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仔猪成活率严把三关
- 点击次数:226
- 日期:2007-12-15 23:17
- 编辑:本站编辑
- 来源:
- 评论
(一)饲料关
1.增喂脂肪:母猪分娩前8~14天,在喂全价饲料时,补喂脂肪(加9.5%)可增加猪体内能量储存,提高仔猪出生重,降低死亡率,但一定要注意添加量。若饲料中脂肪含量较高,则不必添加。
2.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C具有很好的抗应激作用,可减少仔猪一定量的环境应激和人为应激。另外,在母猪临产前1周的日粮中每日加1克维生素C可减少脐带出血及避免仔猪在产中死亡,断奶仔猪在人工乳或饲料中每千克干饲料加265毫克维生素C可减少仔猪因维生素B12、叶酸不足而发生贫血、腹泻等症状,从而减少死亡。
3.注意补铁:仔猪产后1~3日龄时肌注200毫克铁复合制剂,以防因贫血引起下痢。
(二)管理关
1.提前进入分娩舍:在产前1周,将母猪移入分娩舍适应新环境,可减少因母猪紧张而产生无乳、子宫炎、乳房炎等疾病而引起初生仔猪死亡或母猪咬死仔猪等事故发生。
2.适时淘汰:淘汰有恶癖的、老龄体弱、反应迟钝的母猪,防止咬死、压死仔猪。
3.产前注射催产素:注射时小剂量多次注射,以缩短产程,降低死亡率。
4.吃足初乳:初乳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有大量的r—球蛋白,这是抗体的主要成分,吃不到初乳的仔猪免疫力差,死亡率高,所以要保证每头仔猪都能及时吃上初乳。如果没有初乳,可选择寄养或人工代乳料(寄养时应注意合群问题)。
5.提早补料:母猪从产后5天开始泌乳量逐渐加快,单吃母乳已不能满足其生长所需养分。另外,早补料能促进消化道和消化腺体的发育,可避免仔猪乱啃脏物,减少下痢等病患,减少死亡。
(三)环境卫生关 仔猪畜舍要特别注意温度、湿度等方面的管理措施。
仔猪出生时,要求适宜温度为28~32℃,半月后为15~22℃,而母猪仅需6~22℃。温度低于仔猪生长适宜温度或猪舍潮湿,仔猪就会拉稀、下痢而引起死亡。所以要建立保温猪舍,保持地面干燥。
来源:农村养殖技术
- 2012-10-10验方治疗母猪繁殖障碍
- 2012-10-10初生仔猪需补铁
- 2012-09-29草药饲养可以增强母猪、仔猪体质
- 2012-09-21原创:怀孕母猪的用药禁忌
- 2012-09-07兽药配伍禁忌与避免技术措施
- 2012-09-07生殖激素及其应用方法
- 2012-09-07抗菌素改变猪场到的细菌构成
- 2012-09-05食盐在猪身上的三个妙用
- 2012-08-24影响生猪皮光毛亮的营养因素分析
- 2012-08-13鱼腥草喂猪好处多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
- 初产母猪产仔少的原因和经验 101
- 促进母猪发情排卵方法 93
- 母猪配种前的饲养管理 92
- 仔猪腹泻不要滥用抗生素 83
- 猪的良好生长性能与肉质能否兼得 65
- 母猪的发情周期及发情表现 56
- 猪链球菌的类型及综合防治 46
- 怎样缩短母猪产程减少死胎发生 39
- 影响后备母猪发情的因素 36
- 提高猪肉品质有技巧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