012-11-05 09:05
 - 来源:《广东养猪业》
 
利用氯前列烯醇控制母猪白天分娩的效果观察与分析
 
摘要:通过新丰板岭原种猪场八年来利用氯前列烯醇控制待产母猪白天分娩的技术数据分析,发现使用该技术后,母猪白天分娩率为90%左右,仔猪压死和死胎比例减少,断奶母猪一周内发情率89%,并且生产正常,效果显著。
关键词:氯前列烯醇;白天;分娩
针对母猪晚上分娩的比例比较大,造成值班人员工作辛苦、初生仔猪压死现象突出、母猪难产难以发现的情况,新丰板岭原种猪场(原广东省板岭原种猪场)从1998年年开始开展用氯前列烯醇控制母猪白天分娩的小规模试验,由于其他原因,后停止一段时间,2003年又做了一年的试验,两次的试验,效果显示显著,可以很大程度上让待产母猪在白天分娩,减少了仔猪被压死的数量,也有利于难产母猪的处理。2004年开始,全场待产母猪分娩前全部注射氯前列烯醇,使用至今,效果分析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氯前列烯醇
2004年至2006年,使用的是上海计划生育研究所生产的氯前列烯醇;2007年至2011年,使用的是宁波第二激素厂生产的兽用氯前列醇钠注射液(PG),曾用名:多宝素该品为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F2α同系物,具有强大的溶解黄体作用,能迅速引起黄体消退,并抑制其分泌;对子宫平滑肌也具有直接兴奋作用,可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子宫颈松弛,可用于妊娠猪的同期分娩,以及治疗产后子宫复原不全、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和子宫蓄脓等。
1.2 适用对象
全场所有待产的母猪。
1.3 用法与用量
母猪预产期前一天上午9:00-10:00,用16×38的长针后海穴(母猪尾根与肛门之间的凹陷处)注射一支(2ML)氯前列烯醇。
1.4 饲养管理方法
按原有的饲养管理规程、免疫程序、饲料配方进行饲养管理,并根据具体情况和疾病流行情况等适当做出修改。
1.5 数据统计时间
2004年1月~2011年12月。
2、结果与分析
2.1 母猪白天分娩情况(见表1)
| 
             表1 母猪白天分娩情况     单位:头、%  | 
        |||||
| 
             年度  | 
            
