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高热病的病因分析
- 点击:
- 日期:2012-07-04 15:21
- 来源:百度文库
猪高热病的病因特别是病原已成为兽医学术界、养猪界关注的焦点,许多科研机构、院校的专家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农业部已明确指出“疫情主要是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引起的”,并制订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病原学指标规定“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分离鉴定阳性或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阳性,即可确诊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虽然兽医界对此有不少争议,但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证实有其它新病原的存在。
1、“猪高热病”的病原主要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多种病毒和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猪只机体在病毒或霉菌毒素、不良饲养条件等多个免疫抑制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猪群免疫失败,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多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传染性疾病。猪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圆环病毒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和霉菌毒素、不良的饲养管理引起的应激反应等主要的免疫抑制因素导致猪只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力降低,猪只注射疫苗后抗体水平仍然较低,诱发猪瘟、猪伪狂犬、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猪流感、多杀性巴氏杆菌、猪副嗜血杆菌、猪链球菌-Ⅱ型、猪胸膜肺炎放线性杆菌、大肠杆菌、霍乱沙门氏菌、支原体属(包括肺炎支原体、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等多种病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使大部分发病猪场损失惨重。许多猪场病死猪同时存在多种病原,也有个别猪场以2~3种病原为主。
2、使用抗生素泛滥所致,自1949年首先在仔猪和雏鸡饲养中使用抗生素以来,饲用抗生素的应用已有近60年的历史,随着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家畜的疾病也越来越复杂,兽药和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量也日渐增加。诸多人士认为添加抗生素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这一观念还是不可否认的,但是用药剂量及用药成分已是无法控制,因此导致的作用以及价值分别不等。抗生素在较小用量下可使动物促生长,在适当用量时具有预防疾病的发生,在正常的用量下具有治疗疾病之作用,在长期较大剂量使用下具有抑制免疫正常功能,破坏自身免疫力,(据国内外多篇文章报道)使免疫器官如脾脏,淋巴肿大、坏死,丧失正常免疫功能,导致一系列病毒、细菌在体内迅速变异、复制,产生大量疾病的发生。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玉米收购和加工和饲料贸易方式的改变,饲料储存和运输的时间延长,为饲料中霉菌的生长和霉菌毒素的产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霉菌生长的同时,造成了饲料中大量的维生素及营养成分被霉菌吸收和破坏,猪只摄入霉菌毒素后,不能够被体内杀死和代谢,免疫器官被抑制,各个器官出现病变,丧失正常功能,疫苗接种效果不理想,猪群抗体偏低;而目前猪场使用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大部分起不到较好作用,少数产品只能吸附黄曲霉素,对玉米赤霉烯酮、单端孢霉烯(T-2毒素)、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伏马酸)的吸附效果差,导致一些猪场虽然已用了霉菌毒素吸附剂,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4、对猪群卫生、保健工作重视程度不足。许多中、小型猪场为了节约成本,降低猪群药物成本,减少消毒、保健、驱虫和疫苗接种的内容步骤,并使用质量较差的兽药和饲料原料,猪群营养不良,猪群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导致疾病的发生。
5、许多猪场猪舍饲养密度过高、通风能力差,猪群容易发生应激而引起抵抗力下降,加上秋、夏季天气较为炎热,导致饲料中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氧化而失效,部分饲料铜含量严重超标,高铜氧化破坏维生素营养,猪群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
6、部分猪场在饲料中长时间超量添加利巴韦林、金刚烷胺抗病毒西药或磺胺类等毒副作用较大的药物,导致猪群耐药、中毒导致抵抗力下降,丧失机体正常免疫功能。
- 2013-06-08防治猪高热病 以不变应万变
- 2013-03-27中药方法治疗猪高热病
- 2012-09-03防治高热病 以不变应万变
- 2012-07-04猪高热病中兽医之降热途径
- 2012-07-04中兽医对猪高热病的认识理解
- 2012-07-04防治猪高热病要避免被忽悠
- 2012-07-04治疗猪高热病药物使用误区
- 2012-07-04猪高热病临床控制应注意的问题
- 2012-07-09猪高热病的典型操作技术
- 2012-07-04暴发猪高热病时的控制措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