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八字腿发生原因和校正措施
- 点击次数:
- 日期:2007-09-16 19:20
- 编辑:本站编辑
- 来源:
- 评论
仔猪八字腿即仔猪外翻腿,主要表现是:后腿向两侧展开,猪不能站立或移动困难;有少量的猪前腿也出现这种现象,四肢叉开,成双外翻的情形。发病时间在仔猪出生时或几小时之内,每窝发病头数在1—4头,偶尔出现整窝仔猪后腿外翻的情况。出现外翻腿的仔猪,行动困难,没有帮助,仔猪很难吮乳,多数因饥饿死亡,死亡率高达50%以上。在人工辅助情况下多数仔猪能在7天内恢复,恢复程度取决于是否获得足够的营养。
一、发病原因
根据目前的资料显示,其病因主要是遗传因素、霉菌毒素和疾病因素影响,也有资料认为仔猪外翻腿与母猪的营养水平有关。
在上述发病因素中,遗传因素一般处于第一位。不同公猪和不同品种的后代仔猪本病的发生率明显不同,公猪的发生率高于母猪;膘情良好的父母代种猪的应激性增强也是其后代仔猪发病率增高的一个因素。
在疾病因素中蓝耳病是报道最多的能够引起仔猪后腿外翻的疾病,蓝耳病不仅可造成仔猪死胎、木乃伊等,还可造成大量的弱仔、后腿外翻仔猪等。
在母猪营养因素中,饲料胆碱、蛋氨酸和维生素E含量可能与仔猪外翻腿有关,但是怀孕母猪饲料中添加高量的胆碱并不能预防仔猪外翻腿的发生。母猪在妊娠期间使用含有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的谷物后,所生仔猪呈现一种典型的前肢外翻样运动失衡症,其前肢外翻发生率远高于后肢外翻。这有助于对仔猪外翻腿原因的判断。
此外,妊娠期间使用过糖皮质激素的母猪所产的仔猪发病率增高;引起伸肌过度紧张的任何因素,如产房地板光滑、仔猪脚嵌入地板裂缝时挣扎、母猪子宫内病毒感染引起的神经受损等,均可以提高仔猪外翻腿发病率;一般情况下,发病猪出生重低于平均值。
日本学者Ohio研究显示,非常平滑特别是光滑的地板表面引起仔猪腿向两侧分开,是因为仔猪大腿内侧肌肉撕裂。
对病猪组织学检查可见肌纤维发育不良,受害最多见的是半腱肌、腰部背最长肌、三头肌肌原纤维发育不全。
二、控制和校正
外翻足可以经过选择性育种来加以控制,消除其他病因性因素也是预防所必需的。降低外翻腿发病仔猪死亡率可采用以下校正措施:
1、用胃管饲喂仔猪,连续几天使其可以自行吃奶为止。
2、使用加热灯提高仔猪小环境的温度,使外翻腿仔猪生活在干燥、舒适的环境下。
3、用弹性带子轻微绑住踝关节的上面而使外翻的腿能够固定在正常的位置,如此可使仔猪走动哺乳和使撕裂的肌肉复原。七天之后将绑带拿掉,不要绑太紧而妨碍血液流通。
4、还可通过按摩后腿肌肉使其恢复运动功能。
当第一次观察到有外翻腿时马上完成绑胶带工作容易成功,如若拖延绑带校正可能会没有效果。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在仔猪外翻腿校正治疗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来源:不详
- 2012-10-18猪场绿化的必要性
- 2012-10-11原创:哺乳仔猪的饲养要点与断奶技巧
- 2012-10-04秋季安全高效养猪注意事项
- 2012-10-01应对猪价低迷 控制养猪成本的四大措施
- 2012-09-25产床下面抓小猪技巧
- 2012-09-21养猪场中常用消毒药及其使用技术
- 2012-09-10怎样预防母猪产后吃猪仔
- 2012-09-05后备种母猪选留和饲养你有何绝招?
- 2012-09-05夏秋交替 乳猪管理需加强
- 2012-08-31种猪繁殖疾病的危害与预防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
- 母猪乏情原因分析及对策 342
- 饲用桑叶粉明显改善猪肉品质 318
- 猪人工受精技术在农村的应用 283
- 关于猪人工授精的认识和效益问题 274
- 大白猪联合选育现状与思考 244
- 母猪生殖疾患病因探讨 239
- 猪喘怎么办 219
- 促进母猪夏季乏情的方法 159
- 对猪人工受精技术的个人心得 128
- 母猪产后食欲不振怎么办?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