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防控重点来了!猪场可以这样选择疫苗……
- 点击:
- 日期:2017-10-24 09:10
- 来源:动物防疫一线
秋季是口蹄疫的高发期,也是防控口蹄疫的重点时期。目前疫苗免疫仍是有效控制口蹄疫流行的首选措施。在疫苗免疫上,养殖户存在着许多的疑惑,如:如何选择疫苗(O型、A型)?口蹄疫防控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为解决这些问题,《动物防疫一线》采访了广东省动物防疫监督总所退休高级兽医师、现任广东省动物防疫物资储备中心技术总监任裕其。以下是他的解答:
任裕其
口蹄疫毒株虽然没有禽流感毒株复杂,但同样存在多型性、毒株变异,而且疫苗免疫原性差等特点。目前疫苗免疫仍是有效控制口蹄疫流行的首选措施。而免疫后能否获得高免疫抗体,关键是疫苗质量,而口蹄疫灭活疫苗质量的关键在于抗原含量。
我国从2013年9月1日起将口蹄疫疫苗效力检验标准由每头份3PD50提高到6PD50,但由于疫苗有效抗原含量都是在1ug/mL以下,达不到机体产生有效抗体的要求,大部分猪只需连续3次以上免疫才能产生一定水平的抗体,但维持时间也非常短,这种情况已被广东省连续6年的评价试验结果所验证。最近几年,厂家承诺供应广东省的口蹄疫疫苗有效抗原含量在1.5ug/mL以上,我们对政府采购疫苗质量加强监管力度,对口蹄疫全病毒灭活疫苗调前调后每一批必须检验,146S有效抗原含量低于1.5 ug/mL的不能调入,调入后复检达不到要求的全数退货。近年广东省政府采购的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二免后21天抗体合格率基本能达到70%以上。但我们实验检测证实,大部分猪只在150天龄时抗体水平已下降到1:32以下,难以抵抗口蹄疫野毒的攻击。
从2012年开始,生产口蹄疫苗的五大厂家,陆续向市场推出效力检验标准每头份12PD50以上的O毒株和双毒株(O+A)口蹄疫疫苗。经市场使用后验证,146S单毒株有效抗原含量>6ug/mL的口蹄疫疫苗在猪只二免后21天抗体合格率能达到100%。我们从2015开始对在广东省有流通的这类市场疫苗进行了监测与比对后发现,免疫效果总体上比政府采购的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要好。原因是它的有效抗原含量是政府采购苗的3倍以上。一些质量稳定的市场疫苗在二次免疫后,猪只185天时抗体合格率依然能达到80%以上,但也有一些厂家的市场苗与我们近2年政府采购的疫苗差不多,还有一些厂家的市场苗(或不同批次)甚至比政府采购的要差得多。这主要是因为口蹄疫疫苗在浓缩和杂蛋白去除过程中,由于各个厂家的生产工艺技术和使用的原材料有所差异,因此,有些疫苗有效抗原含量在有效期之前还保持一定的水平,但有些疫苗或批次经过一定的时间保存后,有效抗原含量有可能就下降到难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水平。导致不同市场苗免疫效果有差异,甚至比政府采购的疫苗要差。
另外,在流行的口蹄疫毒株方面,中国猪O型口蹄疫疫苗毒株主要有五个,分别是OR/80(广西融水)、OZK/93(河南周口)、OS/99(陕西泛亚株)、JMS/00(黑龙江佳木斯)、BY/2010(广东白云区)也叫MYA/98(缅甸/98),从我国参考实验室监测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流行的口蹄疫O毒株主要是MYA/98株(缅甸/98)。对于A型口蹄疫,2013年2月18日茂名市某猪场发生A型口蹄疫疫情,当年2月27日,经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确诊后,近年多个省份也有出现了猪A型口蹄疫疫情,原本对猪不敏感的A型毒株,通过变异和毒力增强,对猪的威胁也越来越大了。据我们了解,去冬今春以来,广东省一些猪场使用了单毒株(O型)口蹄疫疫苗后,O抗体合格率100%,但依然出现疫情,使用O+A疫苗后,疫情很快得到控制,虽然没有进行病原确诊,但我认为A型口蹄疫病毒已经对猪群造成非常大的威胁。
口蹄疫在我国列为一类传染病,国家推荐的口蹄疫免疫程序是4~6周为首免1mL/头,相隔3~4周再进行二免2mL/头,这是许多学者、研究单位根据我国当时猪群的现状和检测结果而制定的免疫程序。但我认为在目前大多数规模场高母源抗体情况下,采取这种免疫程序是否适合值得探讨。根据猪群的中和抗体确定首免日龄无疑是最科学的方法,但有多少养殖场(户)能做到呢?况且在一个猪群中总有相当部分猪只母源抗体消退得较快,我们对近年评价试验的猪群免疫前进行检测,32天龄前母源抗体阳性率接近100%,但54天龄时则下降到70%左右,假如该猪群首免日龄设定为70天龄,要在100多天龄时才能产生有效免疫抗体,在50~100天龄这段时间,该猪群已有30%以上的猪只存在感染口蹄疫野毒而暴发疫情的巨大风险。我们多年的比对试验结果表明,只要疫苗中抗原含量达到一定水平,母源抗体对疫苗免疫效果的干扰问题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在疫苗使用方面,我个人认为:如果猪场防控条件非常好,周边一直以来又没有出现过疑似A型疫情,可以选择政府采购的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成本可减少80%),母猪4次/年,肉猪3次(60、81、130天各一次),剂量均为2mL/次,也可以选择评价较好的厂家市场苗,免疫次数可减少一次。如果猪场防控条件非常差,区域养殖密集,周边又经常出现过疑似疫情,同时感觉会受A型口蹄疫威胁,那么可以考虑免疫O+A的口蹄疫市场疫苗,母猪3-4次/年,肉猪2次(60-70、90天各一次)。
另外,除口蹄疫之外,引起口、蹄出现水泡的还有水泡病、水泡性口炎和水泡性疹等。去年至今我们又发现多例非以上病原引起的以口、蹄出现水泡或溃疡为特征的临床病例,最后确诊是由塞尼卡病毒引起的。因此,当猪群口、蹄出现以水泡性为特征的临床病例时,除了检讨口蹄疫的综合防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外,应尽快确认病原,以免误判、延误和采取不必要的防控措施,造成更大的损失。
文丨王诗虹
节选自《动物防疫一线》2017年第5期
- 2019-04-30根除非洲猪瘟病毒关键:猪场防治软蜱措施!
- 2018-07-04不可掉以轻心!云南、广西各发生一起猪O型口蹄疫疫情
- 2018-05-022017年口蹄疫等多种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检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 2018-04-102018年第一季度7种常见猪场传染病病原监测数据分析及防控建
- 2018-02-282017年猪病检测大数据分析解读及2018年防控建议
- 2017-08-22猪场抗体检测意义、采样及结果分析
- 2017-04-1711省3月份猪病检测总结:预警繁殖障碍性病、伪狂犬、猪场产房
- 2017-02-28杨汉春:2016年猪病流行情况与2017年流行趋势及防控对策
- 2016-12-01秋冬季节猪场保育阶段的高发病---水肿病,防治有何高招?
- 2016-09-09不同猪场养殖模式下猪多发性疾病流行情况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