             分娩总 头数  | 
            
             白天分 娩数  | 
            
             白天分 娩比例  | 
            
             晚上分 娩数  | 
            
             晚上分娩比例  | 
        
| 
             2004  | 
            
             2365  | 
            
             2182  | 
            
             92.26  | 
            
             183  | 
            
             7.74  | 
        
| 
             2005  | 
            
             2439  | 
            
             2240  | 
            
             91.84  | 
            
             199  | 
            
             8.16  | 
        
| 
             2006  | 
            
             2203  | 
            
             2039  | 
            
             92.56  | 
            
             164  | 
            
             7.44  | 
        
| 
             2007  | 
            
             1586  | 
            
             1390  | 
            
             87.64  | 
            
             196  | 
            
             12.36  | 
        
| 
             2008  | 
            
             2090  | 
            
             1881  | 
            
             90.00  | 
            
             209  | 
            
             10.00  | 
        
| 
             2009  | 
            
             2113  | 
            
             1975  | 
            
             93.47  | 
            
             138  | 
            
             6.53  | 
        
| 
             2010  | 
            
             2350  | 
            
             2165  | 
            
             92.13  | 
            
             185  | 
            
             7.87  | 
        
| 
             2011  | 
            
             2305  | 
            
             2137  | 
            
             92.71  | 
            
             168  | 
            
             7.29  | 
        
| 
             合计  | 
            
             17451  | 
            
             16009  | 
            
             91.74  | 
            
             1442  | 
            
             8.26  | 
        
八年来,通过后海穴注射氯前列烯醇控制母猪白天分娩的工作没有间断,效果也比较显著,基本上有90%以上的分娩母猪能控制在注射后的第二天(预产期)下午4:00前分娩,并且大部分集中在上午,使工作人员接产方便,易于对初生仔猪进行护理,晚上也不在另外安排值班人员专门接产,只是组内饲养员轮流值班到晚上9:00,主要观察仔猪、保温及处理突发问题,既节约了人工,又提高了效益。而2007年的白天分娩率比较低,主要是由于当年猪场整体搬迁,人手比较紧张,估计有漏打的现象存在;2008年,晚上分娩的比例也比较大,应该与刚从温暖的东莞搬到山区而形成的保温效果差且遇到持续时间比较长的严重的严寒天气有关。
2.2 仔猪死胎及压死情况(见表2)
| 
             表2 仔猪死胎及压死情况      单位:头、%   | 
        ||||
| 
             年度  | 
            
             死胎占总产仔数比例  | 
            
             活产仔数  | 
            
             断奶前 压死数  | 
            
             压死比例  | 
        
| 
             2004  | 
            
             3.57  | 
            
             24548  | 
            
             211  | 
            
             0.86  | 
        
| 
             2005  | 
            
             3.42  | 
            
             25707  | 
            
             419  | 
            
             1.63  | 
        
| 
             2006  | 
            
             2.89  | 
            
             24233  | 
            
             334  | 
            
             1.38  | 
        
| 
             2007  | 
            
             5.03  | 
            
             16177  | 
            
             391  | 
            
             2.42  | 
        
| 
             2008  | 
            
             4.16  | 
            
             20954  | 
            
             683  | 
            
             3.26  | 
        
| 
             2009  | 
            
             3.87  | 
            
             21602  | 
            
             326  | 
            
             1.51  | 
        
| 
             2010  | 
            
             2.32  | 
            
             24839  | 
            
             333  | 
            
             1.34  | 
        
| 
             2011  | 
            
             2.54  | 
            
             24702  | 
            
             104  | 
            
             0.42  | 
        
| 
             平均  | 
            
             3.47  | 
            
             22845  | 
            
             350  | 
            
             1.53  | 
        
分娩时死胎的比例,整体上在正常范围内,但2007年的比例比较高,主要由于一部分怀孕母猪经历了长途运输、人手紧张的原因,甚至有的整窝死胎;压死仔猪的比例,与没有注射氯前列烯醇时相比,明显下降,并且压死的仔猪多以畸形、弱仔为主。另外,这种效果也应该与饲养员的责任心增强有关,由于从2003年开始实行岗位责任制,大家的收入明显提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也显著提高了。
2.3 断奶后母猪的发情(见表3)
| 
             表3 断奶母猪发情情况        单位:头、%  | 
        |||||
| 
             年度  | 
            
             断奶母猪总数  | 
            
             3天内发情比例  | 
            
             3~7天发情比例  | 
            
             8~30天发情比例  | 
            
             其他比例  | 
        
| 
             2004  | 
            
             2287  | 
            
             3.48  | 
            
             84.69  | 
            
             6.83  | 
            
             5.00  | 
        
| 
             2005  | 
            
             2402  | 
            
             2.58  | 
            
             87.73  | 
            
             7.23  | 
            
             2.46  | 
        
| 
             2006  | 
            
             2233  | 
            
             5.69  | 
            
             82.34  | 
            
             7.84  | 
            
             4.13  | 
        
| 
             2007  | 
            
             1594  | 
            
             3.02  | 
            
             76.08  | 
            
             10.45  | 
            
             10.45  | 
        
| 
             2008  | 
            
             1993  | 
            
             2.88  | 
            
             83.64  | 
            
             9.31  | 
            
             4.17  | 
        
| 
             2009  | 
            
             2190  | 
            
             10.56  | 
            
             86.14  | 
            
             1.26  | 
            
             2.04  | 
        
| 
             2010  | 
            
             2214  | 
            
             8.21  | 
            
             81.77  | 
            
             4.35  | 
            
             5.67  | 
        
| 
             2011  | 
            
             2285  | 
            
             12.03  | 
            
             84.04  | 
            
             2.16  | 
            
             1.77  | 
        
| 
             平均  | 
            
             2150  | 
            
             6.06  | 
            
             83.30  | 
            
             6.18  | 
            
             4.46  | 
        
断奶后母猪的发情,相对集中在3~7天,占了83.3%,而断奶一周内的发情比例为89%左右,比较正常;2007年的正常发情比例偏低,主要应该还是由管理原因造成的;其他比例中,也有断奶后两个月不发情的,也有同一批断奶母猪中大部分母猪发情异常的,但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发生在炎热的夏季、并且降温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人为地因素比较大。
2.4 淘汰母猪中因子宫炎淘汰的比例(见表4)
| 
             表4 淘汰母猪中子宫炎的比例   单位:头、%  | 
        ||||||
| 
             淘汰原因  |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 
            
