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好哺乳仔猪的六大关键环节
- 点击:
- 日期:2013-05-06 09:54
- 来源:互联网
一、初生仔猪的保温
仔猪产后48~72h能保持体温恒定是非常重要的,在冬季应特别注意产后48h内的保温工作。具体保温措施可采用在母猪舍内设一个长宽各60~80cm的护仔间,铺上垫草,安装灯泡,以提高舍温。前3d待仔猪吃饱后放进护仔间,3d后就可以让仔猪自行出入,这样既能保持仔猪体温恒定,又能有效防止母猪压死仔猪。
二、吃足初乳
仔猪产后2h以内应马上吃上初乳,初乳的特点是蛋白质含量高,并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和白蛋白,镁盐、铁、VA、VD、Vc的含量也较常乳高,仔猪及早吃上,可大大提高仔猪的抗病力,同时又能促进胎粪排出。
三、固定奶头
仔猪在生后几天,就会养成在固定乳头吃乳的习惯,固定乳头一般采用"抓两头,顾中间"的办法,即就是把一窝中最强的、最弱的、最爱抢乳的控制住,强制其吃指定的奶头,一般经过2~3d就可达到固定的目的。固定乳头能保证全窝仔猪获得均匀的发育,减少弱小仔猪的死亡。
四、加强母猪哺乳期饲养管理,提高仔猪的抵抗力,防止仔猪下痢
下痢是仔猪的常见病,它可分为黄、白、红痢3种,尤以白痢多发。仔猪白痢病是由大肠肝菌引起的,以拉白色稀便为特征的胃肠道传染病。引起仔猪白痢的原因有:一是哺乳母猪饲养管理不当,日粮内的精料比例过大,青饲料不足,造成分泌乳汁中脂肪含量较高,仔猪食后不易消化;二是猪舍环境卫生较差;三是仔猪抵抗力较弱,母猪患乳房炎、发热等病,仔猪食后易引起下痢。针对以上原因,可采用以下措施进行预防:一是加强对母猪妊娠后期和哺乳期的管理,主要是根据母猪的营养需要合理搭配日粮,用高蛋白浓缩料加药物催奶,并提前在妊娠中后期适量补充蛋白质和钙,可有效地防止母猪产后瘫痪和仔猪下痢;如在生产实践中常在饲料中加入川泰精或希望精一包,特效催奶精一包及磷酸氢钙一包混匀,产前20d起服喂,日用量为产前100g,产后加大用量至250g,可以保证母猪奶水充足,经常使用并能有效防止母猪产后瘫痪和仔猪下痢;二是经常保持圈舍环境卫生,避免污染;三是加强对仔猪的管理,可在母猪产后2~3d喂服药物(如白龙散、白头翁汤)进行预防。
五、提早补料
给仔猪提前补料,是促进仔猪生长发育,增加体质,提高成活率和断奶体重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表现为母猪泌乳量从产后第3周起逐渐下降,仔猪对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需要逐渐增加,必须靠补料来完成,补料的方法是:产后2d起可用仔猪开食料20g和适量冷开水调成糊状涂抹于母猪乳并没有上进行诱食,一般经过重复使用3-4次即可将饲料放在饲槽内自由采食,并另给清洁饮水,待正常采食后,改喂仔猪颗粒料,到双月出栏。实践证明,早补料可提高仔猪双月体重(均重达25-30kg),应注意给足饮水,定时定量给料,注意饲料及用具的卫生,饲喂期间不能随意改变饲料种类。
六、提前断奶
根据母猪的泌乳特点,仔猪断奶时间可提早在35日龄左右进行,一般采用逐渐断奶法,即将母猪赶到另外的圈舍,待哺乳时赶回,一般经过4-6d,随着哺乳次数逐渐减少,即可完成断奶。提前断奶对仔猪生长极为有利,亦能使母猪提早发情,提前配种,增加胎次。
总之,养好哺乳仔猪,母猪的饲养管理是重点,提前补料、提早断奶是关键,只要能准确掌握以上六个关键环节,就一定能够获得最大的成活率,最大的断奶窝重和个体重,增加养殖效益。
- 2019-05-29母猪围产期要怎么管理?母猪围产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 2019-04-15保育猪管理五要点:“净、挑、差、散、气”
- 2019-02-25提高母猪繁殖力,请一定把握这6点!
- 2019-01-29哺乳仔猪断奶“滞栏”怪像的剖析
- 2018-11-27养猪丨请你做个细节控!
- 2018-11-26猪的繁殖与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 2018-10-30培育后备母猪的四大要素,养猪人你做到了没?
- 2018-09-29科学饲养种公猪,合理利用才能为猪场创造效益!
- 2018-02-11对于空怀期的母猪饲养有一半以上猪场做错了!
- 2017-04-10刘青林:从产房管理到养户仔猪断奶后期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