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新闻

猪场疾病控制的四项措施

  • 点击:
  • 日期:2008-07-21 18:38
  • 来源:

    一个猪场不可能控制市场行情,不可能左右猪产品的价格,但可以控制猪场的疾病,降低死亡率和淘汰率,从而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目前的大部分疾病都是混合感染造成的,特别是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和猪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发生以后,以前的疾病卷土重来,一些新的、能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疾病也时常暴发,因此控制疾病的措施也只能是综合性的。这些措施包括疫苗接种、药物预防、猪舍结构改变和饲养管理改善等四项措施。

    1 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可以诱导不同年龄阶段的猪产生主动免疫。如猪瘟、伪狂犬病、细小病毒感染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毒性疾病必须通过免疫接种来预防。实际上一个猪场可以接种的疫苗很多,据不完全统计,疫苗的种类可以达到17种。当然还有很多疾病没有疫苗可以使用,还有些疾病的病因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如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因此不可能依靠疫苗接种预防所有疾病。

    有些猪场陷入了误区,认为只要接种了疫苗就不会再发病了。实际上,最好的疫苗也不可能有100%的保护率。大部分疫苗的保护率只有70%~80%,并不是接种疫苗就能控制这种疾病。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很多,除疫苗的质量外,还需要合理的免疫程序、准确操作等。

    病毒性疫苗的抗原性较为简单,免疫接种的效果较好;而细菌性疫苗抗原性复杂,免疫保护率往往较低。况且,大部分细菌有多种血清型,如猪副嗜血杆菌有15种以上的血清型,还有基因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有12个血清型,不同血清型之间产生不完全交叉保护,或根本没有交叉保护,因此细菌性疫苗的免疫效果不太理想。

    在断奶后,仔猪经历了很多应激反应,如断奶应激、转群应激、换料应激、高密度应激以及环境温度变化的应激等,导致了猪的抵抗力下降。若此时接种疫苗,有可能加重采食量的下降,特别是接种油乳剂灭活苗的猪,可能接种一次要影响3天的采食量。接种密度越高,对猪的影响就越大。

    2 饲料中添加药物

    药物不但可以治疗疾病,而且更重要的在于预防。在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猪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发病过程中,既有病毒的参与,又有细菌的参与,因此一旦发病,治疗的难度相当大。策略性用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药物的作用主要是在不同的饲养阶段切断疾病的传播环节,如开口料中添加药物可以预防仔猪的腹泻,特别是大肠杆菌等细菌性病原引起的腹泻。即使是病毒性腹泻,也需要抗菌药物控制继发感染。如果在开口料中添加枝原净150mg/kg、抗敌素150mg/kg等可有效预防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腹泻。

    实际上,猪场主要是通过在4个阶段切断疾病的传播。在后备母猪饲料中添加枝原净100mg/kg、金霉素400mg/kg可有效净化后备母猪体内的细菌性病原体如肺炎支原体、猪痢疾密螺旋体、结肠螺旋体和细胞内劳森菌(回肠炎的病原体)等,确保后备母猪健康繁殖。具体用药时间是在配种前连续应用15天,或配种前每月连续用药7天。

    经产母猪在产前、产后各7天连续添加枝原净100mg/kg、金霉素400mg/kg可有效净化肺炎支原体,降低PRRSV的感染率,防止细菌性病原体的传播,更能预防子宫炎、乳房炎和泌乳障碍综合征,确保奶水的质量,降低仔猪腹泻的发病率(因母猪问题导致的仔猪腹泻,往往是整窝发病,而且单独治疗仔猪的疗效不确切,需要母子同治),提高断奶窝重。

    断奶仔猪经历了很多应激反应,还有不同来源、不同胎次或产房的猪混养,这些猪的免疫水平不同,因而抵抗力有很大差异;此时,大部分疾病的母源抗体降低,各种疾病,特别是肺炎支原体、链球菌、猪痢疾密螺旋体、细胞内劳森菌和结肠螺旋体等最容易在此阶段感染,从而引起育肥猪的肺炎(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因而此阶段特别需要添加药物预防疾病。添加的药物有枝原净100mg/kg、金霉素400mg/kg。如果猪场尚有严重的放线杆菌胸膜肺炎、猪副嗜血杆菌感染,或者猪场有严重的仔猪断奶衰竭征(PMWS),则建议在上述配方的基础上,再添加阿莫西林300mg/kg。在有些猪场阿莫西林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细菌可能产生了耐药性,因而建议用先锋4号(头孢拉定)100mg/kg,或氟甲砜霉素80mg/kg,或乳酸环丙沙星250mg/kg,保育舍换料后连续添加15天。