             合计        | 
            
             比例  | 
        
| 
             肢蹄原因  | 
            
             96  | 
            
             125  | 
            
             67  | 
            
             87  | 
            
             375         | 
            
             13.84  | 
        
| 
             年老(8胎及以上)  | 
            
             188  | 
            
             212  | 
            
             516  | 
            
             559  | 
            
             1475        | 
            
             54.45  | 
        
| 
             子宫炎  | 
            
             29  | 
            
             38  | 
            
             72  | 
            
             19  | 
            
             158         | 
            
             5.83  | 
        
| 
             疾病  | 
            
             53  | 
            
             38  | 
            
             48  | 
            
             87  | 
            
             226         | 
            
             8.34  | 
        
| 
             难产  | 
            
             43  | 
            
             29  | 
            
             58  | 
            
             72  | 
            
             202         | 
            
             7.46  | 
        
| 
             屡配不孕  | 
            
             14  | 
            
             34  | 
            
             63  | 
            
             19  | 
            
             130         | 
            
             4.80  | 
        
| 
             其他原因  | 
            
             22  | 
            
             47  | 
            
             39  | 
            
             35  | 
            
             143         | 
            
             5.28  | 
        
| 
             合计  | 
            
             445  | 
            
             523  | 
            
             863  | 
            
             878  | 
            
             2709        | 
            
             100.00  | 
        
结果表明,2004—2011年,年均存栏生产母猪1015头(以纯种长白、大白、杜洛克为主),8年全场共淘汰母猪2709头,年均淘汰率33.36%,比正常水平(25%~30%)略微偏高;以季节划分,第一、二、三、四季度分别占16.43%、19.31%、31.86%、32.41%,第三季度、第四季度明显高于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以淘汰原因划分,年老、肢蹄原因、子宫炎、疾病、难产、屡配不孕、其他原因分别占54.45%、13.88%、5.87%、8.36%、7.47%、4.80%、5.16%,除年老原因正常淘汰外,肢蹄引起的淘汰为最主要的淘汰原因,而子宫炎的发生比例,与以前占淘汰母猪比例的10%以上相比,明显减少。

3.4 使用氯前列烯醇控制母猪白天分娩,母猪的预产期一定要准确。不准确的预产期,可以误导饲养员注射氯前列烯醇后产生严重的后果:提前的可能仔猪还没有发育完全,生出来的仔猪不健康或很快死亡;推后的,可能晚上分娩的多,或死胎增多,特别是炎热的夏季,推迟一天分娩,死胎就会增加一些,因此,母猪配种时间、预产期一定要准确才能使用这种方法,否则,宁愿让其自然分娩,也不能使用。
作者:吴同山1  吴云燕2  胡毅军1,1东莞市畜牧科学研究所 ; 2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
 
- 2018-04-18规模场六成母猪遭遇便秘,其实解决起来并不难
 - 2017-11-30深冬季节,对母猪便秘束手无策,这几个防治方法你做到了吗?
 - 2016-05-28对付母猪便秘的妙招!这讨论太实用了!
 - 2016-02-02仔猪腹泻和母猪奶水有关
 - 2016-01-26养猪人,要充分重视仔猪母源性腹泻
 - 2015-11-26母猪奶水关乎仔猪是否腹泻
 - 2015-09-2411个母猪便秘的原因与防治
 - 2015-07-08如何治疗母猪便秘?
 - 2014-06-30仔母猪腹泻大便带血
 - 2013-04-27母猪胚胎死亡、化胎流产、吃仔的预防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