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规模化种猪场如何做好种猪选育工作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2-02-20 15:06
- 编辑:admin
- 来源:互联网
- 评论
种猪选育是每个规模化种猪场的核心工作,选育工作做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种猪场的经济效益和以后的发展,在长远角度上,也关系到区域乃至国家养猪业的发展。只有重视种猪选育,切实开展种猪选育工作,才能在现有基础上,使种猪群遗传水平逐年提高或培育出新品系,避免或减少从国外频繁引种,进而提高生猪总体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笔者依据在工作中的经验,对规模化种猪场在种猪选育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供广大种猪企业参考。
一、科学确定选育目标
育种工作是长期和复杂的,只有确定明确的育种目标,育种工作才有可能会成功。育种目标应选择最重要的,即对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影响最大,同时,育种目标还应具有足够的预见性,即能够在未来的生产和市场需求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不同的育种目标对应着不同的选育性状,选育性状的确定应选择那些简单、准确而又能够活体测定的性状,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及具有较大遗传变异。根据我国目前猪的育种情况,种猪场在确定育种目标时应以提高生产速度、瘦肉率以及母猪的生产力为主,兼顾饲料转化率的提高,即选择的性状应以达100公斤体重日龄、达100公斤体重背膘厚及总产仔数为主,种猪场在确定育种目标时应考虑上述目标,有条件的种猪场可以将改善肉质及剔除有害基因,如氟烷基因、酸肉基因等列入育种目标之内。
二、确定育种方法及核心群
育种目标制定后,确定适宜的育种方法和核心群是十分重要的。目前,规模化种猪场育种方法一般采用不完全闭锁的群体继代选育法。即在现有种猪的基础上,先进行闭锁群体育种,将来视实际情况在选育过程中适当补充或引入新的种猪血缘,实行多世代不完全封闭的群体继代选育。核心群应为场内最优秀的种猪,种公猪要求最少有6个独立的血缘,种母猪有10个以上的不同血缘。公母猪要求无遗传病,不携带特定传染病原,对于通过选育新加入到核心群的个体,要求为最优秀的才能选留,对于核心群中部分生产性能下降、疾病或后代出现遗传缺陷的种猪,要及时进行淘汰,损失的血缘可通过引进一些同质优秀的外血种公、母猪进行补充。
三、做好种猪生产性能场内测定工作
种猪场内生产性能测定工作是开展选育工作的基础。现阶段我国规定的测定性状为15个,每个性状的测定方法及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不同,现以达100kg体重日龄、达100kg体重背膘厚度、总产仔数三项基本性状为例。测定上述性状,种猪场须有兽用B超、电子笼秤等测定设备,为保证测定的准确性,电子笼秤、B超的测定精度分度值以不低于0.1kg及0.1mm为宜。具体测定时要求测定猪从70日龄便开始进入测定舍,其中,参与测定的猪只必须是健康、无遗传缺陷,生长发育正常且体形外貌符合品种特征的个体。在测定期间,要随时淘汰出现生长缓慢、体型外貌不符合品种要求等问题的个体。当测定猪体重达到80kg~105kg时进行结测。结测时需要对个体进行体重及背膘厚测定。称重要在早饲前空腹进行,以公斤为单位,在测定体重的同时测定活体背膘厚,采用B超扫描测定倒数第3~4肋间左侧距背中线5cm处背膘厚,以毫米为单位。总产仔数计算为出生时同窝的仔猪总数,包括死胎、木乃伊和畸形猪在内。其余性状各种猪场可根据场内选育目标的需要自行选择,具体测定方法可参考《全国种猪遗传评估方案》。在测定过程中要求做好现场记录,场内测定要保证一定的数量,一般每窝不少于1头公猪,2头母猪,鼓励实施全群测定。
四、开展遗传评估
目前,开展种猪场内遗传评估一般在种猪遗传评估软件中进行,国内使用较普遍的软件为GBS4.0。准确的测定成绩、完整的系谱资料和统一的编号系统是开展种猪遗传评估的关键。种猪编号系统可参考《种猪登记技术规范》(NY/T 820-2004)的要求进行编排。通过性能测定得到个体表型值,录入到种猪遗传评估软件中进行计算,综合多个性状及与个体相关的所有亲属的信息,应用BLUP法对育种值进行估计,即可得出个体估计育种值和综合选择指数,做为今后留种的依据。
五、留种
种猪遗传评估之后,依据综合指数的高低并结合体型外貌及猪只的健康状况即可进行留种,建议只对最优秀的种猪进行选留。核心群种猪的选留,既要考虑公猪的血缘,也要考虑到母猪的血缘,这样才能平衡种猪各个血缘关系的情况,特别优秀的允许适当的世代重叠。
种猪选留之后,对于在配种前出现问题,如精液品质差、不发情、发育症状不明显及配种之后后代发生遗传缺陷、产仔数过少、母性太差等问题的种猪要及时进行淘汰。当母猪繁殖成绩之后,可根据本身、同胞和祖先的综合信息判断是否留种,同时亦可根据后裔的生长及胴体品质对种公猪的遗传性能作为评估,决定是否继续留用。
六、科学制定选配计划
顶一下
(5)
83.3%
踩一下
(1)
16.7%
下一篇:种猪选育工作的几个问题?
声明: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广东养猪信息网”的文、图、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如转载广东养猪信息网的稿件,请注明转载“广东养猪信息网”。本网站资料仅供参考,若资料与原文有疑,请以原文为准。
相关阅读:
- 2012-12-28如何做好玉米防霉的保管工作?
- 2012-12-27后备种猪优质高产饲管十二个要点
- 2012-12-10中西医结合防治种猪出血性肠炎综合症
- 2012-11-21冬季养猪需做好御寒工作
- 2012-11-12猪场经营中的几项协调工作
- 2012-10-26把握种猪最佳繁殖阶段 提高种猪利用效率
- 2012-10-22原种猪场开展种猪选育需要注意三大方面
- 2012-10-12农民养什么品种猪最划算?
- 2012-08-31种猪繁殖疾病的危害与预防
- 2012-08-20夏末秋初养猪场需做好饲料防霉工作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
热点排行
- 母猪配种几个技术要点 1731
- 自繁自养要技术 短期育肥看行情 720
- 猪精液的保存 701
- 怎样防止公猪自淫 689
- 防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504
- 猪场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458
- 最新人工授精技巧标准之采精注意事项 407
- 养猪场猪群相互咬斗的预防技术 375
- 春季猪群严重腹泻防治 369
- 怎样掌握怀孕母猪的喂料量 369
更多>>论坛热点关注