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猪人工授精技术应用时将面对的问题
- 点击:
- 日期:2007-08-24 17:44
- 来源:
1、配种时间和频率
(1)在排卵前0-24小时输精,受精率较高(>90%);
(2)发情周期长短与断奶──发情间隔成反比,即断奶──发情间隔越短,发情周期越长;
(3)断奶──排卵间隔与断奶──发情间歇和发情──排卵间歇相比,变化较少;
(4)断奶──发情间隔为7-10天的母猪,与间歇少于7天的母猪相比,生殖力无明显降低。
(5)初产母猪和重配母猪与断奶母猪相比,表现出的发情周期较短,这两种母猪至少应配种两次。
2、输精期间公猪的暴露 人工授精期间暴露公猪的主要好处是促进和强化发情的站立反射。优先产生于公猪过唾液的外激素对刺激站立反射也起帮助作用。可通过在输精时将发情母畜移至邻近输精公猪栏的栏里来增加公猪的暴露。
3、输精管结扎公猪的作用 输精管结扎(V-公猪)或副睾切除公猪是另一种可以与人工授精联合使用的配种前的刺激方式。 据研究资料,在下列一种或几种情况存在条件下,人工授精前使用不育公猪的正效应能提高繁殖性能。
(1)发情检查不够准确;
(2)输精剂量中精子细胞数少;
(3)用不育公猪交配后1小时内进行人工授精。
4、催产素 配种前2-3分钟一次性注射5个国际单位的催产素,已表明可提高产仔率和窝仔数。
5、精子受精率的评定 精子活力在0.6以上的精液并未发现在产仔率和窝仔数方面有明显差异。这样,在养猪业观察到的一般精子活力范围内(0.6-0.9),没有证据证明具有高精子活力的精液相应地也具有高的受精率。
6、配种技术员的输精技能 猪人工授精过程中,输精的操作技能是非常重要的。繁殖性能受配种技术的显著影响,而技术员间很小的平均差异即可导致全过程总的差异很大。因此,为新的配种人员制定一套完善的培训计划和对那些有经验的配种人员进行工作成绩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7、水质 对于母猪人工授精,双蒸水是最常用的。如果精液在采精后3天内使用,那么由于制备衡释液的水的质量对精子活力和受精率影响很小。但如精液在使用前贮存3天以上,那么作稀释液的水质要求双蒸水或纯度更高的水。
8、输精前预热精液 精子的理想"温度"趋势是精液采集和加工后慢慢冷却,贮存期维持稳定的温度,并且在输精前平稳地加温。精液最忌讳的是加工、贮存和输精期间温度波动。
- 2017-08-18数据科普关于公猪精液的10个问题
- 2016-08-05人工采精到底怎么采?怎么做才不会损害公猪健康?
- 2016-07-26人工授精的三大关键技术
- 2016-06-06人工授精中传播风险较大的几种病毒,要注意
- 2016-03-23公猪精子活力低下的原因分析
- 2016-02-21有了这些,以后再也不用担心配种率了……
- 2015-12-18这个人工授精技巧可以使产仔率提高10个点
- 2015-08-13繁育与育种 | 猪子宫内深部输精要点
- 2015-07-02猪在人工授精输精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2015-05-28户外猪舍人工授精新技术将提高育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