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肉较普通肥猪肉黄膘发生率偏高的调查分析
- 点击:
- 日期:2007-10-03 18:26
- 来源:
近十年来,本人在生猪屠宰检疫时发现:母猪肉的黄膘发生率远高于普通肥猪肉。就这一问题,我对一周来屠宰场所屠宰的60头普通肥猪与60头未去势、未育肥的母猪肉随机进行了检疫分析、调查研究,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的采集,取屠宰后的肉眼观察黄膘肥猪肉、母猪肉皮下脂肪,每头100克,编号送化验室检验。
1.2 使用的药物和器具有:5%NAOH溶液、纯乙醚、剪刀、酒精灯、中型试管、试管夹、试管架、吸管、吸球、棉塞。
1.3 操作方法。取采样脂肪2克,剪碎放入试管中,加5毫升5% NAOH,加热煮沸1分钟左右,至脂肪熔化,冷却到室温后加入2-3毫升乙醚,手拿试管,手腕用力振动均匀,置于试管架上等静止观察分层溶液颜色。由于比重不同而分层,乙醚在上层,NAOH溶液在下层。
1.4 结果叛定。黄疸肉的脂肪中含有胆红素,溶于NAOH溶液,不溶于乙醚,形成胆红素钠盐,溶于水;而黄脂肉的脂肪中含有天然色素,只溶于乙醚,不溶于NAOH溶液,因此确定乙醚层(上层)是黄脂猪肉;NAOH溶液层(下层)发黄则证明是黄疸猪肉;若乙醚、NAOH溶液两层均呈黄色,则证明黄脂与黄疸共存,需按黄疸肉处理。
2 检验结果
2.1 一周内屠宰检疫检验统计数据显示:60头普通肥猪肉中,检出2头黄脂肉,占3.3%;其余58头为正常猪肉,占96.7%。60头母猪肉中,检出2头黄疸肉,占3.3%; 26头黄脂肉,占43.3%;其余32头为正常猪肉,占53.4%。
2.2 感官检查与化验结果一致。120头猪肉中,检出的2头黄疸母猪肉在肉眼观察时都呈现出脂肪组织、皮肤、肌腱、实质器官发黄,胆道呈病变,将其放置越久,颜色越黄;而检出的2头普通肥猪和26头黄脂母猪肉只有脂肪组织发黄,质地较硬,其他组织不黄,发黄的脂肪放置愈久,颜色变淡,有的完全消失;其余58头受检普通肥猪肉和32头受检母猪肉无病理变化。
3 分析与讨论
3.1 黄膘肉是黄疸肉和黄脂肉的总称。黄疸肉是因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的侵袭,或有毒有害物质的刺激,使肝脏受损或发生大量溶血致使全身脂肪、皮肤及各组织、器官变为黄色。黄疸肉是疾病造成的,因此要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湖北省实施<动物防疫法>办法》及有关规定,强制实行化或销毁处理。黄脂肉表现为皮下或腹腔脂肪发黄,其他组织不黄。主要与摄取含有多量不饱和脂肪酸或天然色素的食物有关,饲料原因引起的黄脂肪肉在没有其他不良气味时可以使用。
3.2 据多年来屠宰场检疫经验和从此次调查分析来看,肥猪肉黄脂的发生率为3.3%;未去势、未育肥的母猪肉的黄脂发生率为43.3%,这远高于肥猪肉。
3.3 这次调查发现,未去势、未育肥的屠宰母猪肉黄脂的发生率较高,这与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有关。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一般根据胚胎的生长发育营养需要,要采取前高后低、前粗后精的饲养方法。大量食喂玉米、豆饼、鱼粉和缺乏维生素E饲料是脂肪变黄的主要原因。
3.4 通过跟踪调查发现,经产母猪的妊娠次数越多,黄脂的发生率就越高。另外,母猪黄脂肉的发生还可能与母猪妊娠生理变化或雌性激素分泌有关,此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所以,淘汰的母猪不要马上宰杀,应该进行去势、育肥后再出售,以改善肉的品质,降低黄脂肉发生率。
4 几点建议
这次调查分析发现母猪的黄膘发生率较高,建议如下处理:
4.1 对屠宰上市的黄膘肉必须进行黄脂和黄疸肉的检验鉴定。对鉴定出的黄脂肉要监督放置褪色后出售,若不褪色或褪色不明显的,说明色素沉积严重,务必进行肉制品无害化处理。
4.2 母猪肉的色香味比肥猪肉差,对屠宰检疫合格、上市的母猪肉应认真执行挂牌销售的制度,维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4.3 乡镇畜牧兽医管理部门要严格把好种猪淘汰产地检疫关,欲出售母猪必须先去势、育肥后,方可交易、屠宰、上市销售,以确保猪肉质量安全。
来源:不详
- 2021-04-15切记!仔猪护理永远不要做的8件事!
- 2021-01-11“让猪说话”丨精细化智能养殖中的猪身份识别
- 2019-11-21母猪怎么高产?母猪多胎高产培育管理技术
- 2019-11-21产房管理的19个漏洞,快来查漏补缺
- 2019-11-06猪咳嗽、呼吸困难,选用阿莫西林好是替米考星?
- 2019-10-16圈养猪异常行为的矫正措施有哪些?
- 2019-10-16非瘟当下,育肥猪哪些疫苗必须免疫,该如何免疫?
- 2019-09-12初秋来临,猪场该怎么让母猪排卵多产仔?
- 2019-08-22母猪的产后消炎对仔猪、种猪的影响以及效果评价判断标准
- 2019-08-20母猪一般的分娩周期和生育年限是多久?如何减少母猪分娩死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