    保育阶段添加药物,可以避免过多的疫苗接种。

    如果保育阶段没有使用药物,为了防止育肥阶段的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可以在发病前(如12周龄或17周龄)添加枝原净100mg/kg、金霉素300mg/kg,连续7天。

    3 猪舍结构的改变

    猪舍结构改变的核心目的是做到每一栋猪舍的全进全出。

    如果猪场很难做到完全的全进全出,则应该进行微小的改动,至少做到育肥舍的全进全出,并做到彻底冲洗、消毒。如果不能重新建设保育舍,则可将大的保育舍隔断,使每周断奶的猪饲养于同一保育舍。

    同时最好设立一个病猪舍,将病弱猪、生长缓慢的猪隔离到病猪舍,正常饲养的猪舍不能保留生长不良的猪,否则容易将疾病传染给下一批猪。如果没有条件设立病猪舍,则起码应该设立病猪栏,并且病猪栏与健康猪栏之间要有密闭的挡板,减少病猪和健康猪之间的密切接触,减少了疾病交叉感染的机会。

    为了保证断奶猪的采食量,应该采取措施如降低饲养密度、增加料槽的面积和湿拌料设备。

    公猪是一个种猪场最大的财富,在夏季由于温度太高,影响公猪的性欲,也会使精液的品质下降,很多猪场在炎热的季节配种率显著降低,猪场的生产很难安排。建议在公猪舍安装水帘降温系统(比空调要好),既保证了温度的降低,又保证了通风的需要。一般情况下,水帘降温系统可以降低低室温6℃~8℃。

    4 饲养管理的改善

    饲养管理是猪场疾病控制的最有效手段。疫苗接种、药物使用都是辅助性的,因而要切实做好饲养管理的改善,切断疾病在各个阶段传播的循环,特别是从育肥猪到种猪的疾病循环。

    选种时将感染的猪或疾病恢复猪选作后备母猪,或者因为猪的体形较好,或者因为选种人员疏忽,忘记了前几个月暴发过猪瘟、伪狂犬、萎缩性鼻炎、猪痢疾等。这些后备母猪选好后又将疾病传给其后代,这样疾病的循环就建立起来了。有些猪场由于舍不得投资,没有独立的隔离舍,将新引进的后备猪或公猪于育肥猪一起饲养于肥育舍。育肥猪的疾病也可以感染新引进的猪,也可以将疾病传播给后代。

    一些规模较小的猪场饲养管理存在一些误区,过分控制防病用的疫苗或药费,认为药物、疫苗越便宜越好;没有在合适的时候投药,在不该停药的时候停止用药(如应该在猪容易感染、发病的时候提前用药预防,在治疗期间应该有足够的疗程);有些猪场始终保留慢性感染的、衰弱的猪,将病原携带猪与健康猪长期饲养于同一环境中,容易发生疾病的交叉传播。

    以下是不同阶段饲养管理要点,虽然不能完全做到,但应该做得越完善越好。

    ⑴全进全出,2批次间彻底清洁、冲洗、消毒;⑵产前冲洗母猪并驱虫;⑶将必需的交叉寄养限定在24小时内;⑷小的猪栏配有密闭的挡板,至少病猪栏和健康栏之间有挡板;⑸空舍、冲洗、消毒,严格坚持全进全出;⑹降低饲养密度≤3头/平方米,育肥猪舍>0.75平方米/头(漏缝地板),如果是平养,则饲养密度还应降低,需要1平方米/头左右;⑺增加料槽的面积;⑻保育舍一定要注意保温和改善通风(氨气<10mg/kg,二氧化碳<0.1%),最好达到平衡。⑼保育舍不同批次、不同来源的猪不能混养;⑽生长育肥舍也不要将保育舍转入的仔猪再重新混群,否则容易引起应激反应;⑾适当合理的免疫程度;⑿严格的卫生措施(断尾、剪牙、注射等);⒀尽早将病弱猪隔离到病猪舍或淘汰,随时发现随时隔离或淘汰。

    如果能够做到以上措施,则猪场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将显著降低,并可以少用药物或疫苗。

 


来源:《河南畜牧兽医

    (编辑:本站编辑)
    猪场疾病控制的四项措施-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