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腹泻的防制
- 点击:
- 日期:2008-02-29 11:14
- 来源: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浙江省平湖市流行性腹泻的发病数量迅速增加,并且有来势迅猛,传播和发病速度快的特点,如果预防不及时,则会给养猪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冬季流行性腹泻已成为危害养猪生产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一、流行病学
流行性腹泻主要是猪传染性胃肠炎与产毒素大肠杆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或轮状病毒发生的一种或二种疾病混合感染。这三种病的发生和流行多有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冬季和初春。呈地方性流行,新发区可爆发性流行。传染源为发病猪、带毒猪及其他带毒动物,病毒常存在于病猪和带毒猪的粪便,乳汁,鼻分泌物,污染的饲料、饮水之中。各种年龄的猪只均易感染发病,但以10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病猪康复后可长时间带毒。本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播。感染母猪可通过乳汁排毒感染哺乳仔猪。感染动物为猪,各种年龄的猪都易感,但以10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高。成年猪只见呕吐和厌食而不腹泻,死亡率很低。但较大日龄的青年猪或育肥猪有时可能出现急性爆发性腹泻而死亡。
二、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1~2天,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少,腹泻,粪便呈黄色、灰色或黑色,水样或糊状。体重减轻,1~2周或更长时间后才能恢复到正常生长速度。新生猪腹泻严重,死亡率较高,可达100%;1~4周龄猪发病率高,可持续1~3天,死亡率低,约为7%~15%;断乳仔猪死亡率很少超过50%;育肥猪或成年猪症状较轻,表现为减食、腹泻、消瘦,有时呕吐。哺乳母猪泌乳减少,一般经3~7天恢复,很少发生死亡。
三、病理变化
病变局限于胃肠道,从胃到直肠以卡他性炎症为特征。胃内充满内容物,外观呈特征性弛缓,小肠壁变薄、呈半透明状。受损区绒毛长度从中等到严重变短,变短的绒毛呈融合状,带有发育不良的刷状缘。绒毛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胀,心、肺、肾一般无明显病变。
四、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病原检查 组织培养分离鉴定,原代或次代猪肾细胞培养,分离物用免疫染色或用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特异抗血清进行中和试验鉴定;荧光抗体试验,用于检测肠组织中的病毒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可用于检测粪便的病毒抗原。
血清学检查 病毒中和试验(VN)、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五、防治
1.首先应当考虑用疫苗进行预防。目前常用的疫苗多为轮状病毒、流行性腹泻二联苗,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三联苗。由于该类疫苗产生免疫力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接种时间应尽量提前至每年的10月中旬左右。目前使用的疫苗多为20头份/瓶,断奶仔猪、架子猪和育肥猪每头注射一个剂量,生产母猪每头注射2个剂量,未断奶仔猪每头注射1个剂量,可产生3~5个月的免疫力,保护整个冬季免受腹泻病毒的侵害。同时应注意加强消毒,使用腾骏“复合醛”按1:500制浓度配制进行严格消毒,以防止在疫苗未产生作用时即被感染。
2. 对于正在发病的猪群用传染性胃肠炎和轮状病毒疫苗、流行性腹泻疫苗在母猪产前5~6周和2~3周接种二次或一次,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缩短发病周期,明显减少或终止初生仔猪发病死亡。在该病控制后也应按免疫程序接种传染性胃肠炎和轮状病毒二联疫苗、流行性腹泻疫苗。同时应做好场内的卫生消毒工作,加强饲养管理,腹泻症状减轻后应由少到多逐渐恢复供料。
3. 猪群中发现有病毒性腹泻发生时,应迅速采取防疫措施,加强消毒工作。给病猪饲喂易消化的饲料,多饮添加口服补液盐和多维素水。对1周龄以下的仔猪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注射阿莫西林、卡那霉素、丁胺卡那、氟哌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磺胺类针剂等,同时可添加黄芪多糖,以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磺胺脒0.5~4克、小苏打1~4克、次硝酸钾1~5克,混合口服;还可用中药疗法,如用马齿草、积雪草、一点红各60克(新鲜全草),水煎服等。另外,用干扰素在交巢穴注射对该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对较严重的仔猪,可选用上述方案外,个别严重脱水的病猪应及时进行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输液或腹腔注射输液。
来源:中国兽医网
- 2021-04-15切记!仔猪护理永远不要做的8件事!
- 2021-01-11“让猪说话”丨精细化智能养殖中的猪身份识别
- 2019-11-21母猪怎么高产?母猪多胎高产培育管理技术
- 2019-11-21产房管理的19个漏洞,快来查漏补缺
- 2019-11-06猪咳嗽、呼吸困难,选用阿莫西林好是替米考星?
- 2019-10-16圈养猪异常行为的矫正措施有哪些?
- 2019-10-16非瘟当下,育肥猪哪些疫苗必须免疫,该如何免疫?
- 2019-09-12初秋来临,猪场该怎么让母猪排卵多产仔?
- 2019-08-22母猪的产后消炎对仔猪、种猪的影响以及效果评价判断标准
- 2019-08-20母猪一般的分娩周期和生育年限是多久?如何减少母猪分娩死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