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床养猪法技术操作要略
- 点击:
- 日期:2008-10-29 18:31
- 来源:
最近一段时间,发酵床养猪法成了广大养猪户和农民朋友谈论的主题。为了使广大养猪户和农民朋友更好的了解和应用发酵床养猪法,使自然养猪法早日被广大养猪户所利用,促进养猪业快速发展,这里将自然养猪法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1猪舍选址应考虑哪些因素
1.1猪场整体防疫。要远离生猪批发市场、屠宰加工企业、风景名胜地和交通要道等。一般要求距离畜产品加工厂1000米以上,距离主要公路300米以上,可设置专用猪场通道与交通要道相连结,且距离最近的村庄不少于2000米,高压线不得在仔猪舍和保育舍上面通过。
1.2地势较高、干燥、平缓、向阳。自然养猪法地址要求至少高出当地历史洪水水位线以上,地下水位应在2米以下。平原地区适宜选择地势较高、平坦而有一定坡度的地方,以便排水,防止积水和泥泞。地面坡度以1%~3%较为理想。
目前垫料池有三种分布形式,即地上式、地下式和半地上半地下式。这三种形式的选择要根据当地的地理情况来决定。
地上式垫料池适合地下水位高、雨水容易渗透的地区,管理方便,但地上建筑成本有所增加,发酵床边缘的垫料发酵受周围环境影响大;地下式适合地下水位低、排水通畅的地区,发酵效果比较均匀,但需要挖掘床区下的泥土;三是半地上半地下式,成本和效果介于前两者之间。
垫料池深度一般为80~100厘米,过浅容易影响发酵率和垫料使用年限,过深则浪费垫料和投入。另外,规模养殖场栋舍间距要宽敞些,一般在4米以上,以方便小型器械行驶,另外,为防止夏季高温,可将屋檐至檐顶的高度提高0.5~1米。
2根据饲养数量确定发酵床的大小
好的发酵床就是能结合养猪生产的需要,科学调整各垫料原料的种类和数量,达到发酵菌种最适合生长和繁殖的培养基。
发酵床的面积要根据猪只的大小和饲养数量的多少进行确定。在发酵床上,一般一头保育猪占0.3~0.8平方米的面积,育肥猪为0.8~1.5平方米,母猪为2.0~2.5平方米。
3根据季节变化更换垫料
发酵床的垫料从提高生产效益的角度来考虑,应根据不同季节进行调整。以育肥猪为例,垫料中透气性原料(如玉米秸秆)占40%~50%,吸水性原料(如锯末)占30%~50%,营养辅料占10%~20%,菌种可视菌种成品类型而定,可结合垫料要求添加。
垫料厚度也要因气温高低而有所变化。透气性原料,冬季厚度要在60~70厘米,夏季为40~60厘米;吸水性原料冬季30~50厘米,夏季20~30厘米。
另外,需预留10%左右的优良垫料原料,在猪进舍前作为表层垫料来铺设。
4如何铺设垫料
制作垫料需要的材料为,垫料原料(锯末、玉米等植物秸秆和树叶)、菌种和其他辅料(如深层泥土、鱼类营养液等)。注意,决不能使用防腐处理过的木材生产的锯末,泥土也要采用地面20厘米以下未受污染的。
垫料的制作模式分为分层式和均匀式。分层式就是将不同垫料按照先后顺序铺设,每一层均匀撒一定量的菌种、深层土和少量粗盐。需要注意的是,玉米秸秆质地越实越好,如果树叶缺乏,可以简化掉树叶层。如使用固体菌种和粗盐,最好将它们打碎后加少量锯末搅拌使其撒起来更加均匀。
均匀式则是采取先将垫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再填入发酵池。无论采用哪种模式或填料方法,只要能达到充分搅拌,能够充分发酵即可。
5如何防止夏季垫料温度过高和霉变
5.1夏季垫料深度可比其他季节低一些,但要保证高度在50厘米以上,一般60厘米深的厚度比较适合,在保证发酵的同时还能避免发酵产热过多。
5.2营造垫料区域性发酵环境。正常季节,特别是冬季,可尽量将粪便均匀撒到垫料各个地区,使其充分均匀发酵,但夏季做法要相反,要适量减少翻扒工作,也不用将猪粪尿撒开,而让其自然形成一个粪尿排泄区。有了粪便堆积,可顺势向后堆积,使其他区域的发酵营养源缺乏,从而抑制发酵,使垫料表面保持凉爽。
5.3人工堆积垫料丘,使部分地方成为薄垫料区(20~30厘米),以方便猪只躺窝乘凉。
5.4如果当天最低气温高于25℃时,可选择向垫料滴水降温法(最高气温低于30℃时应停止滴水)。
5.5养殖户还可以强化通风、遮阴及设置水泥地面的喂料台,也可以采用设置遮阳网、遮盖草帘、通入冷空气、提供水域等方法,来帮助猪只降温。
- 2021-04-15切记!仔猪护理永远不要做的8件事!
- 2021-01-11“让猪说话”丨精细化智能养殖中的猪身份识别
- 2019-11-21母猪怎么高产?母猪多胎高产培育管理技术
- 2019-11-21产房管理的19个漏洞,快来查漏补缺
- 2019-11-06猪咳嗽、呼吸困难,选用阿莫西林好是替米考星?
- 2019-10-16圈养猪异常行为的矫正措施有哪些?
- 2019-10-16非瘟当下,育肥猪哪些疫苗必须免疫,该如何免疫?
- 2019-09-12初秋来临,猪场该怎么让母猪排卵多产仔?
- 2019-08-22母猪的产后消炎对仔猪、种猪的影响以及效果评价判断标准
- 2019-08-20母猪一般的分娩周期和生育年限是多久?如何减少母猪分娩死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