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关键———四个“一星期”
- 点击次数:476
- 日期:2009-02-06 15:38
- 编辑:本站编辑
- 来源:
- 评论
养猪过程中有许多非常关键的“一星期”,在此期间加强饲养管理会使生产效益有一个大的提高。
配种后一星期 配种后一星期是卵子受精和受精卵分裂的关键时期,若此时母猪代谢过盛,会使部分受精卵死亡,从而降低产子数。所以,母猪配种后一星期内切忌喂料过多,日喂料量以1.5千克~1.8千克为宜,最多不可超过2千克。
分娩后一星期 对于初生子猪来说,分娩后一星期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因为养猪过程中的很多伤亡事故都发生在这一阶段,如冻死、冻伤、压死、病死等。为了降低子猪在这一星期内的死伤率,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妥善接产及保暖防潮。2.让初生子猪及时吃上初乳,以增强抗病能力。3.固定奶头。这是减少初生子猪死亡和提高子猪群均匀度的重要措施。4.及时补铁补硒,防止缺硒和贫血。5.恢复母猪体况,防止产后感染。
断奶后一星期 这是断奶子猪应激最严重的时期:进口的食物由液态奶变成固态饲料,而且离开母猪的呵护,同时因母猪被赶走,舍温大大降低,母源抗体停止供应。以上的每一种应激都会对子猪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并成为其发病的诱因。减少应激是帮助子猪顺利断奶的关键,药物预防是防止子猪继发感染的有效辅助措施,舒适的环境条件和优质的饲料则是子猪断奶成功的保证。
转群后一星期 新的饲养环境会引起子猪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应,抗病力也会有所降低。不同窝的子猪合群后将通过“较量”重新确立各自在这个新群体中的地位,同时,子猪的吃、拉、睡三点定位也是在这一星期完成的,这些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为让子猪顺利转群,应做好以下工作。1.使转群前的环境温度和新环境的温度接近。2.先用原来的饲料饲喂一段时间,待猪群状况稳定下来后再逐渐换料。3.加强药物预防,防止病菌乘机侵入子猪机体。4.子猪混群后常出现打斗现象,所以对一些应激反应较大的品种,转群时必须时刻注意防范。
来源:三农在线
- 2012-10-04秋季安全高效养猪注意事项
- 2012-10-01应对猪价低迷 控制养猪成本的四大措施
- 2012-09-21养猪场中常用消毒药及其使用技术
- 2012-09-05夏秋交替 乳猪管理需加强
- 2012-08-27养猪场仔猪进苗前后管理要点
- 2012-07-19炎夏安全养猪三要点
- 2012-07-16夏季养猪防蚊的三大招
- 2012-07-13如何鉴定母猪发情及猪人工受精技术介绍
- 2012-07-11种猪外貌评定技术要点介绍
- 2012-07-02夏季炎热预防母猪减料五大技术措施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
- 一例后备母猪不发情的处理 137
- 兽药停药期规定 117
- 猪饲料主要成分和配方分别有什么? 80
- 母猪如何实现多胎高产 68
- 美国原种猪场种质强项与引种技术焦点 67
- 杜洛克后备猪选种的现代理念 52
- 如何引入、选择种猪 42
- 猪品系培育方法及联合育种基础群组建 33
- 猪杂交方式及亲本选择原则 33
- 大豆皮取代麸皮用于生长育肥猪的效果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