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的三阶段生产工艺
- 点击:
- 日期:2007-11-18 02:49
- 来源:
北京市规模化猪场养猪工艺,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使用四阶段养猪工艺即:母猪空怀及妊娠阶段、母猪产仔阶段。断奶仔猪培育阶段和育成、育肥这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便于生产管理,也根据不同阶段对养猪生产目的不同,创造一定的条件来提高养猪生产水平,且在20多年的养猪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养猪生产各方面的不断发展,养猪生产工艺也有了新的发展。以全进全出控制疫病为主要目地的,早(超早)期断奶分段隔离饲养工艺在一些猪场已经实现,但大部分规模化猪场因为条件限制没办法实现这一新工艺。
1 三阶段工艺的实施和效果
我场经过多年的饲养管理经验总结,并且在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率先在国内实行三阶段的养猪工艺,即把原来的“产仔”“保育”阶段合二为一,即 :仔猪断奶后产笼放转90度(产笼可活动),去母留仔,保育猪在床上原圈饲养到(60~70天)日龄(全进全出结构不变)。断奶后个别窝的弱小仔猪,可留出一到二个产床合并单独饲养。
这种工艺的特点比四阶段养猪工艺增加了产床扣笼量,即保育床全部建成为产仔床,但这种投资是一次性的。另外,仔猪在一个地方饲养时间太长(60~70天)不利于疫病的控制。但经过我场五年来的实践得出,这种工艺比四阶段工艺在实际生产中养猪生产指标有所提高,见下表:
70日龄成活率 |
70日转群重 (千克) | |
四阶段工艺 |
90% |
25 ± 4.3 |
三阶段工艺 |
93% |
29 ± 5.2 |
(此数据为本场工艺改进前后的对比数据)
2 三阶段工艺的优点
2.1、减轻断奶环境应激
仔猪断奶时换到一个新的环境加之仔猪从哺乳过渡到采食饲料,两方面的应激对仔猪第一个星期的生长不利,管理差的猪场在这一时期会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此工艺减少了改变环境这一应激。
2.2、减轻断奶劳动强度
仔猪断奶,大批量的仔猪需人工转运到另一个地方,加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此工艺断奶猪群不需要周转。
2.3、减轻断奶合群打斗应激
仔猪断奶到培育舍因混群造成的打斗,影响了仔猪的生长发育,此工艺原圈饲养不存在打斗。到育肥舍时两窝公母分群便可,减少了转群的应激。
2.4、有利于调整生产的不均衡
因为规模猪场生产的不均衡性,有时产仔房和培育舍出现拥挤或空闲,利于三段工艺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2.5、有利于产仔房和保育舍留消毒
三阶段工艺可很理想地给产仔房和保育舍留有足够的消毒 、清洗和空舍时间。
2.6、有利于产仔、培育阶段的生产管理
由于四阶段工艺产仔房培育舍实行两阶段管理,这就可能造成产仔房与培育管理脱节,小猪诱食、大猪减料不及时,造成断奶仔猪断奶后出现拉稀,采食量低等一系列问题,三阶段工艺使之合二为一,一个饲养员一直饲喂到70日龄,避免了这种人为的现象发生。
2.7、有利于控制疾病
国内大多数猪场,公母猪、产仔房、培育舍在一个生产区,前后不超过10米且人员流动频繁,分开饲养对预防疾病也没有太大意义。
综上所述,三阶段工艺在理论上或实践中充分证明了它的可行性,虽然加大了投资,但养猪效益的增加大大超过了投资,当然合理的养猪生产工艺不能代替科学的饲养管理。
来源:不详
- 2021-04-15切记!仔猪护理永远不要做的8件事!
- 2021-01-11“让猪说话”丨精细化智能养殖中的猪身份识别
- 2019-11-21母猪怎么高产?母猪多胎高产培育管理技术
- 2019-11-21产房管理的19个漏洞,快来查漏补缺
- 2019-11-06猪咳嗽、呼吸困难,选用阿莫西林好是替米考星?
- 2019-10-16圈养猪异常行为的矫正措施有哪些?
- 2019-10-16非瘟当下,育肥猪哪些疫苗必须免疫,该如何免疫?
- 2019-09-12初秋来临,猪场该怎么让母猪排卵多产仔?
- 2019-08-22母猪的产后消炎对仔猪、种猪的影响以及效果评价判断标准
- 2019-08-20母猪一般的分娩周期和生育年限是多久?如何减少母猪分娩死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