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母猪综合征”是指一胎母猪进入第二轮生殖周期后,出现第一胎断奶后母猪失重过多而太瘦,断奶7天内发情率低,再次配种困难或分娩率降低,二胎产仔数降低(一般比第一胎减少18%以上),头胎淘汰率高(一般超过15%)等情况。
目前规模化猪场“二胎母猪综合征”的现状
后备及一胎母猪面临着三大问题:胃肠道发育不足,营养储备不足,一胎母猪哺乳期采食量不足。
目前,很多猪场使用全价饲料,而过度迷信“全价饲料不缺营养”,会导致母猪营养管理方式非常单一,在营养配置上,有以下误区:
1.“不同胎次一个样”,猪场所做的营养基本是不分胎次的,实际上不同的胎次对营养是有区别的。
2.“不同季节一个样”,“不同温度一个样”,养猪人应该有三个季节:春秋季,夏季,冬季。不同的温度环境下的母猪对营养需求是有差异的。
3.“吃多吃少一个样”,不同阶段母猪的采食量不同,对营养的配比是有差异的。母猪饲养阶段可以分为“限饲期”和“优饲期”,即便是“限饲期”,相关的营养需求也是不同的,如配种准备期饲料要求VE大于150毫克/公斤,更有利于发情排卵需要。而哺乳母猪饲料要求高能高蛋白,能量来源可以是脂肪,生殖营养VE需要大于60毫克/公斤。
造成“二胎母猪综合征”的原因初产母猪胎儿过大与初产母猪产道狭窄、骨盆处于发育阶段之间的矛盾。当前后备母猪饲养管理制度有待调整,传统饲养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初配体重及膘情,初情期、性成熟及初配日龄等方面,头胎母猪还会因为机体本身处于发育阶段,特别是骨盆正常处于快速发育阶段,所以容易出现骨盆狭窄等问题。
初产母猪的掉膘比经产母猪还要严重。初生胎儿过大,吃奶的能力特别强,形成了与初胎母猪哺乳期采食量低,胎儿吸奶能力特别强之间的巨大“剪刀差”。一胎母猪采食量不足导致的断奶掉膘过大及生殖营养缺乏是导致“二胎母猪综合征”的直接原因,根源在于从后备母猪培育、配种、限饲期、哺乳期等营养、管理不到位。
减少“二胎母猪综合征”的措施1.通过后备母猪群的管理来选留生殖系统发育优良的后备母猪,后备母猪应在8月龄左右,体重在120公斤~130公斤,第二次或第三次配种,过早或过迟均会影响到母猪的繁殖力和使用年限。
2.头胎母猪携带的哺乳仔猪尽量不要超过9头,仔猪断奶期应在21天~25天为佳,否则会失重过多影响下次怀孕时间。
3.增加母猪在泌乳期的饲料摄入量,使其平均每天采食5公斤以上,使用低纤维、高能饲料来维护充足的能量吸收。
4.夏季在饲料中添加“核肽维康”或“应激康”等电解多维,以弥补采食量下降造成的营养不足,减少热应激的危害;断奶后饲喂青饲料1公斤~2公斤/天。
5.断奶前三天降低投喂量,断奶当日不喂料,提供充足饮水,有利于乳房萎缩,刺激母猪尽快受孕,母猪断奶后增加投喂量,日喂3.0公斤~3.5公斤;断奶后每天用一头性欲旺盛公猪接触10分钟~20分钟,刺激受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